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却飘香,别无选择
——《布鲁克林有棵树》荐读
2018-08-03张丽钧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8年4期
文_张丽钧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一本“家小说”。它是美国军人的必读书,也被穷人和富人同时钟爱着。
作为一本自传体的小说,它带给我们太多启迪——在布鲁克林一个嘈杂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喜欢穷人”的树——天堂树。租住在三楼的诺兰家11岁的女孩弗兰西坐在伞状的树下,安静地捧读一本书。弗兰西没有妈妈美丽,也没有爸爸快乐。这个一出生就被贫困穷追不舍的小女孩遭白眼、遭羞辱、遭欺凌,她不愿与人讲话,可内心的声音却汹涌澎湃。她注定成为一棵屡遭砍伐却又顽强生长的“天堂树”。
弗兰西怀着走向圣殿般的心情走向“又小又破”的图书馆,这个豪情万丈的小女孩,立志将图书馆藏书从A读到Z——从“她发誓在有生之年天天读书,一天一本”的那一刻起,美与幸运就款款向这个女孩走来,温柔地拥住了她瘦小单薄的身子。
弗兰西是被“一天一本书”喂大的,得着这丰富的给养,她精神闪亮,锐不可当。这个争分夺秒让黯淡生命发光的女孩,一如那棵从天堂飞临人间的树,以竭力生长为己任,以垂荫大地为己任,以酬酢生命为己任。博览群书与接受教育,让弗兰西成功实现了“精神越狱”,她的“逆袭”几乎成为一种必然。请相信吧,一个吸饱知识乳汁的生命,除却飘香,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