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工匠精神 筑梦航天大国
——记党的十九大代表、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特级技师 韩利萍

2018-08-06罗小丽

支部建设 2018年19期
关键词:数控铣技术能手班组

■ 本刊记者 罗小丽

韩利萍,1971年生,中共党员,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数控铣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特级技师。曾先后荣获第十一届中华技能大奖、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获航天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享受国务院首批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2017年5月23日,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并出席党的十九大。

在我的印象中,车间里笨重的车床,轰鸣的机器声,通常都是与人高马大的男人联系在一起的,但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女工韩利萍同志,扎根航天一线27年初心不变,她从一个师傅眼中“基础最差的徒弟”成长为精通工艺、编程和操作的数控高手、大国工匠和党的十九大代表,她在承担神舟飞船和探月卫星发射支持系统和国家重点武器装备产品的研制生产中,多次临危受命攻克制约工程研制的技术难关,为航天事业和企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1年刚参加工作的韩利萍是基础最差的徒弟,常常因为看不懂图纸而烦恼。一次在家做饭时,突然想起白天看过的图纸,手里的菜刀不自主地跟着思绪游走起来,她把土豆切成了不明形状的一个一个块状,这次偶然的走神,引起了韩利萍的深思,“为什么不能把土豆切成零件的模型,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消化图纸呢?”从此,她和土豆结下不解之缘,她的工作技能也一天天见长。

1999年,韩利萍成为厂里首批数控操作工。当时数控机床方面的专业教材很难找,一本大隈系统编程书白天轮不上,韩利萍就晚上借回家,并将250多页的书一字不落抄下来。从一开始生搬硬套、照猫画虎到反复实际操作,直至最后的融会贯通,那本手抄书都被她翻烂了;从逐字逐句写指令代码到宏程序应用再到系统变量开发,数控加工技术的“神秘面纱”被她一层一层揭开。

50多年前,韩利萍的父辈们怀揣着航天报国的梦想,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建成了我国最大的航天地面发射设备制造基地。作为“航二代”她对数控编程的浓厚兴趣,被一种心底深处的荣誉感和学习中小小成就感支撑着,她憋足了一股劲去钻研技术。她先后学习掌握了FANUC、大隈、SIEMENS和海德汉等多种数控系统编程操作,以及CAXA和UG软件编程应用技术,从操作三轴、四轴到五轴机床,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数控操作加工技艺,她所掌握的数控机床操作、工艺编程、刀具工装等全套技能,满足了企业产品精度不断提高的要求,填补了高技能人才为数不多的空缺,成为公司火箭发射平台乃至型号产品大部分关键零部件加工的首选。

2005年,某批产品中的导轨、滑轨加工难度大、精度高、批量多,按以往加工进度远远满足不了交付要求,特别是有大量的复合型面需要五轴机床加工,而当时车间里还没有这种机床。韩利萍临危受命,出任204数控铣组组长,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她每天“早七晚十”,从关键工序突破瓶颈,通过工装改进、刀具参数优化和大量程序验证,不断优化切削参数,独创出一套成熟的加工方法,在班组推广后,使生产效率提高3倍多,创效达百万元,保证了产品提前交付。同样在这一个月里,面对生病的女儿和劳累的母亲,她心里却充满了内疚。

四通均流阀体是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活动发射平台液压装置的关键控制件,在这个不足200毫米见方的工件上分布着73个规格不同的阀孔,每个阀孔的加工精度都必须控制在0.02毫米公差之间,这相当于头发丝的1/3。这些阀孔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发射平台支撑装置起降的精度和平衡度。韩利萍说,这个零件精度要求很高,而且阀体类零件孔系多、腔体内部孔和孔相贯相交,精度高、难度大,必须确保上万条程序一步都不能错,73个孔加工出来都要毫厘不差,才能确保火箭的发射万无一失。

为了找到最可靠的加工方法,韩利萍泡在车间两个多月,复原问题,举一反三,经过几十次方案选择、上百次的切削试验、大量切削数据的筛选,反复在现场进行验证,最终实现了对整个工艺过程的精准掌控,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从20%提升到了100%。

“小孔、深孔、斜孔先行”、“先粗后精”的加工顺序原则,刀具的优选,切削参数的合理匹配,减小毛刺的方法等等全套工艺参数成为目前工厂加工此类零件的操作规范,为我国中、大型火箭发射平台制造注入了创新元素。

27年来,由韩利萍加工的关键零件,相继用在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平台上,稳稳地将“神舟”系列飞船、北斗卫星、“天舟货运飞船”送上太空。

2012年,以韩利萍领衔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了公司“攻坚克难的基地、技术交流的平台、人才培养的摇篮”。 2017年工作室被全总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的主要职责一方面是创新攻关,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合格率,其中已实现技术革新300余项,成功申报并获得11项国家专利;另一方面是带好队伍,传承技能。韩利萍说,要珍惜为技术人才成长打开的通道,不仅会毫无保留地向年青人传承技能,还要把“工匠精神”也传承下去。她带的9名徒弟中,已晋升为高级技师1名,技师3名,2名徒弟分别获得山西省数控技能竞赛数控铣第一名和第二名,获得三晋技术能手称号;1名徒弟获得集团公司技能大赛第三名,在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中荣获数控铣第十名,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作为班组长,她在班组管理和建设上也很有特色,她带领的这个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团队,近五年来完成生产工时每年以超过25%以上的速度递增,连续三年荣获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 “神箭金牌班组”称号,先后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航天金牌班组”、“全国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和“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等荣誉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首批“全国工人先锋号”。

工匠精神,就是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这也正是韩利萍身上最大的闪光点。她在以这样的“工匠精神”托起火箭升天,托起中国梦!

猜你喜欢

数控铣技术能手班组
数控铣削精确定位加工方法在起落架修理中的应用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新时期高效加工技术在数控铣床中的应用实践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夯实班组文化
浅谈微型数控铣床对机电专业教学的作用
如何实现角色转换带好一个团队
浅谈微型数控铣床对机电专业教学的作用
机械维修专业“技术能手”的培养与评定工作初探
昆明市一批技术状元、优秀技术能手受表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