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芙蓉锦鸡图》中的意象造型
2018-08-06周莉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讲究以意造型、以意驱形、以意写形的美学思想。注重画家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统一,达到以形取意的作用,这表现在形式上正是“意”与“象”相互融合的意象造型。意象造型是工笔花鸟创作中主观造型的一种审美形式,工笔花鸟画中的造型艺术法则也是遵循意象造型原则规律去表现心中之“象”。意象造型主宰着中国画中物象表现的审美原则,是作品学术价值和艺术内涵的重要体现。
《芙蓉锦鸡图》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造型美学思想,以及意象造型审美、“象”上之意、“意”与“象”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更好地应用于绘画实践。
关键词:审美;意象;造型
一、《芙蓉锦鸡图》造型之“象”
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西方的写实绘画不同,中国画不是着重于再现真实的客观对象,而是着重写意精神的表现与传达。这种写意精神是需要通过画家的主观造型去体现,在主观基础上对客观物象进行加工、美化、概括,使笔下形象更加艺术化这种艺术形象,便是意象造型。传统的工笔画早就开始着重于“意”的营造,着重于内心情感的抒发。 “意象”包涵着美学思想和艺术价值取向,“意”与“象”的认识和探索在传统工笔画中至关重要,意象以自身的魅力表现了传统文化的美,以有中国传统特质的美学思想引领着中国绘画的潮流。工笔画名作《芙蓉锦鸡图》即是这种美学思想的典型例证。
《芙蓉锦鸡图》是北宋年间宋徽宗赵佶所绘。他的作品《芙蓉锦鸡图》一直是后人学习临摹的经典摹本,其精细典雅,清淡唯美,寓意吉祥的风格特色,一直受到行家推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处理是“意象”造型和主观精神的艺术表现。
(一)“象”的本质。
意象是提炼、概括出来的心中之“象”,它是表现心中理解的形,画家个人的审美取向肯定会去掉很多丑陋的、无用的以及没有意义的元素。为了使画面能够表达主观精神与情感,也必须对客观物象进行提炼、概括、取舍和加工。
工笔画在造型上,不能单纯强调真实性,也不能摆脱物象的本质特征。作品中“象”的造型处理主要是注重画家的主观情感,它不只是单纯的表现客观物象,也不是完全抛开物象去主观表现画家的情感。这种“象”介于主观与客观之间,是一种美感心象。画家以主观的情感做主导对客观物象进行艺术加工,才能产生型上之形与“象”上之“象”。这种“象”是个人的、美感的,比原型更加高级唯美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中国的绘画充满魅力和情感,作品中应把意象造型和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放在创作主题的首位。在意象造型的过程中,作者只要把自己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做到物我互代,才能把物象创造加工成心中之意象。在《芙蓉锦鸡图》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画家主观情感的表达,是画家心境与心性的体现,即写意性,是构成《芙蓉锦鸡图》中意象造型的内在核心。
(二)《芙蓉锦鸡图》中的“象”。
《芙蓉锦鸡图》画面中一枝芙蓉从画面左侧生长,花朵美丽,花枝上落着一只锦鸡,右上角有两只彩蝶在飞舞,画面生动活泼,形神兼备。花、锦鸡、蝴蝶等形象,已不是真实物象的原形,是通过提炼,概括主观处理呈现出的象上之“象”这种意象的加工处理给人们生机盎然的感觉。作品中的“象”惟妙惟肖、构思奇特、和谐吉祥。
意象,是由意念情感和审美观念创造出来的,是主观感情的形态描绘。“象”承载着“意”,“意”是“象”的升华,二者是相互融合的,只有画家对物象的主观处理得当,艺术之“象”的审美价值才会越高。我们学习和探索古人的“意”,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在创作作品时能形成主观的意象造型观,只有充分了解古人和近现代的绘画觀念,学习他们在绘画过程中注入的情感和思想,我们才能真正把握画面的实质,学到绘画作品中的精华。
二、《芙蓉锦鸡图》造型之“意”
(一)“意”的本质。
意象的广泛之意是心象的一种。就是由感觉或者记忆创造而成的艺术性图像。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意象被称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意象”,就是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物象进行艺术加工,在作者头脑中形成具体的再造之“象”。意象是一种心理和感情的符号,也是一种艺术表现符号。这种意象之形是艺术家通过思想意识对自然物象进行艺术加工,高于自然的审美提炼,里面包含着艺术家的情感想象及美学思想,是一种“意”的体现。孔子早就有“圣人立象已尽意”;庄子也有“得意而忘形”;王维也认为“意在笔先”;欧阳修也有“古画画意不画形”的诗句。
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力求创造这种审美意象,这种意象之“象”是画家自身素质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展现,在实践创作起稿构思中应该更加重视。艺术家通过自身语言与独立思考把这种意象表现出来,形成艺术品。中国画中的艺术造型不是没有情感的客观描绘,而是有情感的意象表现,这种表现对作品的艺术价值来讲至关重要。“意”是本质的,“象”是外在的,艺术家是表现心中之意象,来感染读者,引发共鸣。
(二)《芙蓉锦鸡图》中的“意”。
《芙蓉锦鸡图》表现的是美丽宜人的秋天景色。锦鸡与飞蝶构成画面,画中锦鸡落在枝上,芙蓉摇晃下坠的景象真实生动,锦鸡与飞蝶呼应成趣。画面中赵佶自题的诗,引用鸡的五种品质寓意人的五种道德品行,表现了君子的心中之志和胸中之意。画家通过对客观物象进行主观处理后,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反复意化而成的画面中的“意”与“象”。画家在做画前对物象反复思索与观察,通过细心理解与感受,产生了心中之意象并激发出了创作冲动,通过笔墨的形式表现出来心中之“意”。
“意”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就是画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除了指画家的主观思想还指画家对意趣、神韵审美的情感追求。并且,“意”也指艺术表现形式上的技术处理,怎样用笔表现韵味和形势,怎样体现画面 “疏”、“密”等问题。作品中的“意”体现了画家的情思,豪放、悲愤、自然、含蓄都是传情写“意”的风格表现。“意”的灵感源于生活,没有生活“意”之灵感就是无稽之谈。要使画面丰富感人,首先画家就要对客观物象有深入的体会和感悟,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情感之“意”描绘到画面中去,才能体现写意精神和心中之意。
三、《芙蓉锦鸡图》之“意”与“象”
(一)“意”与“象”的关系。
“意”与“象”一直是艺术家探讨的问题,当代作品中往往忽略了对造型的“意象”处理。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画很早就有意象的表达,并作为艺术造型表现的本质追求。西方逻辑思维和科学思维发展的早,他们把“意”和“象”分的很清楚,认为人们的想法和客观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精神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他们早期的艺术主流是追求真实,是努力区别“意”与“象”的结果。
“意”是“象”的精神升华,“意”是“象”外之意,“象”上之情。“意”是画家对客观的物象产生了独特感受,“象”是产生联想并与画家的想法相融合形成的。中国画创作是画家带着主观情感到大自然中去,体验感受。意象之“象”是经过画家主观意识变化后更真实地表达出物象之形。它不但体现意境,更流露出画家的主观情感,因此意象造型不只是画家所描绘的形,更是画家心中的“形”,这种意象造型更具有了一定的学术价值。
(二)《芙蓉锦鸡图》中的“意”与“象”。
赵佶以其特有的天赋和精湛技巧,使用笔墨和色彩这两种绘画的元素将图中的锦鸡、芙蓉花等形象达到精神上的完美统一,并且用精湛的笔墨灵活地表达出物象精神和心中祥和之意,达到了一种至美的艺术化境,使其作品《芙蓉锦鸡图》呈现出富贵荣华、吉祥美好的画面。作者是用以“意”造“象”的手法来完成自己的造型特点,以意表“象”,以“象”达意完整唯美地表现出了画面的意境和境界。
意象造型是中国画的灵魂载体,是衡量绘画艺术价值的标准之一。意象造型是作品学术价值和艺术内涵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画意象造型的审美原则。意象造型是发展的、变化的,画家的创作审美情感,使意象之“形”更加符合心性中的审美意象。在艺术创作中,唯有主观的情感才是艺术之形的创造主导,只有提高自己的技巧水平和创作意识才能提高创作能力。我们在强调意象造型时,不反对写实造型基础能力的培养,我们更应该重视意象造型的训练,强化艺术造型的创造能力。
參考文献:
[1]刘树允.中国画心灵关照下的心性艺术观[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郭军.试论中国工笔画的意象造型精神[J].大众文艺,2011(14):67-67.
[3]雪小石.中国工笔画的“形”和“意”[EB∕OL].工笔画知识技法,2014.
作者简介:周莉,1993年8月,女,满,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