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港口区海洋产业存在问题分析研究
2018-08-03张文婧
张文婧
摘要:防城港市港口区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海洋环境不规范、缺乏有效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科技队伍和专业服务机构建设滞后等问题,制约了港口区海洋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前景。本文通过对防城港市港口区海洋产业现状分析,分析归纳出现阶段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具体相关意见,以期为其海洋产业建设助一臂之力。
关键词:海洋产业;人才建设;服务平台
一、防城港市港口區海洋产业现状分析
防城港市港口区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西南端,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是防城港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也是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区拥有西部第一大港、中国沿海12个主枢纽港之一的防城港,该港是全国11个进出口检验快速验放系统试点的海港口岸之一,其设计年吞吐能力可超过10亿吨。现有万吨至20万吨级深水泊位26个,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个港口通商通航。港口区依托光企半岛区域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和产业基础,沿光企半岛东海岸打造港口区现代特色海洋渔业核心示范区产业带,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展示区、池塘标准化养殖示范区、设施渔业示范区、离岸浅海养殖区、水产种苗生产区、水产品加工区、水产品交易区、特色渔村休闲旅游区等旅游区等八大重点示范区产业园区,形成“一带八区”的总体格局。目前港口区海洋产业初步涉及到了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矿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在海洋产业发展的纵深方面和海洋产业发展的精细方面有待拓展和升级转型。
二、防城港市港口区海洋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港口区海洋产业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与市场配合度不高、人才队总量不足以及科研、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等。具体体现如下:
(一)海洋环境不规范,市场监管失位。
首先,港口区政府对海洋产业人才机构统筹调控的能力不够,与各下属单位在管理关系不易理顺,城市配套基础设施薄弱,缺乏有效协调管理机制,费尽周折引入的人才往往因为没有协调好其配偶、子女的安置问题导致人才再度流失。其次, 政府管理体系的思维转变不彻底,没有真正将管理意识向服务意识转变,造成企业求政府出政策谋发展,而非政府主动引导、认可和鼓励服务企业,呈现出本末倒置的状态。
(二)缺乏有效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
首先,本省科研人才不多、力量不强,存在学术专利保护的现象;科研机构、地方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沟通,学术科研“两张皮”,极不利于科研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其次,海洋产业发展主要面向国内,国际交流不多;港口区与越南隔海相望,但发展进口比例要远远高于出口。原因在于缺乏语言畅通、领导力强且思维超前的海洋帅才和缺乏政府政策支持和补助等。
(三)科技队伍和专业服务机构建设滞后。
目前,针对海洋渔业,尤其是水产养殖方面的科研成果较少;红沙湾虽为该地区的核心示范区,但是其在水产养殖方面的技术相对于发达沿海地区来说还是较为落后,整体上处于养殖的原始状态,很难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在海洋旅游产业的开发中,政府与企业间缺乏共鸣,没有形成高效团队合作打造品牌效应,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再者,周边环境的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专业服务机构比重偏低;城市整体规划缺乏前瞻性导致工业园区污染水产养殖研究所水域,最终可能造成研究院的搬迁,浪费国家资源。最后,缺乏专业的宣讲服务团队和政策执行督查团队,导致政策上传下达不畅通或者政策执行不到位的现象。
三、防城港市港口区海洋产业人才培养相关建议
(一)构建公共技术支撑服务平台。
抓好海洋人才的管理与建设工作,关键在于政府组织机构的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联动合作,积极有效的完成既定的人才目标。设立专门的人才管理部门或抽调领导成员负责相关行政工作,加大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改革,给予各职能部门明确定位和分工,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部门该撤销的撤销,可以重新定义工作职责的重新定义,将一切陈年窠臼统统清除。为引进人才提供一个真正可以发挥才华的平台,不致使其埋没在不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中。搞好搞活海洋产业的关键在于培养海洋领军人才,大力营造海洋氛围,优化组织架构。引进人才,更要留住人才,首先,做大做强硬件设施。建立便捷、高效、快速的人才服务中心,全方位为解决引进人才的困难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其次提升软件实力,成立人才服务团体,加大奖励力度,采用“一对一”对口终生负责制服务,提高引才和留才的效率与机率。
(二)构建省市级人才交流沟通平台。
在与外省高校,科研院所加深合作的同时,希望政府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让广西本地的各大高校与企业紧密配合,建立具有广西本土化特色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广西高校培养的海洋人才能够通过该途径顺利输送至本省需要的公司或者岗位上去,切实为企业解决科研难题;另一方面,企业也可将已有的技术人员送到高校进行深入的培养,使其完善成熟,这样便形成了企业和高校之间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三)构建综合性培训服务平台和社会化服务平台。
大力开发多元化人才机制,通过多方渠道筹集资金,强化人才引进机制,扩大公共服务范围,鼓励省内及海外人才来防创业,提高人才引进质量和效益。
通过健全海洋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社会化服务平台,有效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大多数从事海洋事业的“规模小”“资金缺”“人员少”的科研或生产企业单位提供成套的组织机构和方法制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一批专业化程度高、针对性强的海洋科技社会服务队伍,采用“联营合作”模式,为海洋企业或单位提供“保姆式服务”。
参考文献:
[1]文艳,倪国江.青岛市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的战略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
[2]王东明,肖敏杰.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发展临港工业问题探究[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
[3]王吉,贾伟.关于海南南繁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价值工程,2014。
[4]于会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
[5]柳群.“多点发力”集聚“港口力量”——防城港市港口区打造北部湾率先发展核心区[J].广西经济,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