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言意并重
2018-08-03李玉珊
李玉珊
【摘要】本文论述基于语用视角,改进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把握语境的同时探究语言的奥妙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一是以“言”会“意”,感知文本内容;二是以“意”明“言”,探究文本规律;三是“言”“意”相融,拓展文本空间。
【关键词】言 意 阅读教学 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061-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既具有工具性特征,又具有人文性特征。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注重引导学生把握语言文字特征,并透过文字,把握内涵,了解意境。但从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追“意”的重要性,不够重视“言”的训练,从而导致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与发展。甚至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意”,完全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基于语用视角,改进阅读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把握意境的同时,使得学生能够透过文字,品味语言的奥妙,探究语言运用之道,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言意并重”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一、以“言”会“意”,感知文本内容
我们在学习任何一篇文章时都需要阅读文字,品读语言,然后透过文字理解含义,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和作者融入文章中的情感。同样,学生只有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体悟语言文字的奥妙。所以,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从“言”着手,引导学生感受“意”,以强化教学效果。
(一)从课题入手——以“言”知“意”
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我们都需要先看题目,因为题目当中往往隐藏着文章的主旨。通过阅读题目,有时候可以把握文章中心思想,了解文章脉络,为高效阅读奠定良好基础。所以,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先带领学生阅读文章题目,为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做铺垫。
例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针对文章题目设计如下教学环节:“董存瑞炸暗堡的原因是什么?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通过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意”。再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对文章内容作全方位的理解:一是站在亲人层面,分析一个侄子对伯父的了解;二是站在旁观者角度,分析“先生”这个称谓的含义。经过这样的一番分析,学生会发现鲁迅先生同时扮演着可亲伯父的角色和可敬先生的角色。根据文章题目,学生就能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从重点词句入手——品“言”悟“意”
在阅读过程中,看完题目之后,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进入正文的阅读,因为文章中有很多表达作者创作意图的优美句子值得学生学习和推敲。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将重点语句、重点词语及重点段落划出来,以加深印象,深入了解文本内容,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
例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林海》一文中老舍先生采取了非常细致的语言来描写山岭。全文中这样的句子有很多,如:“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峻。”针对这一句,教师可以试着把句子中的“点”和“着”字删掉,然后再带领学生读一读:“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的,矮的,长的,短的,横的,顺的。”经过反复阅读,学生可能会发现,去掉文章中的这个“点”和“着”字,好像山岭一点都不温柔,一点都不秀气了。正所谓“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啊”!
二、以“意”明“言”,探究文本规律
在阅读文章时,应强调以“意”明“言”,即:基于文字,寻找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深层次的语言形式,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事实上,“言”和“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揣摩文本内涵,了解语意的同时,更好地感悟“言”。
(一)从文章体裁入手——据“意”明“言”
在组织阅读教学时,选择什么方法,应该以文章的文体为依据,因为不同的文体特征不同。如诗歌阅读需要把握节奏和韵律感,而童话阅读需要借助想象力,小说阅读则需要把握人物情节。这些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表现手法、美学特征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区分,把握不同文体的特征。
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这篇文章为例,有些教师将其看作说明文,然后对珍珠鸟的特点进行详细介绍。但事实上,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在写鸟,实则描写主人公与珍珠鸟之间的情感,应该将之定义为散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需要把握“那一点感觉、一点滋味”这句话,品味主人公与珍珠鸟从陌生到熟悉的接触过程。再如,在《凡卡》《窮人》这些小说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特征的把握,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感悟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命运。与此同时,还需要掌握故事发展脉络,了解故事起因和高潮,以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二)从文章修辞入手——以“意”明“言”
不同的文章各具特色,在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自然也存在很大差异。有些文章作者会大量运用比喻,但有些文章作者却偏好于拟人、排比等手法。无论采取何种修辞手法,其最终目的都在于:强化语言表达效果,突出某种情感。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能够使得文章语句更加优美,使得文章情感表达更加具体。鉴于此,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鼎湖山听泉》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所用的比喻修辞手法:作者连用四个比喻句,将泉声的音乐效果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们读来仿佛身在其中。在具体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作者这种独具匠心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选取文章中比较优美的语句展开分析,如针对“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这句话,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我们将这两句话的位置调换一下,最后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吗?”通过仔细分析,学生会发现:在这句话中,作者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但他把喻体放在本体前,将泉水的声音特点表现了出来,仿佛作者本人就在旁边听泉。经过这样的阅读分析,学生就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和达到的效果。此外,教师可以改编《鼎湖山听泉》,然后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更好地体会原文中的“言”和“意”。其实,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开国大典》《桂林山水》等文章,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如前者运用了排比,后者运用了比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感悟不同修辞手法所发挥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了解“言”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意”,做到“言”“意”结合。
三、“言”“意”相融,拓展文本空间
小学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从文章的语言着手,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感悟文本的“意”,使得学生在“言”和“意”的指引下,不断强化自身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阅读文章需要我们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章的语言文字以及文字背后隐藏的深意。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发挥想象,感受蕴意,在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发展。
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抓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一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再现蒙古同胞身着盛装,骑在马背上挥鞭吆喝,热情迎接汉族同胞的场景,以感受蒙古同胞热情、豪放的性格,同时更好地感悟文章语言,更好地了解老舍先生的用词艺术。再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针对文章对园内壮观建筑和景观的描写内容,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圆明园景象。入境想象作为理解文章内容的一种可靠手段,在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总而言之,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还需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情感,从语言着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事实上,阅读学习就是一个感悟“言”与“意”的过程,教师首先需要全面把握文章的“言”和“意”,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不断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