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表达特色”题
2018-08-06唐惠忠
唐惠忠
【试题呈现】
1.(2009年南京二模,选文为陈忠实的《晶莹的泪滴》,文后第13题)请分析画线文字“我抬头看她……”的表达特色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我抬頭看她,猛然看见那双眼睫毛很长的眼眶里溢出泪水来,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泪珠在眼眶里打着旋儿,晶莹透亮。我垂下头避开目光,要是再在她的眼睛处多驻留一秒,我肯定就会号啕大哭。我低着头咬着嘴唇,脚下盲目地拨弄着一块碎瓦片来抑制情绪,感觉到有一股热辣辣的酸流从鼻腔倒灌进喉咙里去。我终于扬起头鼓起劲儿说:“老师……我走了……”她的手轻轻搭上我的肩头:“记住,明年的今天来报到复学。”
[答案与解析]
①特色:比喻手法(“像雨雾中正在涨溢的湖水”)、细节描写、侧面衬托(“我垂下头避开目光……”)。②作用:点题,刻画人物形象,为结尾处的抒情作好铺垫。(在画线文字中,“眼睫毛很长”“溢出泪水”“打着旋儿”显然是细节描写。答“在文中的作用”时,首先应明确这属于人物描写,其次应关注题目与下文。)
2.(2010年江苏卷,选文为阿城的《溜索》,文后第11题)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答案与解析]
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考查描写类表达技巧,可转换题目,即“文中画线部分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峡谷的险峻气势”。“视觉、听觉”较容易,由所见之景方位不同(“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俯望怒江”)可得出“变换视角”,“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为内心感受,这属于侧面烘托。]
3.(2013年浙江卷,选文为李清明的《牛铃叮当》,文后第12题)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
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不停。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的最好的“游泳老师”。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
[答案与解析]
①通过动作(“划动”“抬起”等)描写和神态(“得意地叫唤”)描写,以及在水浅处与水深处不同游泳姿态的对照描写,形象刻画了水牛关于游泳的习性和生命的灵性。②通过动作(“赶”“拽住”“拍击”等)描写,生动表现了“我们”自由嬉戏的天性以及与水牛的亲密关系。(本题考查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赏析”是在“理解”基础上作进一步鉴赏分析,两者能力层次有高下,但解题的基本路数还是一致的,都应该涉及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画线句是对本段中心句“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的具体描述,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证明中心句,二是通过牛与人的亲密关系表达作者对牛的情感。)
4.(2014年天津卷,选文为洪丽丽的《枣香醉人》,文后第18题)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翅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答案与解析]
排比、反复、衬托;句式整齐,语意层进,情感浓烈;借枣树感念爷爷奶奶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表达了对他们日益衰老的感叹之情。(画线句涉及两组形象,一组是爷爷奶奶,一组是枣树;使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述的重心指向爷爷奶奶,以枣树的奉献、变得衰老衬托爷爷奶奶一生的付出与走向人生暮年。)
5.(2015年湖南卷,选文为木心的《童年随之而去(节选)》,文后第16题)分析文中画波浪线段落景物描写手法。
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碗,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答案与解析]
①运用比喻(碧波像大匹软缎)、反衬(橹声、水声、语声反衬“异样地宁适”)等手法描写景物,形象生动,动静皆宜。②从听觉(橹声、水声)、触觉(风“又暖又凉”)、视觉(碧波、山色苍翠、水里倒影鲜活闪袅)描写景物,有声有色,使人如身临其境。[本题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景物描写手法,可从修辞、感官、选材(意象)等角度思考。作者运用比喻,把“碧波”比作大匹软缎,寫出水面的荡漾舒展;感官角度,视觉、听觉结合;选材角度,选取了“橹声”“碧波”“山色”“水里倒影”“风”等。这几句景物描写表现了眼前风景的优美宜人,衬托了越窑碗失而复得后“我”心情的愉悦宁适。]
6.(2017年天津卷,选文为朱以撒的《挺拔之姿》,文后第18题)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答案与解析]
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②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③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从语言角度赏析也可得分,如动词的选用、修辞的运用。首先,末段的文字既写城里的纤纤细竹,又想象“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二者构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的褒贬倾向是相当明确的;其次,“奋力吮吸……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等突出了山野之竹勃发着“大气与生机”,以竹喻人、喻生活状态的意味显而易见;再次,本段文字居于全文之尾,照应了上文,而且属于“以景结情”的写法。)
7.(2009年江苏卷,选文为张笑天的《上善若水》,文后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答案与解析]
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以及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试题综合性很强,难度较大,作答时首先要谈及表达方式——“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这一点题干中其实已有暗示(“但不以描写见长”);具体说明艺术特色时,“点”应尽可能齐全,所用术语应力求准确。当然,最紧要的还是读透原文,比如文章第四、七、八段有借古喻今之意;第九段着眼点主要在于人,这是由实转虚了——开头三个问句,对答题帮助不小。]
【规律总结】
命题特点:1.一般着眼于某个片段或某个语句,偶尔涉及相对完整的篇章。
2.有时会规定角度(比如“语言特色”“语言的运用”)。
答题思路:1.只需关注段落或语句本身。
2.先判断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再结合原文,多角度思考(不能遗漏“修辞手法”)。
3.分点作答,并且适当点出其表达效果(例如“使人如临其境”)。
【请你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①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蒙眬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②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一叶弱小的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③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④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描写过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的。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想望。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⑤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⑥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然而,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
⑦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⑧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想起金克木《生命》一诗中有一句“生命是低气压的太息,是伴着芦苇啜泣的哈欠”,暗自笑了,这不知写于何时何背景的诗句,有些明了又有些不明,我这时倒是想改一句:“生命是伴著啜泣与哈欠的芦苇。”
⑨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
(选自《散文选刊》)
【阅读练习】
1.本文主体是写“苇”,开篇却用较多的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文句理解与赏析。
(1)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2)在第⑧段中,作者把金克木的诗句“生命……是伴着芦苇啜泣的哈欠”改为“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请说说作者改动的意图。
3.水乡里的苇与荒漠中的苇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原文,分点概括。
4.作者写的是苇,显然又不仅仅是在写苇。文章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探究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1.突出了“苇”生长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荒漠中的“苇”给人带来的惊喜(或写苇的坚韧和生命力强)(1分)作铺垫,表达了作者的赞颂之情。2.(1)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小女的头发”和“老者的胡须”来展示芦苇稀稀疏疏、不成气势但顽强生长的特点。(2)金克木把生命比喻为“伴着芦苇啜泣的哈欠”,这里的芦苇生命柔弱、态度消极;改动后的诗句把生命比作“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这里的芦苇虽是“弱女子”,却又有积极乐观的生存态度。3.水乡里的苇:美丽、群居(或繁茂)、生存条件好(或生存于一大片水域)、存活时间长。荒漠中的苇:瘦削、缺少气势(或少伴,或稀稀落落)、生存环境恶劣(或生存于一小片水中)、存活时间短。4.①文章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或象征手法)。②作者借对“苇”身处荒漠却能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活着的强烈的生命意识,以及身处逆境却顽强向上的精神的赞美,表达了自己也会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珍惜生命、努力生活,也会“生根、发芽、开花”的愿望(或者答“来歌颂那些具有沙漠中的芦苇一样顽强的生命力的人”)。(大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