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习STEAM什么?
2018-08-03本刊主笔杨军
本刊主笔_杨军
就在本刊记者采访北京和青岛的STEAM创新教育时,中美贸易战再次升级。和第一次以中兴罚款换人结束不同,这一次,有人说,将是一场“持久战”。
中兴的危机暴露出“中国通信产业核心技术缺乏的痛点”,也正如《人民日报》评论说: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
而“持久战”怎么打?毛泽东半个多世纪前在《论持久战》所说的,今天似乎依然不过时: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
如果说改革开放开始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今天,面临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也唯有创新教育、创新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核心技术的背后是核心素养。
这不仅因为,科技已深刻改变了人类生活,而且,科技已统治了生活。因此,人类必须构建人工智能无法仿效的那些核心素养:团队合作、领导力、创造力、倾听、处理冲突,乃至模棱两可和不确定性的能力。
2018年,中国将全面开启新高考改革,其核心是大学录取评价方式,也就是贯穿到中小学的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无独有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以MTC(美国顶尖私立高中联盟)主导发起的新的大学录取评价模式(A New Model)也断言将在十年内颠覆“美国高考”。
新高考背后是综合素质评价改革,MTC背后则集聚着美国十多年的创新教育探索,中西教育者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中国教育面对未来如何创新?我们还需要向西方学习什么?
以留美博士王建利和他的开普博雅为代表的教育创新者正在尝试从美国流行的STEAM教育中寻找答案——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 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 Maths(数学)……
“艺”(Art)这种连接的思维在不同历史时代改变了历史
STEAM,一种连接未来的可能
尽管近年来STEAM在中国已形成热点,但其具体内涵依然含混不清。例如在很多学校,所谓STEAM,常常只是作为语数外等学科之外的特色课程,而且也不是数学、物理和化学等“主科”,只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劳动技术等技术类课程。3D打印、儿童编程、电脑绘画等新奇项目常成为热门……
又或者,STEAM仅仅是一种学科整合吗?将不同学科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吗?
在王建利团队的实践中,则更愿意将STEAM教育看作一种“向教育本质迈进”的理念,而不是工具。
事实上,STEAM概念早期仅包含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样的“理工科”,称为STEM,到后来才加入Art(艺)。Art的加入,也让很多人误解,常认为只是在项目中增添更多的艺术或人文元素。
而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了这个“A”,整个STEAM教育才算画龙点睛、有了灵魂。
正如王建利说,“STEAM不仅是启发孩子跨学科学习的意识,更重要是锻炼他们团队合作、彼此沟通等等能力——这些都是未来世界的全球化难题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
Art,并不仅仅是人们常说的“艺术”“审美”“人文”那样简单,其原义正是指事物的连接和融合(put things together, join)。这种“艺”的思想不仅连接着人文和自然科学,而且连接着世界的各种文化和种族,连接着每种文化的现代和传统。总而言之,它连着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人和自己。
古希腊哲人色诺芬曾说:对德性的追求,不是通过抽象的冥想,而是通过对“技艺”的练习,为自己和别人带来实在的福利,同时人的精神在其中也进入一种美好的境界。在曾经古希腊人的思想中,小到制造一张桌子、画一幅画、写一篇文章,大到管理一个国家、战争、外交,乃至探索宇宙的方法和思想,都可以称为“艺”。这也仿佛中国古人说“游于艺”。
中国人对“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中庸》所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人唯有诚心尽意去了解他人、了解事物的性质,而科技,将不仅是造福人类自身,更是“赞天地之化育”,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这样才有“天地人”三才的连接。
这样的思想是否过时了呢?我们是否可能通过STEAM找到一个既植根传统又面向未来的连接之“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