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地尔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

2018-08-06陆翠荣李红云董得刚戴生喜赵园园

关键词:依那普利蛋白尿尿蛋白

沈 剑,陆翠荣,李红云,董得刚,戴生喜,赵园园

(宿城区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糖尿病在我国属于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以及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同时在人们生活习惯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性疾病,在患者病情不断加重的影响下,该病症还可能导致患者的其他脏器、血管以及组织出现严重损伤,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而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则是一种在糖尿病不断发展过程中而产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该并发症较为严重时,甚至造成终末期肾病,进而导致患者死亡[1]。而在本文中就从我院选取70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探究分析了前列地尔联合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现报告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从我院选取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70例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38到73岁、平均年龄为(56.35±6.15)岁,病程1到5年、平均病程为(2.78±0.03)年;观察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39到75岁、平均年龄为(55.67±5.89)岁,病程1年到6年、平均病程为(3.97±0.45)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将依那普利应用在对照组中,用法用量为:口服,1日2次,1次5 mg,并根据患者的血压进行剂量的调整,最高用量不应超过40 mg[2]。

将前列地尔联合依那普利应用到观察组中,其中依那普利的用法用量和对照组相同,前列地尔的用法用量为:静脉滴注,将20 μg前列地尔加入到100 ml生理盐水中,1天1次,两种药物的应用相隔24 h。两种患者在分别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前均展开降压、抗凝以及降糖等常规治疗,且均连续治疗4周[3]。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尿蛋白含量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疗效。

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以及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则被定义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但有轻微不适被定义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病情有所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版本为SPSS 20.0。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改善情况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24小时后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改善情况(±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含量改善情况(±s)

组别 n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mg/d) 24 h尿蛋白水平(g/d)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35 657.24±62.35 498.67±34.78 1.50±0.431.10±0.23观察组35 665.54±66.78 305.57±33.98 1.49±0.530.86±0.21 t / 1.539 7.243 0.232 3.352 P / >0.05 <0.05 >0.05 <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较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较低,其中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2000)。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3 讨 论

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提升,人本饮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影响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发病率也明显有所上升。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原因主要可分为热卡摄入、活动减少以及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利益严重[4]。其中,蛋白尿、贫血、水肿、肾功能不全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而糖尿病肾病往往会涉及肾脏小血管和肾小球病变,甚至会导致蛋白尿排泄异常以及滤过异常,在该病症较为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终末期肾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5]。

导致糖尿病肾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主要原因为血糖、血压控制不良。为此,在临床中应该采取血糖控制、血压以及血脂控制的方法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进行治疗。前列地尔属于一种治疗糖尿病的新型药物,尤其是在糖尿病并发症、慢性胃炎以及胰腺等病症的治疗过程中,前列地尔的应用最为常见。该药物对血小板的凝聚具有抑制作用、可有效阻止缩血管效应、对肾血管具有扩张作用以及微循环的具有改善作用。此外,前列地尔的优点还可体现为不良反应小、浓度高、维持时间长以及药效发挥迅速等,可有效降低尿液中蛋白量和改善了患者的肾功能。依那普利则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该药物在进入人体后了分解为普利拉,具有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和心脏能力的作用,但该药物却存在吸收慢,吸收率小等问题,严重限制了该药物的应用范围。而在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情况下,则可有效避免那普利存在的问题,提升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6]。

综上所述,将前列地尔联合依那普利应用到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中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依那普利蛋白尿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