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课堂的有效质疑
2018-08-03俞春容
俞春容
【摘要】数学课堂的精彩之处是质疑环节,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同时善于研究别人的疑问,这就需要教师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质疑,具体包括:引导学生抓住自己的短板大胆质疑;针对学生的“易错点”质疑;针对教师的“纰漏”质疑;针对问题中的关键词质疑;从“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质疑;在解决问题后质疑。
【关键词】短板 纰漏 算理 易错点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041-02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一直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它代表着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师生配合的最完美化。成功的课堂,我们往往看到学生在质疑问难环节思维火花频现、精彩问答连连,赢得师生掌声阵阵。然而在实践中,笔者却发现大多数学生一副乖顺勤学的样子,鲜见迸发思维碰撞的火花,更是缺少有理有据的质疑问难。特别是一些比赛课上,学生答疑往往是一板一眼、中规中距,让听者了无兴趣。究其根源,还在于学生质疑的问题不着重点,或价值不大,甚至东拉西扯,没有深度,也没有广度。因此,“怎样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什么样的质疑才能让课堂惊喜不断、精彩频频”应成为我们教育者思考与关注的课题。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与思考,笔者认为质疑的关键一定要围绕怎样突破知识点,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纠错、偏离教学中心、无思考价值等低层次问题上。质疑是学生思维的碰撞,是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所以质疑要能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见解。下面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引导学生有效质疑的做法。
一、引导学生抓住自己的短板大胆质疑
在高效课堂中,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看见成绩优秀的同伴在展示时侃侃而谈,在讨论时唇枪舌剑、眉飞色舞,除了羡慕也曾经有过蠢蠢欲动。然而由于自己的基础不太好,在独学时总是找不到质疑的方向,对学、群学时更是沦为“看热闹”的人,无法跟上优秀者的思维。若想让这些暂时落后的同学在课堂上顺利掌握所学知识点,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抓住自己的短板来展开质疑,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一名学生在课前独学时对概念理解感到困难,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他不怕暴露自己理解力差、自学能力不足等“短板”,大大方方地把问题带到课堂,准备让同伴帮扶一把。在课堂群学时,该生连续听了两遍同伴对该概念的讲解后仍没有完全理解概念。对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告诉同伴自己还没有充分理解,并抓住群学的机会举手质疑:“这个概念为什么是这样理解?我感觉理解起来很费劲,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理解方法?”再请其他同学介绍更好的理解方法。像这样,不怕暴露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自己短板的学生,往往能得到同伴更多的關注与帮助。我们知道,孩子都是喜欢表现的,一旦有学生能把不明白的提出来,其他同学就会争先恐后地解说,教师也会重点关注和点拨。因此,对于成绩稍差的同学来说,勇于暴露不足,抓住自己的短板来质疑最有效。
二、针对学生的“易错点”质疑
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积淀不同,观察问题的着眼点不同,面对不同的问题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其中,不同的见解常常就包含了“错解”。比如,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章节中有这样的一道题:在长12.4cm、宽7.2cm的长方形纸片中,剪半径是1cm的圆,能剪多少个?
一名学生展示:先求出长方形纸片的面积为89.28平方厘米,再求出圆的面积为3.14平方厘米,然后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列出算式:89.28÷3.14≈28.4(个),最后用去尾法求出能剪28个圆。
展示完后,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这答案对吗?动手试试看?于是学生开始动手操作,或剪或画或算。一会儿,就有一名学生理直气壮地说:“沿着长方形纸片的长和宽分别剪出的圆,长为12.4÷2≈6(个),宽为7.2÷2=3.6≈3(个),相乘后可得圆的个数为6×3=18(个)。经实物实践操作验算,我发现剪了18个后,虽然还有剩余面积,但是由于形状的限制,这部分面积是无法剪成圆的,所以只能剪18个圆。”
以上案例中学生的解题方法往往容易出错,因为解决问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的,不能只从数据上分析。对于这样的易错点,教师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质疑“这答案是对的吗?”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最终促成了第二名学生对程式化的计算结果产生质疑,着眼于剩余的面积能否剪成圆发出了疑问,并用缜密的思维和与众不同的视角成功“纠错”。
学生遇到似懂非懂、似明非明的题目时就很容易犯错,所以针对逻辑思维比较强的易错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质疑答案正确与否,打破思维的局限性。
三、针对教师的“纰漏”质疑
在追求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聪明的教师为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往往在教学设计上故意出现“纰漏”,目的是为了给学生留下质疑的空间。在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学习之后,笔者就常常引导学生针对导学案找“茬”,寻找导学案的“不完美”,看看教师编写的导学案知识点够不够全面。比如,在设计六年级《鸽巢问题》例1导学案时,笔者故意出现“纰漏”让学生质疑。
当学生展示完方法三时,就有学生提出来:在这里的“假设法”能不能叫“平均分”?因为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其实就是把4支铅笔平均分到3个笔筒中,算式是:4÷3=1(支)……1(支),剩下的1支放进其中一个笔筒,所以至少数是:1+1=2(支)。其实这种分法就是平均分,既然是“平均分”,就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通过教师故意出现的“纰漏”,有学生能在预习中发现并提出有理有据的论证,这有助于学生用除法算式来解决鸽巢问题,形成一种计算模式,而不是每次遇到鸽巢问题都用枚举法、数的分解法来解决。
可见,教师设计的“纰漏”,不是简省、不是教师的水平低,而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让学生回归主体地位,有质疑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
四、针对问题中的关键词质疑
质疑就要问到点子上,问在关键处,特别是学习概念、法则、规律、性质、定律等内容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扫除学习的障碍,抓住关键词进行质疑。比如,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比值一定”“乘积一定”这两个关键词质疑:为什么正比例的关系是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反比例的关系是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从而突破这两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再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平均分”质疑:为什么一定要平均分?如果不平均分行吗?……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关键词质疑,是为了诱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接受问题后通过思考、讨论和组织想法,从而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
五、在“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质疑
数学讲究算理,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最难理解的就是算理。算理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是指计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弄清楚算理,计算就容易出错。因此,教师要善于从“算理”的推导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晰算理。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便可以引导学生对计算过程进行质疑:可以末位对齐吗?为什么一定要小数点对齐?这样的质疑可以推动学生去探究、思考、验证。又如:25比13多( ),比25多13的是( )。这两道题数据相同、关键词也相同,但为什么前一题用减法,后一题用加法呢?这就促使学生从“算理”方面去理解:第1题是求25比13多多少的问题,所以用减法,第2题是求比25还要多13的问题,所以用加法。再如,二年级数学中有这样两道题:1.有4排女生,每排6人,一共有多少人?2.有2排女生,一排4人,另一排6人,一共有多少人?如果不仔细分析算理,很多学生都会用同样的方法去计算。对此,教师判断答题错误之后引导学生质疑:这两道题情境相似、数据相同、问题相同,为什么解题方法不同?这就暗示学生对于这种“形似质异”的题目不能习惯性地利用以往的思维经验来解题,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因为数量关系不同,算理不同,所以解题方法就不同”的思考。
六、在解决问题后质疑
当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可以启发学生质疑:这种方法是不是最好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这样的质疑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門,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一题多解的方法。如果有哪位学生能根据其他同学的解法另辟蹊径,教师应该及时赞扬和鼓励,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后获得成就感,并逐渐养成质疑的习惯。
程颐说:“学者先要疑。”但是长期的接受型教学使学生失去了个性,增加了依赖性,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要“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质疑方法,善于提问。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