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的一点探究

2018-08-06高金海赵静李寒月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案例研究导学案物理教学

高金海 赵静 李寒月

摘要:新课标提出要转变教与学方式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导学案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中学物理课堂的高效性。本文主要以不同课堂教学的具体案例来分析导学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对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评价、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导学案;物理教学;案例研究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G647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出“三维”的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上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独立的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从课堂教方法,鼓励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怎样建立学生独立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和策略;研究怎样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方法,推动更高效的课堂教学的进行。由此提出了“导学案”。

一、导学案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一)导学案的概念。导学案是由教案、学案、作业、笔记、试题和复习资料组成的,是师生共用的一种媒介。它纸质、多媒体教学文本等“教学合一”,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主要有学案和导学两个部分。“学案”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的学习方案。是用来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学案”实为“导学案”的载体、“导学”为其手段。它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最终是为了实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目的。

简单的来说,导学案的“导”就像是教师在路上设置的标志牌,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和创新,协作和学生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要在上课前完成预览。指导主要指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对学生提出要求,指出方法。“学”无疑是指学生的学习。学案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设计的,在设计时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来设计,使学生“跳一跳可以够到桃子”,让学生可以有兴趣学习,又不会因为难处而畏惧学习、厌烦学习、逃避学习。“案”是学生学习时的一种学习方案、一种方法。所以也可以说,导学案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教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

(二)导学案的基本内容

导学案的编写内容不同于教案,学案,其区别与联系如下表(略)。教案:教师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教学方案。侧重点:教什么,如何教。学案:教师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设计的学习方案。侧重点:学什么,怎样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学”。导学案:通过教师的“导”来引导学生先行探索、自主学习,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手段。侧重点:导什么,如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导促学,以学定教,强调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

导学案编写原则有:①主体性,指的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②导学性,即要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③探究性,即尽量让学生能够在探究中学习;④层次性,即关注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发展;⑤开放性,即要留有学生和教师可以完善的空白处;⑥创新性,即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导学案基本理念:做到“先学后教,教学合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忽略每一位学生,让學生都会学,懂学,学懂。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体会与反思

随着改革的深入,导学案教学模式更多实施,实践表明导学案教学模式确实有了明显的效果,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深入,但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制约性的因素和值得反思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合理的、恰当的实施导学案教学。

(一)导学案教学的优点。运用导学案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总结,梳理知识,归纳学习,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新跨越。可以使学生以后的有更好的发展,也可以有力的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导学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有效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可以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是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不会盲目的学习。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慢慢学会学习、懂得怎样更好的学习、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随着“导学案”的产生,教师不必复制大量的实例,在课堂上,学生不需要做很多笔记,留下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来思考的学生,增加课堂容量。学案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知识的乐趣,轻松地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气氛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导学案”能“减负”却不“减质”,切实减轻了学生课外负担。学生所学的大部分能在课堂内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负担。

(二)导学案使用时要注意的问题和误区。导学案教学法的确实有效,但是在实践中仍有一些误区和问题值得我们反思。①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引导,避免进入导学案“共性化”的误区。学生学习要靠内力与外力的激发,而内力很关键,外力也是通过内立激发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所以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思维定向,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发言,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而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学习兴趣不同,所以在编写导学案是要注意层次性,避免共性化。②教师要强化教研,注重教学反思,避免进入导学案变成教案的误区。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教学方式和教材的研究与分析。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讨论和交流,积极思考对策,促进“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持续的完善和发展。导学案编写时,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能是简单的教案的变形。③注重实际应用效果,避免形式化习题化。防止导学案内容习题化。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编写导学案的内容,免得学生在提前自学时,不会做上面的习题, 课后还要去做,这样无形中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时间久了,这会使学生感到反感,丧失学习热情,积极性。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正确处理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总之,教师教肯定有自己的方法,但方法不固定;学生也有一个方法,但它是有一个合适的重要性,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导学案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有一个高的课堂掌控能力和专业水平,学生应自觉,独立,主动,乐于学习,将学习。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项目(项目编号:教高豫科鉴委字〔2015〕第569号);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6A140039)

猜你喜欢

案例研究导学案物理教学
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