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刍议

2018-08-06路广程

魅力中国 2018年18期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联系生活小学数学

路广程

摘要:一直以来,提到数学人们就会想到枯燥乏味,很少有人能真正的喜欢数学、爱上数学。尤其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重点科目,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一直是学校和老师探索的重要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如果能够改变传统的知识授受的教学模式,课本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和现象中学习数学,不但能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因此,作为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依照新课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把生活实际中的实例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學;联系生活;学习主动性

新时期,我国教育部门一直致力于增强教学内容的生活气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加深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要做到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真实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因此,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实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当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一、取材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可以说,它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角落,但是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而且在生活中缺乏观察,所以体会不到数学的用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事物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数学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越来越接近,他们主动学习、自觉接受知识的情绪就越高涨,学习兴趣就越浓厚。所以,从学生的熟悉的生活入手,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能让学生产生亲近感,他们会惊喜地发现自己平时不注意的事物竟然包含着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重量的单位“千克与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在一开始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1千克与1克的区别,以及这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而是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方便面包装上常常会印着总量90克,面饼80克,可以推断出调料包和包装袋的重量是10克;食用盐的包装上会印着净含量500克±10克,所以两袋食用盐的重量为1000克,即1千克。这样学生就明白了1千克和1克的差距,以及两个重量单位的进率。之后教师再列举一些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估算一下它们的重量应当使用哪个单位:一瓶水约重500( );一个苹果约重100 ( );—个鸡蛋约重55( );一袋大米约重50( )……这样的设计和安排,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而且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利用生活现象引发思考

统计和概率方面的知识也是小学数学课本中非常中要的知识,虽然不需要学生进行精确的计算,但是对他们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使他们能够迅速进入思维的最近发展医,更高效地进行学习。比如,在教学 “可能性”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创设情境,来导入新课:“夏季,闷热的午后,人们都很烦躁,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紧接着一大团乌云翻涌而来,请问同学们,接下来可能会出现什么自然现象呢?”有的学生说:“可能会下大雨。”有的说:“可能会有冰雹。”有的学生说:“可能天就一直阴着。”“可能乌云被吹走了,天气依然闷热。”……学生说出了多种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有的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甚至不会发生,如下雪。之后教师可以举出几个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判断它们的发生情况:1.太阳从东边升起(一定会发生);2.今天下雨,明天出太阳(可能会发生);3.抛出一枚一元硬币,正面朝上(可能会发生);4.地球绕着月亮转(一定不会发生)……通过这些熟悉的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来引入新课,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含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三、理论结合实践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管是民间俗语,还是古典诗句,都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要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运用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设计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而且在逼真的情境中,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比如,在教给学生“长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公式”后,学生常常是硬套公式来完成应用题练习,对学习这些面积公式的用处和目的并不了解,不知道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用到这些公式。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生活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自参与其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以给教室做窗帘为切入点,让学生算一算大概需要多少布料,问题一提出,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有的开始动手测量窗户的大小,有的三五人一起讨论自己家里窗帘的样子,做窗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等,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之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让他们有步骤地完成实践活动,首先要测量出窗户的大小,其次要考虑窗帘要比窗户长一些、宽一些,如果是面积较大的可用两幅窗帘对拉,两幅窗帘中间还应考虑应有的重叠部分等。之后教师再让每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绘成图并计算出结果。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讨论、争辩声不绝于耳,每一个学生都全身心投入其中,并且灵活运用各种知识,全面而深入地掌握了面积的相关知识及应用。

总之,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只有将学生引导生活中去,使他们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才能够爱上数学。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趣味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猜你喜欢

学习主动性联系生活小学数学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策略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迷你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浅论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激发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