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素质教育下的优劣课标准
2018-08-06杨丽
杨丽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素质教育下的优劣课标准是什么呢?下面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这样的课算不上好课
(一)“中评不中用”的课不是好课,有时一堂课听下来,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根据评课的指标去评价这堂课,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可以罗列出很多优点,如教学目标明确、教程安排合理,提问精简恰当,渗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教态亲切自然等等,整堂课似乎无可非议。但在我们内心并不认为这是一堂好课。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审视这堂课,想想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我们就会发现,这堂课的许多环节是为迎合评课人的口味儿设计的,是在做表面文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這种现象在优质课品比中尤为常见,因此,我认为“中评不中用”的课不是好课。
(二)教师唱主角的课不是好课。在观摩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充分显示自己的能力,往往自己唱“主角”,让学生当“配角”,自己当“太阳”,让学生当“月亮”。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学仅仅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如,我们这里举行的的一次教师教学观摩课中,某学生问老师:“您在这次比赛中能得一等奖吗?”教师回答:“那要看同学们配合得怎样了。”这位教师一语道破了天机: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计做出回答,教师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教学,究竟教服务于学,还是学为教服务?教学论上对于教学目的阐述是非常明确的。所以我认为“教师唱主角”的课,即使教师表演得十分精彩,也称不上好课。
(三)“达到认知目标”的课也不一定是好课。有的教师把完成认知性任务当课堂教学的中心或是唯一目的。教学目标设定中最具体的是认知性目标。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使出教学上所有的巧妙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尽可能地变得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注重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应当是面对完整人的教育,仅仅达到认知目标的课,称不上是真正意义的好课。
二、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
(一)好课应当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该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只有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从课堂上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应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呈现的四种状态,即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学习达成状态。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应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为此,有些教师尝试着将课桌排列方式由“秧田式”变为“圆桌式”或“马蹄形”,便于信息的多项传递和师生间学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有些教师采用小学组讨论或个别指导;有些教师在谈话的语气上不再以权威的身份出现,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现。比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有位老师这样处理:“这么美得课文,老师也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老师成功的 泛读博得学生的热烈掌声时,他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是多么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啊!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怎么会不主动参与呢?而在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中。学生的素质又怎么会得不到发展呢?我认为,能让学生素质得到发展的课就是好课。
(二)好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
教学不等于智育、教学具有全体性。课堂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取得一个装知识的带囊。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并能全身心致力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上。并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发张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语文课,它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者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素质教育观下的教学,需要的是完整人的教育,他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正如陈景润初中数学老师的一堂课,激励了陈景润一生对对科学的执着追求,这才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其实好课的标准是没有标准,没有绝对的标准。学生通过这节课,学会了一种思维方式,喜欢读书了,喜欢钻研了,善于思考问题了,也许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影响了他的价值观,震撼力他们的心灵。不管哪一点,只要起到那么一点作用就足够了。所以,不要用苛刻的眼光去要求一节课。其实,一节课就像一滴水,能够滋润孩子们干裂的唇,能够给沙漠中行走的人以希望,但毕竟杯水车薪,力量太微弱,所以,我们需要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这对我们并不矛盾,应该作为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