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8-08-06张妮
张妮
摘要: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
从实行新课改开始,学校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学生的主要学习阵地还是课堂,所以抓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是新课改的重中之重。那么,怎样才能让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具有有效性呢?我们建议一下几点: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
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分别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教师不只是负责传授知识,同时还是学生们的榜样、班集体的领导者、人们心中的辛勤园丁。老师既然担负着如此众多和重要的责任,所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师的素质修养有一定的高度,那么他教育出来的学生才能像自己一样,他身边接触的人就会受到他所带来影响。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师一定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等。同时,教师必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出现歧视某个同学的现象,认真的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引导学生不断地学习,创新,进步。
二、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教材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数学教师要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从而认同高中数学的新课程改革,才能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积极配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和实际教学的需要,丰富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因此,数学教师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比如在讲“直线斜率”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用正切函数、向量或导数来进行定义,高中数学教师要把握不同章节的侧重点。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函数的单调性”时,教材引导学生利用正弦函数在一周期的图像来探讨单调区间,最后总结出结论。但教材没有画出余弦函数单调区间的图像和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研究正弦函数性质的方法来推导余弦函数。
三、创设生活情境,通过丰富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新课标也强调学生要在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将生活情境引入数学课堂,使得枯燥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让学生产生兴趣,更有效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概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某人去超市购物,并赢得抽奖机会,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十个,空奖九十九个,普通奖三十个,问学生中奖几率是多大。这样的生活情境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因而,课堂教学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
情感教育的渗透一方面是在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渗透,例如,当学生学习到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治理垃圾等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自我行为规范的意识;另一方面是师生关系中的情感渗透,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师生二者共同营造的,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态度和情感交流,对学生因地制宜、平等对待,学生会产生一定的依赖和信任。例如,教师私下了解学习较差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积极地鼓励学生,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发言等等,这样的行为都有利于师生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在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基础上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的交流与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重要的不是培养学生对书本中的数学习题的解答能力,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逻辑思维能力才是学生解答实际中遇到的关键问题的核心,也是以后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以获得考试高分的应试教育,重视的是培养学生考试时获得高考分的能力,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以后的数学考试会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考察他们机械的解决习题的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乃是大势所趋。数学逻辑思维的表现形式是数学语言。因此,重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逻辑思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高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应该从概念、术语、符號、逻辑连结词的教学入手,紧紧围绕解题方法这个中心,教会学生根据所要解决的实际数学问题,来探究问题中各个已知条件的使用方法,深入探究问题中是否隐含某些有价值的条件; 如何根据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追寻问题的多种解决思路;如何根据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的实际情况,结合问题中各个已知条件的使用方法或某些隐含条件与所追寻到的一条或多条可能的思路进行综合分析思考、直至获得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为止。例如在教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时,应该从函数概念、符号、定义域、值域等方面入手,通过画图像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究有关函数图像的重要性质, 重视函数单调性的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所要求的“高中数学课程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要求。
总之,随着新课改纵深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一个战略性问题。这就需要每位教师潜心钻研、勇于探索,最终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改革不应只是停留在观念游戏上,而应该深入到我们教学工作的实际中,真正做到通过课程改革引发实际教育教学中思想、观念、方法等的改变,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贯彻于教学过程中,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徐真真.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学习,2012(3)
[2]贾如兰.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 考试周刊,2012(28)
[3]周宏.对课堂教学评价失衡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15)
[4]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教育评论.2006(06)
[5]汤强,王学沛.“数学教学效率论”中期成果暨全国数学教学效率论学术研讨会综述[J].数学教育学报.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