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敷止痛散治疗PTED术后残余腰背痛的近期疗效观察

2018-08-07贾海光侯德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7期
关键词:腰背痛气虚腰椎间盘

贾海光 侯德才

(1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 沈阳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沈阳110032)

当前,经皮微创椎间孔镜技术(PTED)已成为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为先进的手段,对各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有立竿见影的疗效,被广大患者所熟知和接受[1~2]。尽管PTED手术已日益全面应用于临床,但是如何有效地解决其术后残留的腰背痛成为脊柱外科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将传统中医疗法与现代技术应用于PTED术后残余腰背痛的治疗,将中医外治疗法与当前微创技术有机结合,标本兼治,符合当今精准医学的理念。笔者应用止痛散外敷腰背部患处痛点治疗本院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PTED术后发生残余腰背痛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二科收治的50例PTED术后残余腰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 19~68岁,平均(43.32±5.12)岁;病程 6个月 ~5 年,平均(3.50±1.60)年;其中 L2~33 例,L3~45例,L4~510 例,L5~S17 例。对照组男 12 例,女 13 例;年龄 21~63岁,平均(39.56±4.72)岁;病程 4个月~3 年,平均(2.76±3.12)年;其中 L2~32 例,L3~43 例,L4~512例,L5~S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腰椎间盘突出症PTED术后,症状为原有节段部位腰痛影响生活质量者;(2)术后无切口及椎间隙感染、脊髓受压、马尾神经瘫、神经血管副损伤等并发症;(3)手术均为同一术者,采用固定器材均为同一家器械公司提供[3];(4)患者愿意行椎间孔镜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并接受随访。

1.3 排除标准 (1)患有其他腰椎疾病(如:腰椎管狭窄症、腰椎不稳、腰椎压缩性骨折、强直性脊柱炎、腰椎结核及其他占位病变);(2)严重心脑血管及肝肾功能不全者;(3)患有严重皮肤病、腰背部皮肤破损及对外用中药皮肤过敏者;(4)术后服用止痛药者;(5)月经期及孕产期妇女;(6)患者依从性差,拒绝随访。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PTED术后佩戴腰围卧床休息,常规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染、脱水剂甘露醇及小剂量地塞米松分别静滴3 d以消除神经根水肿,改善炎性反应。

1.4.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于术后1周给予院内制剂止痛散外敷治疗。止痛散药物组成为:制川乌、制草乌、红花、牛膝、川芎、延胡索、独活及伸筋草等,本院中药房加工调制成散剂。外用方法:取适量散剂,将其置于医用纱布上调匀,再将纱布外敷于患者腰部术区周围约1 cm处的疼痛部位,加以TDP神灯照射,灯头与皮肤之间的距离根据患者的舒适度调整,一般20 cm左右。每次外敷30 min,每日2次,连续2周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运用VAS评分及ODI评分法分析临床疗效。

1.5 疗效观察 观察两组总体有效率,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ODI指数变化。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显效:疼痛完全消失,行走无困难,无需服止痛药;有效:疼痛明显缓解,行走困难,偶尔需服止痛药;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VAS评分[5]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0 分为完全无痛,1~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痛。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6]由10个问题组成,包括疼痛强度、生活自理、提物、步行、坐位、站立、干扰睡眠、性生活、社会生活、旅游等10个方面的情况,每个问题6个选项,每个问题最高得分为5分,选择第一个选项得分为0分,依次类推,选择最后一个选项得分为5分。如果10个问题都做了回答,记分方法是:实际得分/50(最高可能得分)×100%。如果有一个问题没有做答,则记分方法是:实际得分/45(最高可能得分)×100%。分数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2.2 两组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及O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表3 两组ODI指数比较(分,±s)

表3 两组ODI指数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3 讨论

PTED术后残余腰背痛归属为中医“腰痛”范畴,临床上大体分为气虚血瘀和肝肾亏虚两种证型。PTED术后,人体元气受损,一方面气虚无力推动行血,日久血瘀筋骨、肌肉及经络,不通则痛;另一方面气虚生血乏源,加之术中气血损耗太过,筋肉失养,久虚致瘀,痹阻经络,不荣则痛,形成气虚血瘀之证。PTED术后仍残留腰背痛,也与肝肾密切相关,因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骨质不坚,筋脉不利,失于濡养,骨乏充养,故见腰膝肢体酸软无力、倦怠乏力、拘急作痛之症。又因肝肾亏虚者多为中老年人,年老体迈,素体虚弱,更易受邪,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谓“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7]。”

现代医学对PTED术后患者仍觉腰背部疼痛未缓解的症状,称为“术后残留痛”[8]。其发病机制复杂多变,临床上至今尚无有效的康复手段,仅采取常规的对症治疗及机械的康复治疗。对症治疗为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和应用脱水药消除神经根水肿,康复治疗则是采取仪器局部理疗或针对患处药物封闭,其临床疗效往往差强人意[9]。而外敷止痛散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经皮药物渗透原理解决患者PTED术后残留腰背痛的有效中医外治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因经受PTED此外界因素,其元气受损,致气虚无以行血,血脉瘀滞,筋脉痹阻,失于濡养,且术中血溢脉外,瘀血内停,筋脉不通,痹阻不畅,故本病的病机为气虚血瘀、筋脉瘀阻,治疗上当补气活血、祛瘀止痛、舒筋通络[10]。外敷止痛散的药物组成正是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之品,通过TDP灯照射,使中药有效成分在热力作用下能够有效地作用于患处,达到经脉通畅、血行痛止之功效[11]。

综上所述,外敷止痛散对于改善PTED术后残余腰背痛的近期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术后腰背疼痛,提高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缩短卧床及住院时间,更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于实现腰椎功能的快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医学微创技术有机结合,标本兼顾,内外合治。

猜你喜欢

腰背痛气虚腰椎间盘
老年人腰背痛的防治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实习前护生腰背痛认知现状及知识需求调查
气虚了,病多了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某部战士非特异性腰背痛的分级治疗与疗效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