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用于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培训中的研究

2018-08-07时新芳王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7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体验式关怀

时新芳 王艳

(河南省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一病区 郑州450003)

随着医学服务模式的不断革新,在临床护理中,人文关怀理念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护士在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人文关怀品质和行为等均直接影响着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护患关系,这就需要加强护士特别是新入职护士的人文关怀培训。有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充分挖掘其行为、知识和情感等方面的潜力[2]。本研究为深入探讨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对我院新入职的60名护士分两组进行培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6月我院新入职的6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均择期行人文关怀培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名。研究组女26例,男4例;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3.05±1.25)岁。对照组女25例,男5例;年龄20~25岁,平均年龄(23.12±1.08)岁。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教学法。由一名具有教师资格的护士带教一名新护士,采用灌输式教学。

1.2.2 研究组 采用体验式教学。(1)人文关怀培训:将人文关怀理论和临床应用增加到新入职护士的培训项目中,共培训2个学时。(2)护理操作情景模仿:在吸氧、心电监护、压疮护理和翻身叩背等单项护理操作中,指导学员随机分组,每组2人,1人扮演患者,1人扮演护士,进行情景模仿,并在操作中充分融入培训的人文关怀理论和行为;完成模拟后,让其阐述体会和感受,及时发现问题,列出改进措施;随后互换角色,将改进措施融入模拟操作中。(3)就医体验:由规培导师统一安排,每组体验1个科室。按照护理部的培训特点、科室专科特点和小组成员的具体情况,制定“护士-患者-家属”体验方案,包括角色分配、病例介绍和活动方法等;以1名外伤患者门诊就诊为例,学员分别扮演患者、治疗护士、接诊医生和家属等,演练就医全过程;完成活动后交流心得,并进行总结和评价。(4)同理心培训:按照学员的具体情况和临床护理特点,进行同理心培训,帮助护士在工作中换位思考,多考虑患者的感受;如采用“黑暗中的对话”模式,建立模拟体验馆和路线,在黑暗中触摸物品和走路等,引导护士体验盲人的感受和无助,从而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采用关怀能力量表(CAI)评估两组的关怀能力,包括勇气、耐心和认知3个维度,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总分37~259分,得分越高,表示护士的各维度关怀能力越好[3]。(2)统计两组的理论考核成绩、标准化患者模拟考试成绩和实际患者考试成绩。理论考试采用统一流水式阅卷,标准化患者模拟考试、实际患者考试采用分组式考核。均以100分为满分,得分越高,效果越好。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文关怀能力比较 培训后,研究组的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和总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人文关怀能力比较(分,±s)

表1 两组人文关怀能力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P<0.05。

?

2.2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 研究组的理论考核成绩、标准化患者模拟考试成绩和实际患者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分,±s)

表2 两组考核成绩比较(分,±s)

?

3 讨论

多数新入职护士因刚刚脱离学校,未充分接触社会和临床实践,加上以往学校教育仅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没有充分重视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导致其缺乏服务意识,对人文关怀认识不深[4]。这就需要加强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并充分融入人文关怀理论和临床应用培训,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和全面的护理服务。虽然传统教学法也强调情景模拟教学,但方法和范围不全面,仅通过创设模拟逼真的临床护理情景,对护士的情感体验进行激发,并不是实际的临床经验,仍不能使护士真实体验到患者的情感[5]。

而体验式教学能有效克服这一弊端,相较于传统教学法,其更加注重“体验”,能通过实际操作、创设情境、模拟演练和感悟体验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其专业素质和能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人文关怀理论和临床应用课程,能帮助新入职护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文关怀知识。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能使新入职护士在角色互换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真正感患者所感,想患者所想。就医体验能使新入职护士在真实的就医环境中切身体验和感受整个就医过程,加强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体验式教学还注重加强同理心培训,如采用“黑暗中的对话”模式,能使新入职护士切实感受到团队合作、换位思考和互相信任的重要性,有利于产生同理心,增强职业归属感和荣耀感[6]。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和总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理论考核成绩、标准化患者模拟考试成绩和实际患者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说明了体验式教学应用的有效性。综上所述,在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培训中采用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更为理想。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体验式关怀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