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痛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8-07李海玲唐雨时苏建英吴怀庭梁国雄梁露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7期
关键词:血尿酸肝肾急性期

李海玲 唐雨时 苏建英 吴怀庭 梁国雄 梁露

(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人民医院内一科 云浮527300)

痛风常见于中年男性,女性较少,主要发生于绝经后女性[1]。痛风是由于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疾病,是由于机体嘌呤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诱发尿酸在关节堆积导致,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期患者关节局部剧烈疼痛、红肿,难以忍受,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4]。秋水仙碱是治疗通风急性期的常用药物,但副作用较多。目前,中医领域对通风急性期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本研究旨在探讨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痛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痛风急性期患者10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男39例,女15例;年龄 22~69 岁,平均年龄(35.79±5.1)岁;病程 1~10年,平均病程(4.97±1.13)年;小学文化18例,初中文化20例,高中及以上文化16例。研究组男41例,女 14例;年龄 21~70岁,平均年龄(36.83±5.2)岁,病程 1~10年,平均病程(5.03±1.11)年;小学文化17例,初中文化19例,高中及以上文化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5]:均经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综合诊断,确诊为痛风急性期;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器质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禁酒,禁食动物内脏、豆类、海鲜等嘌呤过高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国药准字H53020166)治疗,0.5 mg/次,3次/d。研究组采用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组成:虎杖、生地、金银花、白鲜皮、连翘等各10 g,桂枝5 g,土茯苓 20 g,川乌2 g,半枝莲 15 g,疼痛者加姜黄、大黄,湿重者加苍术、黄柏,1剂/d,分2次服用。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与炎性指标,包括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血清尿酸(UA)。1.5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肝肾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无肝肾功能指标升高,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对照组治疗后ALT、AST、BUN均较前显著升高(P<0.05);除 Cr外,两组治疗后 ALT、AST、BUN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肾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肝肾功能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2 两组血尿酸与炎性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ESR、CRP、WBC、UA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WBC外,研究组治疗后ESR、CRP、UA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血尿酸与炎性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血尿酸与炎性指标比较(±s)

?

3 讨论

痛风为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痛风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痛风急性期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可见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6]。痛风急性期的首要治疗原则为快速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肿胀等症状。秋水仙碱为以往治疗痛风急性期的首选药物,具有抗炎、止痛作用,但对反复发作而经常应用者,起效剂量与引发胃肠道反应剂量相近,且其疗效自发作后应用超过24 h开始降低。此外痛风急性期缓解后,血尿酸水平较高,应用秋水仙碱治疗可导致肝功能明显升高,由于肝功能异常不能加用降尿酸的药物,极易导致再次复发。

痛风属中医“痛风”范畴,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治宜清热祛湿[7]。清热养阴除湿汤中,虎杖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散瘀止痛;半枝莲凉血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土茯苓解毒除湿;生地清热凉血,生津滋阴;金银花清热解毒;白鲜皮祛风解毒,清热燥湿;连翘散结消肿;桂枝散寒止痛,生津养阴;川乌祛风除湿止痛[8]:全方缓急相济、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共奏通络止痛、清热解毒和、化浊除湿之效[9]。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无肝肾功能指标升高,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对照组治疗后ALT、AST、BUN 均较前显著升高(P<0.05);除 Cr外,两组治疗后ALT、AST、BUN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ESR、CRP以及U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痛风急性期患者应用清热养阴除湿汤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尿酸及炎性指标水平,且对患者肝肾功能影响较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尿酸肝肾急性期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尿酸正常后可以停药吗?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尿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