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自力:有些东西尽管无形,我看得更重

2018-08-03采访姚曦高洪云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8年4期
关键词:自力教育家价值观

采访_姚曦 高洪云

只要是利己主义者,就成不了社会栋梁

《新教育家》:您认为社会栋梁的标准是什么?

刘自力:这个社会有无数支撑点,一个人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和家庭,是最起码的。但栋梁的标准就高了。第一,要有好的价值观,明辨是非,很多人出问题,就是这点没做好。

其次,要能独立思考、敢于担当,有使命感,对社会有一定责任和贡献。不妨先从小事做起,给周围人树立正面的榜样,能力大了,再惠及社会。

《新教育家》:可结合你的大学经历谈谈这两点吗?

刘自力:现在情况跟八十年代不同了。那时文革结束不久,整个社会思潮相对多元。那时的校园,弥漫着多元价值观念,哲学热、美学热,散文、诗歌,当然离不开音乐、沙龙。

那时宣扬的爱情,浪漫神圣,乃至相信爱情可作人生的信念。爱了就义无反顾,没有太多条件,在乎心灵、情感的共振。那是情书的年代,信笺载着悠长的思念,很珍贵。爱也单纯,白衣飘飘。爱情教给人爱的能力,如何真诚地爱和被爱,我认为是美好积极的,现在又是怎样的呢?

我喜欢诗歌,源头可追溯到泰戈尔、朦胧诗,它告诉你什么是美,激发你内在的情感和认识。当然也带精神启蒙,比如北岛的“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苦水都注入我心中”。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等。

刘自力摄影作品,2017年底他在川大举行慈善拍卖,近50000元的善款,捐给“善工家园”这一专门照料残障人士的慈善机构

我们那代人受这种文化熏陶特别大。现在诗歌精神不能直接产生价值,就被淡化了,也不太吸引人了。但你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除了物质,还需要很多内在的价值,人要能超越世俗物质。

八十年代我们还有改变社会的理想,但这个阶段很短暂。后来时代巨变,很多热血青年变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跟社会思想越来越物质有关,成功的标准简化为物质,所谓“何以解忧唯有暴富”,人心被欲望和焦虑淹没了。

我觉得,只要是利己主义者,不愿担当,就不存在成为栋梁的可能了。至于成功,你在大学能看出来谁以后会成功吗?

《新教育家》:你在大学经历的哪些人和事,对你至今为人处世仍有较大影响?

刘自力:八十年代校园的多元,可以教会一个人思维立体化,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更接近事情的本质和真相。

为什么八十年代的大学,尤其综合性大学,学生成功几率稍微高一点?我觉得就是有这种判断事物的能力,不人云亦云。这跟专业关系不大,是思维方式。当声音越来越单一,价值观和判断能力都容易出问题。

再说老师,我1985年进入川大,那时高校教育还没有固化模式,老师水平也有保障,各样的老师都有。

我印象深的,是外语学院英文系的周开顽教授,教英文阅读,当时她五十岁了,披肩发白衬衫牛仔裤,还化妆。她身上有种人性的光辉,看待学生宽容,并不认为不逃课、认真听讲就是好学生,如果有特长,比如口语好,专业成绩即使差点,她都很喜欢。

我高中英语就好,也爱唱歌,她对我说“你那么好的声音,真的不要浪费了。”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后来,我成为校园十大歌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对顽劣学生的处置也较宽容。那时娱乐少,男孩青春气盛,难免打架,有些不太中规矩的行为,学校并没有简单开除或退学了事。川大历来有这种宽容的传统。

其实这类人中,后来出了很多优秀人才,特别商界,不少亿万富翁。很多价值观,比如勇气、头脑、行动力,对结果的担当等,这很难是课堂培养的。这些价值观放在商业和职场,是不是都是很好的?

还有1981级留校的李兵老师,很有学识,北京电影学院的博士,后来当过川大英文系主任。他喜欢跟学生在一起,虽然比我们大四级,但亦师亦友。2013年,他自杀了。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跟设立自力奖学金有些关系。我有些自责,这么有人情味的老师,我毕业二十多年,却一直没回去看过他,假如前些年能经常回去,陪他吃饭喝茶唠嗑,会不会冲淡一点他的绝望?

所以,设立这个奖学金。很希望我们进入社会的学生,懂得感恩,特别在本地工作的,多回母校看看,对母校师生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毕竟你一辈子的成就,离不开大学给予的滋养。

优秀是多元的

《新教育家》:当今大学生和你的时代有什么不同?他们相对80年代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刘自力: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大学教育普及,物质条件好多了。我个人认为,大学教育还该是精英教育,大学生应该引领社会,尤其价值观念。现在大学教育精英化程度不够,而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和养活教育又不够。

我很赞成有一技之长,不论哪种行业,只要你把它做精了,能养活自己,就非常光荣。川大的杰出校友聂胜哲,就在大力宣扬和践行养活教育。但现在毕业生,找工作难,有多少人愿意从事理发师、保姆、司机、糕点师这些工作?

现在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这跟成长背景有关。比如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溺爱,这反而导致他们失去赚取、抓取、奋斗的能力,失去了耕作和狩猎的能力。

川大校友、养活教育倡导人聂圣哲(左二),在成都三圣乡与自力社学子及老友聊天

我们读书时,都穷。比如你想买个吉他,就得自己谋划。有些同学成功,跟这样的形势不无关系。但被溺爱的孩子是成不了才的,你要成为一个找爱的孩子、有爱的能力的孩子。何谓找爱?好好读书,自律、上进,就会被人爱,而不是天生那么多人来爱你。

父母要为孩子的生存能力不足负责,他们跟孩子说,你只要把书读好就行了。但我觉得,读书也只是人生一部分,还有很多能力要在大学外培育。自我实现的能力差,价值观就容易被社会扭曲。

现在孩子成熟得越来越晚,很多二三十了,还没有一点男子气质,不稳重不成熟,或者说,他们不想长大。我们毕业时,一方面兄弟姐妹多,很多人家里指望不上,逼着他自立。现在呢,啃老的年轻人太多。但你要成为有尊严的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当然,时代发展太快,在眼界方面,当下学生比我们宽多了。很多孩子中学就去国外夏令营,家庭条件好的假期出国,现在大学交换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多,留学也更容易,他们对外部社会的接受能力要强,信息的广度要宽,但又被信息淹没。

我最担心的是:他们怎样塑造价值观,如何判断哪些信息对人生发展是有价值的?如何从信息海洋中甄别、判断、吸收好的信息,从而提炼、塑造好的人格和能力?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新教育家》:什么样的学生符合自力社的评选标准?自力社宗旨提到“精英大家庭”,又怎样理解“精英”二字?

刘自力:有一点要强调,自力社不是为了扶贫,扶贫方面,国家和学校都投入了大量助学金、奖学金。

我比较赞同精英教育,创办自力社,意在鼓励多元文化价值观碰撞。自力社从六个学院筛选社员,文理科对半分,了解文理科是怎样看待这个世界。当然,评选有一条硬标准,成绩要在年级前20%。奖项分为综合奖和单项奖。

比如说“社会实践奖”,有学生调查羌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个题目蛮有意义,并不是说他们能改变什么,但通过调研,能看到世界是多样的,别的民族文化有好的东西,我觉得这就是价值,该鼓励。

大学生创业算一种更深入的社会实践。比如高考后创业,18岁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的艺术学院本科生姚若彬,她是湖北黄冈中学的,项目是提升中学生的应试能力;社员中有开电商微果园的,一个月营业额几十万。我们鼓励成功不是一个标准,不分行业,无论贵贱,毕竟大学时间、机会多,支持折腾,欢迎有想法的年轻人。

当然,才艺类就更多了,如川大辩论队队长、民乐队队长,合唱团团长、双语主持人、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前几名等。现在的社长一凡是蒙古族,会11门乐器,打跆拳道、太极,还有很多如写作、翻译、演讲达人、理工科的学霸等。

我们想的是把这些优秀学生集中起来,搞一种多元文化,让大家看到校内有很多值得佩服的人,不能自满。

自力社写给为昭觉山区捐赠衣物的太平小学的感谢信

支持不同观点表达也是自力社的特色。我记得一凡同学和聂圣哲师兄(81级化学系)有一次论战,关于踩踏成吉思汗像的案子,我很欣赏。中国最缺的就是辩论、思辨的风气,太多人云亦云,因此庸才就比较多。真正的人才都是独立思考,能独立判断,是离群的,另类的。

加入自力社也有现实的好处,比如怎么考研、考雅思、留学选学校,拿OFFER,优秀的学长学姐分享成功经验,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从身边的牛人取经,而不是在网上海量信息中爬梳,更有效率。

《新教育家》:自力社怎样管理?有相关制度吗?

刘自力:我的感觉自力社更像是民间、自发的,我们只有引导,没有管束的义务和要求。

自力社想的是,每位师生都尽己所能,为社会或群体做点贡献,力所能及地传播符合人性的、好的价值观。在自力社,当“头儿”不是当“官”,更多是服务,做的必须比别人多,好社员唯一的标准是看付出。

至于社团构架,很松散,每个人自发,但效率也不低,这符合后工业时代的人类社会结构,扁平、节点式、网状式,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节点。

再有,社员参与支教、捐助,之后要到学校相关部门报账,走正规流程,这些都是加深对中国社会运行机制的了解。让学生了解体制,也是一种学习,以后还有很多情况要跟体制打交道,绕不开的。

超越时代的价值观?

《新教育家》:你很欣赏苹果的乔布斯,他的名言被你写在公司门口。而马斯克似乎更多是西方教育下的颠覆型创新者。您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化对年轻人创造性的影响?

刘自力:乔布斯是个偏执狂、完美主义者、异类。他说“stay foolish,stay hungry”(保持愚蠢,保持饥饿),我很喜欢。我最近又看了马斯克传记《硅谷钢铁侠》,这样的人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比如阅读狂、科技狂、工作狂、冒险家等。

现在讲极简主义,我觉得成功者都有这种特质。聚焦心力在所爱上,能独立思考,才可谈创新,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我觉得以后真能成功的,一定是超越时代的。什么意思呢?就是把过去的好的价值观和未来的好的价值观用在自己的时代,就是超越时代。

什么是未来的好价值观?我讲了信息甄别,你能看到趋势,就像乔布斯、马斯克那样,一个颠覆了电脑和手机,把科技美学和工艺完美结合起来。一个在新能源汽车、太空探索等领域,开启新纪元。这样的超前思维,还有很多,你要去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新教育家》:自力社中,不少学生有机会、条件和愿望留学,而网上对留学生争议很多,比如“出国就忘本”;二是崇洋心理,对美国、日本、欧洲等痴迷。

刘自力:说留学生“出国就忘本”,太偏激,我观察到的不多。他们能出国深造,都是父母在中国替他积累的,根在中国。其实中国经济发展,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是选择回国了。

精神层面的问题,我觉得不该简单说是个崇洋媚外的问题。而是我们社会的开放和包容。在思想和文化层面的多元化,对一个人的视野、判断一个事情的完整性有帮助。中国人出国旅游,要学习国外的好东西,让中国越来越好。谩骂和宣泄,无济于事。

《新教育家》:最后,能不能谈谈你在自力社上的精力付出,以及你的生活状态。

刘自力:当初设立自力社,也没料到会花费这么多精力。其实我可以选择最简单的办法,直接把钱捐了,啥都不管。但不去评选、颁奖,不一起聊天、交流、搞活动,就没办法把一些价值观带给年轻人,也没法引介一些优秀校友给他们认识。这种亦师亦友的交流,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享受。

我有几大爱好,摄影、写作、旅行。朋友是珍贵的财富,我爱和朋友聊天。生活上,我崇尚极简,想活得简单。所谓简单,我在物质上没有太高的追求;其次,有的东西尽管无形,但我认为更珍贵,我看得更重,比如说友情、爱情、责任。一个人要内心平和、无愧,还是要回到内心世界。

猜你喜欢

自力教育家价值观
Students’ Feedback on Integrat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Cases into Lecture Task in Course of Built Environment
我的价值观
教育家与儿童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教育家
Different Pronunciation Features of “TH” in China and India’s Official News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