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养育环境对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2018-08-07杨育明郭胜男张伶俐刘国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7期
关键词:养育电子产品体育运动

杨育明 郭胜男 张伶俐 刘国艳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医疗集团中心医院 深圳518107)

随着传统的儿童保健服务逐步向儿童早期综合能力发展转变,儿童早期社会适应性得到广泛关注[1]。社会生活能力是儿童社会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家庭是学龄前儿童最早接触到的生活环境。本研究从家庭养育环境中寻找促进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发展的有利因素,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深圳市光明新区4所幼儿园3~6岁儿童972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506例,女童466例。排除神经系统疾病、重大生理疾病及精神疾病。

1.2 研究内容

1.2.1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000份,最后参加调查的儿童为983例,所有问卷经研究人员讲解后,发放给儿童的主要监护人,填完后由研究者回收、审核,对缺项问卷及时返回补填,最后剔除不合格问卷,有效样本972例,回收率98.9%。

1.2.2 调查工具 (1)采用自拟幼儿家庭养育环境调查表,包括儿童一般情况、父母文化、家庭经济、父母教养方式以及被调查者对孩子性格状态的评估等。(2)采用国内修订的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测定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包括132个条目6个领域,即独立生活(SH)、运动(L)、作业操作(O)、交往(C)、参加集体活动(S)、自我管理(SD)[2]。由父母或每天照料儿童的抚养者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逐项填写,由研究者进行录入评分,根据标准分进行社会生活能力评价,分为非常优秀(13分)、优秀(12分)、高常(11分)、正常(10分)、轻度正常(9分)、边缘(8分)六个级别。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社会生活能力分布情况分析 972例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水平非常优秀者120例、优秀者142例、高常者232例、正常者428例、边缘及轻度正常者50例,分别占 12.34%、14.61%、23.87%、44.03%、5.14%。将社会生活能力正常及以上的922例学龄前儿童分为高常组(包括非常优秀、优秀、高常)和正常组。

2.2 社会生活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在户籍、同胞情况、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电子产品使用频率、体育运动爱好、做简单劳动以及父母关系方面差异显著(P<0.05)。见表 1。

表1 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例(%)]

2.3 社会生活能力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电子产品使用频率、体育运动爱好、做简单劳动以及父母关系等家庭养育环境因素与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密切相关(P<0.05)。见表2。

表2 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儿童社会生活能力作为健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卫生界的重视[3]。儿童社会生活能力是指儿童个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4]。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强弱对其适应社会及正确地处理来自社会各方面问题的应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查结果显示,电子产品使用频率、体育运动爱好、做简单劳动以及父母关系等家庭养育环境因素与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密切相关(P<0.05)。家庭是人类生活中最主要的一种基本社会群体,儿童从出生到完全独立进入社会,大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在儿童生活中有着最核心和持久的影响[5~6]。而父母作为家庭的核心成员,创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使儿童对周围环境产生安全感、信任感,有利于其逐渐构筑健全人格,培养社会生活能力。我国大多数父母教育儿童更关注的是其学业和智力,往往更注重知识能力教育,忽略生活能力的培养,造成儿童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进一步造成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不足。3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独立性开始萌芽,父母应有意识地为儿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鼓励儿童自己的事自己做,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主意识。此外,父母还可鼓励儿童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儿童全身骨骼、肌肉发育,还可提高儿童社会互动交流能力,与伙伴建立平等、亲密、和谐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儿童情绪和智力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儿童社会生活能力[7]。亲子陪伴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色彩亮丽、画面生动、声音悦耳的特点更容易满足儿童视听觉的需求,逐渐成为家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成为亲子互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家庭科学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不会对学龄前儿童的社会生活能力产生负面的影响。综上所述,通过电子产品使用频率、体育运动爱好、做简单劳动以及父母关系等方面着手营造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有利于调动儿童获得社会生活能力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儿童早期综合能力发展。

猜你喜欢

养育电子产品体育运动
正确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