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颈内静脉植入125I粒子条及支架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Ⅲ型门脉癌栓一例

2018-08-06苗同国刘琼邵明亮董金红王德华王建民褚建国段玉松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癌栓主干门静脉

苗同国 刘琼 邵明亮 董金红 王德华 王建民 褚建国 段玉松

作者单位:50002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肿瘤科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可造成门静脉压力进一步升高,出现上消化出血、顽固性腹水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目前针对门静脉主干癌栓的治疗尚无标准的治疗模式,可采取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近年来,粒子植入治疗的良好效果逐渐得到临床认可,被广泛应用于门静脉癌栓的治疗,其入路方式普遍采用经皮经肝入路。本病例采取新的入路,即经颈内静脉植入125I粒子条及支架,在开通门静脉血流的同时植入粒子条,栓塞曲张的胃冠状静脉,取病理组织,并同步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可谓“一举五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0岁。主因“肝癌介入治疗术后7个月”于2017-6-23收入我院。行强化CT提示:肝右叶新发病灶,门静脉右支及主干瘤栓形成(图1)。实验室检查:谷草转氨酶68 U/L,谷丙转氨酶40 U/L,血清总胆红素17.1 μmol/L,血清白蛋白42 g/L,血清前白蛋白93 mg/L;凝血酶原时间12.6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19;白细胞3.91×109/L,红细胞5.15×1012/L,血小板计数 63×109/L;癌胚抗原(AFP)126 μg/L;乙肝五项:HBsAg、HBeAb、HBcAb 阳性,HBeAg、HBsAb 阴性;HBA-DNA<500 IU/ml,X 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正常。诊断为:原发性肝癌IIIa期。患者既往“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病史15年,曾进行保肝以及抗病毒治疗;2012年确诊疾病进展为“乙型肝炎肝硬化”;2016-11-28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上腹部强化CT提示肝左叶占位性病变(占位大小约2.5 cm×3.5 cm),一共进行3次TACE治疗,肿瘤控制良好。依据以上检查结果,本次采用TIPS路径进行治疗,术式为:经颈内静脉门静脉主干癌栓粒子植入术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图1 肝右叶新发病灶及门静脉右支瘤栓(1A)和门静脉主干瘤栓(1B)形成

2.手术方法

(1)门静脉支架+粒子条植入: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右侧胸颈部及右侧股动脉穿刺处,铺无菌单。造影定位:Seldinger法穿刺右股动脉,将4F的RH导管置于肠系膜上动脉,行间接门静脉正侧位造影,造影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以及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右支充盈缺损影像。穿刺门静脉右支:穿刺右侧颈内静脉成功后置入导丝,直至下腔静脉,在导丝引导下插入RUPS-100穿刺针,直至下腔静脉,插入金属导向鞘管,将金属导向鞘管插入肝右静脉,调整角度,置入穿刺针,依据正侧位造影影像,穿刺门静脉右支,穿刺成功后,插入导丝,将导丝置于肠系膜上静脉,交换5F直头造影导管,造影可见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曲张的胃冠状静脉及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右支充盈缺损影像;将5F直头造影导管置于门静脉主干,测压示门静脉压力为28 cm水柱。胃冠状静脉栓塞:置换C2导管,超选择进入胃冠状静脉,造影显示曲张的胃底及食管静脉,推入35-5-5弹簧圈2枚,再次造影显示曲张的胃冠状静脉消失(图2)。抽取瘤栓送病理:将RUPS-100外鞘推入门静脉主干,拔出5F C2导管,抽吸栓子送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提示血栓与瘤栓混合存在(图3)。粒子条制作:术前依据强化CT测量门静脉癌栓长度。并通过TIPS治疗计划系统及Cevec修正经验公式,计算得出需要0.7 mCi125I粒子15粒。将15粒125I粒子连续封装于一条4F塑料管内制成粒子条。门脉支架、粒子条植入:经RUPS-100外鞘置入2根超硬导丝至肠系膜上静脉,拔除RUPS-100外鞘,沿一根导丝置入10 mm×60 mm裸支架(Bard公司),沿另一根导丝置入8F血管鞘,并用鞘芯将粒子条送入导管鞘远端;调整位置,使粒子条与裸支架均并行置于门静脉主干及门静脉右支充盈缺损处,先后释放支架及粒子条。拔出8F血管鞘及鞘内导丝,以及支架释放系统,沿支架内导丝置入5F直头造影导管,造影可见支架通畅,门静脉主干及右支充盈缺损消失,粒子条固定良好。测压示门静脉压力为18 cm水柱。

图2 于门静脉主干及右支瘤栓位置植入粒子条及支架,并用弹簧圈栓塞曲张的胃冠状静脉

图3 术中取栓的病理提示血栓与瘤栓混合存在

(2)同步TACE治疗:将4F RH导管于第十二胸椎下缘进入腹腔动脉,进而超选择至肝固有动脉造影,显示S7段浓染肿瘤结节,S8段肝内陈旧性碘油沉积影像未见浓染加深(图4)。将导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对肿瘤进行化疗栓塞(所用药物:氟尿嘧啶针1.0、洛铂针50 mg、昂丹司琼针4 mg、地塞米松针 4 mg,碘化油 5 ml)。

图4 同时术中行TACE治疗,可见碘化油沉积影像

术后2个月复查增强CT示门静脉主干及右支血流通畅,未见支架及粒子条移位。术后4、6个月复查增强MRI得到与前相同的结果(图5)。

图5 术后4个月复查可见门静脉通畅,未见瘤栓及血栓形成

3.讨论

肝细胞癌(HCC)起病隐匿,且发病率高、预后差,居全球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致死率居第2位。大多数肝癌患者具有慢性乙肝和或丙肝病史,并且进展期肝癌患者极易发生门静脉癌栓(PVTT),研究显示其发生率约为44%~62.2%[1-2]。一旦确诊HCC合并PVTT,其自然进程中位生存期约为2.7~4个月[3-4]。

门静脉癌栓的分型主要有日本的Vp分型和上海东方肝胆医院程树群教授提出的程氏分型[5]:Ⅰ型,侵犯肝叶或肝段的门静脉分支;Ⅱ型,侵犯至门静脉左支或右支;Ⅲ型,侵犯至门静脉主干;Ⅳ型,侵犯至肠系膜上静脉。本例患者为Ⅲa型。

针对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TACE及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放射治疗、靶向治疗、消融治疗等。不同治疗方法均有其局限性,不同分型治疗效果更是相差甚远,尤其针对Ⅲ型、Ⅳ型门静脉癌栓,疾病控制率仍未达到理想水平,需要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6-7]。

125I粒子植入作为内放射治疗手段之一,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胰腺癌及头颈部肿瘤等,在对肝癌及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患者中也发挥了较好的疗效。125I粒子放射活度为25.9 MBq,射线有效半径为17 mm,半衰期为59.6 d。能够持续发出γ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双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胡鸿涛等[8]采用TACE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门静脉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HCC伴PVTT,结果显示患者中位生存期达18个月。上海中山医院介入团队研究发现在门脉癌栓梗阻段植入支架及125I粒子条,能够延长支架的通畅时间,有效减轻门静脉高压,减少肿瘤的转移[9-11]。毛晓楠等[12]研究发现门静脉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可降低癌栓分级、扩大TACE适应证,显示了125I粒子良好的疗效。东南大学郭金和教授团队研究发现,125I粒子条联合支架置入容易导致粒子条移位,并且粒子条位于一侧,具有偏向性,造成剂量不均匀,并且研发出门静脉粒子支架,在一系列临床和动物实验中表明其安全可行,对正常胆道和门静脉损伤轻微且剂量分布均匀,但目前尚未在国内广泛推广应用[13]。

Ⅲ型、Ⅳ型门静脉癌栓是治疗的难点。目前针对门静脉主干癌栓粒子植入的入路多采用经皮经肝途径,本例采用TIPS入路,即经颈内静脉在门静脉主干植入支架及粒子条,显示了良好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①穿刺股动脉,即可经肠系膜上动脉间接门静脉造影,通过正侧位造影确定穿刺点,又可超选择至肝动脉行TACE治疗。②植入支架,开通门脉主干,恢复血流,降低了门脉压。③栓塞侧支循环,减少上消化道出血风险。④双管齐下:125I粒子同步进行TACE治疗,减少治疗次数,降低费用,联合治疗效果明显。⑤入路顺直,便于取病理组织样本。

猜你喜欢

癌栓主干门静脉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揭示肾癌和癌栓肿瘤微环境差异
18F-FDG PET/CT预测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侵及下腔静脉壁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肝外型门静脉血管瘤1例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系统并发症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左主干闭塞的心电图表现
左主干病变心电图特征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