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贵州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2018-08-04吴海宽

陕西水利 2018年4期
关键词:灌溉面积利用系数样点

吴海宽

(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2)

1 贵州省农田灌溉及用水情况

1.1 农田灌溉

贵州特殊的山区地貌,决定了贵州水利工程基本按小流域规划布局,贵州的水利灌溉工程特点概括起来有“三个为主”,一是以小型为主,中小结合;二是以蓄为主,引、提、排相结合;三是渠系自流为主的灌溉方式,是贵州山区水土资源的自然配置特点。

现阶段,对于灌区灌溉面积现状,按规模划分,贵州省现有10个大型灌区均由中小型灌区打捆而成,不作为大型样点灌区测算,而是将其打捆的中小型灌区列入全省中小型灌区范围统一测算。中型灌区123处,有效灌溉面积191.69万亩;小型灌区12141处,有效灌溉面积964.75万亩。据贵州省水利年报(快报)显示,2017年底全省水田有效灌溉面积为1156.44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为982.88万亩。对于灌溉试验工作开展现状。2004年,贵州省按水利部要求建立了灌溉试验站网,现有省级灌溉试验中心站1个,重点站3个。根据省灌溉试验中心站2017年的试验观测,水稻三种灌溉模式的净灌溉定额为:“科灌”(即薄、浅、湿、晒灌溉模式)262 m3/亩;“科蓄”(即蓄雨节灌模式)208.7 m3/亩;“普灌”(即传统灌溉模式)235 m3/亩。试验站所在地2017年水稻生育期降雨水平年为P=38%,属丰水年份,与2016年省内其他地区的降雨水平大体相同。

1.2 不同规模灌区

据2017年水利统计年报(快报)[1]数据显示,贵州省无独立引水水源控制灌溉面积大于30万亩的灌区;中型灌区123个,有效灌溉面积为191.69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为164.90万亩;小型灌区12141个,有效灌溉面积为964.7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为817.98万亩。

1.3 灌区灌溉面积与用水情况

2017年全省中小型灌区综合毛灌溉定额为520.2 m3/亩,实灌面积为982.88万亩。其中,中型灌区实灌面积164.90万亩,小型灌区实灌面积817.98万亩;2017年全省水田灌溉用水总量为519915.76万m3,其中:中型灌区用水90754.07万m3,小型灌区用水量为429161.70万m3。

全省现有耕地2765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432万亩),人均仅0.74亩,其中大于25度的坡耕地占20%,需要退耕还草。贵州省的水资源来源于降雨,一部分直接形成径流,成为地表水;一部分潜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为1178 mm,较丰沛,但雨量时空分布很不均匀,5~10月降雨最为集中,占年降雨量的75%以上,降雨地区间差异大,为800~1700 mm。

2 样点灌区的选择

贵州省灌区普遍计量设施薄弱,计量设施欠缺,引水灌区计量较为困难,在选取自流引水灌区过程中,尽量选取蓄水工程灌区。贵州省属山区地形,加之降雨量较为丰沛,长期以来,灌溉作物以水稻淹灌为主,旱作物灌溉面积较小,故选择中型样点灌区26个,小型样点灌区75个,均为原有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的水稻灌区。

3 省级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3.1 大型灌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值计算

全省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对于大型灌区系数采用大型灌区内所选取的中小型样点灌区通过水量加权平均求得大型灌区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再依据各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与用水量加权平均后得到。计算公式为:

式中,η大i、W大i为第i个大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和年毛灌溉用水量;N为大型灌区个数。

3.2 中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计算

首先以样点灌区测算值为基础,按算数平均法,分别计算1~5万亩、5~15万亩、15~30万亩各规模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然后按统计的1~5万亩、5~15万亩、15~30万亩灌区年毛灌溉用水量加权平均得到全省(区、市)中型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η省中为省级区域中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η1-5、η5-15、η15-30分别为 1~5 万亩、5~15 万亩、15~30 万亩不同规模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W省毛1-5、W省毛5-15、W省毛15-30分别为省级区域内1~5万亩、5~15万亩、15~30万亩不同规模灌区年毛灌溉用水量,万m3。

全省各分档中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及毛灌溉用水量详见表1。

表1 全省中型灌区灌溉情况汇总表

运用下式计算中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经计算,全省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ηW中型=0.4586,符合贵州省灌区农业灌溉水的实际。

4 结论

考虑贵州省地形地貌、土壤、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等因素,选择101个样点灌区,其中中型样点灌区26个,小型样点灌区75个,在类型上和数量上均满足指南要求。具体选择时尽量沿用原有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的水稻灌区,分别对大中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其中,给出了大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的计算公式,全省中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为0.4586,测算结果符合贵州省灌区农业灌溉水的实际。

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能反映灌区总体用水效率,但不能具体反映灌区渠系配套好坏,故对于各级渠道,尤其是降雨充沛的山区渠道的渠系水利用系数需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灌溉面积利用系数样点
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试验研究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基于空间模拟退火算法的最优土壤采样尺度选择研究①
烧结漏风率对利用系数影响关系的探讨
新疆自流灌区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解决方案研究
基于分融策略的土壤采样设计方法*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灌溉面积和新增耕地灌溉面积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节水灌溉面积
养猪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类群结构特性分析
灌溉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