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小儿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8-08-07亢军强万照勇陈学山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7期
关键词:空心股骨颈髋关节

亢军强 万照勇 陈学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四医院 河南信阳464000)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但儿童发病率较低,仅占成人股骨颈骨折的1%左右,且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如车祸和高空坠落等。研究表明[1],保守治疗后并发症较多,故手术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已成为趋势,但对内固定物的选择,临床存在较多方案。目前,克氏针、空心钉、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LCP)是临床常用的内固定选择,各有特点。但由于儿童股骨颈骨折较为罕见,临床治疗方案尚不统一,加之鲜有大样本研究证实治疗方案的疗效[2]。本研究分析LCP、空心钉内固定术对小儿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8例股骨颈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3~13岁,平均(8.71±3.78)岁;左侧28例,右侧26例。观察组男30例,女 24例;年龄 3~14岁,平均(8.81±3.63)岁;左侧29例,右侧2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新鲜且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年龄3~14岁;患儿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病理性或陈旧性骨折者;伴有影响骨折愈合的系统性病变者;存在严重精神系统或代谢障碍性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取30°~45°侧卧位,患侧向上,术野消毒铺巾,给予全身麻醉,同时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患肢持续牵引,外展、内旋、内收复位,注意操作轻柔,不反复进行复位,复位无效改行切开手术治疗。

1.3.1 对照组 行空心钉内固定术:沿股骨颈方向作一横切口,直视下复位后从股骨大转子下方再取小切口置入2~3枚空心螺钉。

1.3.2 观察组 行儿童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沿股骨方向做一纵行切口,长度以LCP(瑞士Synthes GmbH公司,3.5 mm/5.0 mm系统120创伤板)长短为准,切开阔筋膜张肌,沿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肌间隙进入,打开部分关节囊,暴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参照LCP技术放置LCP固定。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颈干角丢失、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髋关节功能情况。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定,满分100分,优≥90分,80≤良<90分,70≤可<80分,差<70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术中情况比较(±s)

?

2.2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颈干角丢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s)

?

2.3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 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例(%)]

3 讨论

儿童股骨颈骨折为儿童期罕见的骨折类型,多因交通伤和高处坠落伤等高能暴力所致,且临床上易漏诊、误诊,处理较为棘手,常进展至髋内翻、骨骺早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生命健康。有研究指出[3],儿童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预后通常较差,故临床多推荐手术治疗,首选急诊闭合复位经皮多枚空心螺钉固定,可有效改善股骨头供血,同时螺钉的中空结构有利于避免骨内高压,促进骨折愈合。但对于囊内股骨颈骨折超过伤后24 h,错过接受治疗的“黄金时间”者易造成闭合复位失败。

多项研究表明[4~5],对于儿童股骨颈骨折,理想的术式应提供足够的稳定性,且能够改善或保护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环境,故临床对内固定的选择亦越来越重视。随着LCP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应用,并取得较好疗效,临床现已逐渐将该技术运用在儿童股骨颈骨折治疗中。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干角丢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可能为以下几点:(1)由于LCP解剖型设计完美匹配儿童和青少年股骨近端解剖形态,使手术操作更为简单,同时3枚锁定钉以等腰倒三角形穿入股骨颈,与骨组织共同构成一立体的框架构型,具有较强的抗剪切、抗弯曲及抗扭转能力,有更好的生物力学优势,避免了术中及术后骨折复位丢失风险;(2)术中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避免了既往因切口偏大所致的出血量增大;(3)接骨板与骨面间有限接触,减少了对骨膜血运的破坏。与空心钉相比,LCP为成角稳定固定,具有较强的抗剪切力及旋转作用,使得骨折固定更加牢靠,同时钢板贴服在股骨转子外侧,具有分散和传导应力的力学优势,可明显降低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及返修手术的发生率[6~7]。

综上所述,相较于空心钉内固定术,LCP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疗效更具优势,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颈干角丢失少、术后关节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空心股骨颈髋关节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地球是空心的吗?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空心人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空心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