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自信

2018-08-03李梅兰

魅力中国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李梅兰

摘要:文章分析了党的十九大之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阐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秉承文化自信的道路和途径,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中国的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乃至生态建设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种建立在国民和民族基础上的、更为深厚和广泛的自信。与此同时,总书记还强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保持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战略意义。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和价值理念、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都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在时代进步的浪潮中精准把握传统文化内涵,使之能够与时俱进、与日俱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发展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这个命脉之上,是中华民族优越性和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文化自信的来源和根基。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就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和讲话为基础,挖掘和珍惜传统文化价值,将之用到今天的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之中来,使得中华民族的发展更为健全、完善和稳固。

二、充分把握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上的重任,强调和警诫中国共产党人切莫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前进的,当今时代的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发展和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本质上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可以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根植到当代中国人的血脉和灵魂之中,只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取得卓越的成果和绩效。中国思想文化是对中国人民在世世代代传承中积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集成和整合,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就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基础。这种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在世代相传中已深深融入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的民族气节和风度气质是我国人民在建功立业、修齐治平、开物成务、尊时守位的过程中形成的,是明显和其他民族有本质区别的独特标志。

在强调文化建设软实力的今天,我们应该意识到一直以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就在我们民族的精神追求之中,只有在把握历史的基础上走向明天,以延续民族血脉为基础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今天的事业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文化自信,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萃取思想的精华和文化的内核,展现精神魅力来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活力和动力,进而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的真正復兴。

三、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时出现过两种误区,第一是文化虚无主义,这种观点将传统文化一刀切地看作是封建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历史包袱,是拖累时代前进的负面因素,应当彻底消除;第二是文化保守主义,这种观点则死守旧有文化传统,不懂扬弃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待传统文化要取精华、去糟粕,在批判改造的基础上进行推陈出新。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过程中要正确地处理和看待继承和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将重点放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使得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实现高度统一,做到继承和发展同步进行。在社会发展新的实践和新的时代要求的基础上,传统文化不能照搬照用,要秉承有鉴别的对待和有扬弃的继承原则,切忌以古非今,妄自菲薄,需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前提下将之用到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来,使得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更有风骨、有人情、有精神、有底气,使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立足本国的基础上向全世界广泛传播。

其次,要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成果的创造性发展和升华。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积极汲取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如何对待外国文化这一事件上表达了党中央开明开放的态度。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文明都根植在本民族的土壤之中,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华和优秀之处,我们不能因为其他民族文化和本国民族文化有所差异,就对其抱有抵触和反感的情绪,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和底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客观地认识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杜绝用相互排斥、相互期待和相互诋毁的方式来对待不同文明,而是要在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和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进行取长补短,实现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传统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成果的创造性发展和升华。除此之外,在树立民族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要将沟通和交流放在重要位置上,坚持兼收并蓄、择善而从,将各个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优秀精华渗透到本民族文化之中来,同时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树立我国文化强国和经济强国的双重国际地位。

四、结语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和地位。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就要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进行选择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必将满怀自信地走在人类文明的大道上,去造福全人类,去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马永庆,马兆明.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可能[J].山东社会科学,2016(10)

[2]王立洲.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其重建——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方法[J].求实,2011(04)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