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龙崮河河道景观规划设计
2018-08-03岳丽刘大亮赵学强毛斌
岳丽,刘大亮,赵学强,毛斌
(山东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0 引言
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重,河道生态系统被破坏[1]。河流是城市重要的生活记忆和生态廊道,也是城市重要的活力和形象表征,对城市河道进行生态规划设计有助于提高城市景观建设水平,提升城市魅力。在城市河道治理和开发过程中,对河道护岸和堤防、河岸植被、河道水质等的治理,应推广应用生态治理技术,最大程度改善修复河流生态系统,促进城市河道良性循环[2-4]。龙崮河是莱芜市城市肌理和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龙崮河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恢复,有利于提升莱芜市的城市形象。
各国在河道生态修复和雨水管理方面做了系统、全面的研究[5-6]。国内对城市河道生态修复与治理技术方面研究较多,主要是在河道堤岸、河岸植被和水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实践。田润禾等对地域性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要尊重地域气候环境、保护河道自然形态、利用地域景观材料和传承城市地域文脉[7]。程雪梅等归纳了城市河道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分析了河道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道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8]。贾艾晨通过污染河流河滩研究北方河流的生态修复模式,并进行了试验研究[9]。
龙崮河河道景观规划设计在前期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龙崮河进行生态恢复设计、功能分区及节点设计,以山水画卷的形式展示了绿水青山与人文康体景观相结合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构筑物、景观小品、景观空间的营造展现区域性、生活性、景观性和可持续性的独特景观,将田园风光与城市乡愁相交融的时代画卷,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关系,为莱芜人民营造一个规划完善、布局紧凑、科学便利、优雅宜人、具有人文关怀和精神承载的新龙崮河环境。
1 莱芜市龙崮河区域概况
莱芜市地处山东省中部,交通便利,历史文化悠久。龙崮河项目位于莱城区东北部,规划范围自东沈家庄村、龙崮水库起至孝义河,长约10 km,规划景观面积约130万m2,服务人群主要是当地和中心城区的居民,是莱芜市对外展示的窗口。
1.1 基地现状分析
1.1.1 基地现状
河道上游段(龙崮水库—博莱高速)较为平坦,形态明显,但水量较小,两岸多为白杨(Populus tomentosa)林;河道东侧多为坡地,西侧则以村庄、农田为主,共有5处道路横穿河道。河道中游段(博莱高速—水坝)较为平坦,水量较小,为曲折蜿蜒的较窄的溪流,并具有河流冲击形成的滩涂景观,两岸植被以白杨林、旱柳(Salix matsudana)为主,南端有大片的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等水生植物;两侧现状为农田、村庄;西侧有高压线过境,全段共有5处道路横穿河道,南端有1处拦水坝。河道下游段(龙崮水库-博莱高速)河面较宽,水量充沛,植被以苗圃、白杨林与旱柳为主,以及局部的芦苇、荷花(Nelumbo nucifera)等水生植被;西侧以林地为主,有一处供电站,并有高压线过境,东侧分布有农田、居住区、公园;共1处道路横穿河道,中部有1处拦水坝。河道支流段落差较大,水面宽窄变化,多为较窄的水流,水质较差;河两岸以村庄、农田、林地为主,北部与道路之间高差较大,南部坡度较缓。1.1.2 基地发展分析
(1)劣势 河道位于主城区外围,目前人流量单一;河道支流处水量较小,受周边村庄影响较大,有一定污染;河道两侧植被品种单一;河道蓄水坝陈旧,河道亟待清淤,部分岸堤损坏严重,岸线单一,可达性不强;与多处高压线、高速路、铁路线有交叉,对于景观连续性有一定影响。
(2)优势 在上位规划中占有较佳的位置,可塑性较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使用价值;河道水流不断,水质较好,尤其下游水坝处形成较宽阔的水面,景观基础较好;河道两侧有良好的绿化腹地,两岸生态基础较好,有一定的绿化基础,存在多株形态较好的大树;现状水际线变化丰富,形成了大水面与小溪流、滩涂、湿地等类型多样的、独特的景观风貌,为后期设计提供了良好基础。
1.2 周边现状分析
项目周边用地结构较单一,主要以农田和村庄用地为主,同时有公园及部分企业分布于道路两侧。项目周边的京沪高速、莱芜枢纽立交、青兰高速、滨莱高速同属车流量较大的路段,莱芜枢纽立交、银河大街与山深线、银河大街与凤凰路的交叉口是区域内主要道路交通节点,并有多条乡村道路穿插其中。
2 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2.1 设计依据
(1)《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 201—2015)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6号)
(3)《公园设计规范》(GB 51192—2016)
(4)《莱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5)基址现状资料及我国现行的相关设计法规及规范、标准。
2.2 设计原则
(1)科学系统性原则
河道及河流的形成过程是地球内外力综合作用产生的、复杂的地理系统,包含了众多因素,而每一因素的缺失和变化都会对外部景观的面貌形态产生巨大的影响[10]。因此,河道的景观规划设计要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系统地对河道进行调查和研究,从水位深度、汇水区域、层级高差、水质水量、防涝泄洪等角度,以系统的区域角度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规划[10]。
(2)效益统筹原则
河流的整治包含了防洪防汛、生态保育、水质提升、美化城市等一系列效益的综合提升,在规划设计时要实现多重效益的兼顾,以安全稳定为前提,保证净化水质和生态环境,以优美的环境承载人们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活动,增加岸线活力,提供更多的与环境互动的机会,同时大幅提升滨河沿岸土地的市场价值,带来社会效益[11]。
(3)功能实用性原则
场地的设计再造目的是满足使用者的多重需求[12],河道的景观层面应采用复式设计,结合堤岸、滩涂、水坝等提供多样游憩场所,以人性的尺度安置适合漫步、长跑、骑行、草坪浴、戏水、野营等活动。
(4)生态可持续原则
结合生态学原理,再造自然共生环境,增强景观异质性,创造天然生趣。以稳定的生态群落促进系统循环,维持更新发展,构架起综合的生态廊道,实现可持续的发展[13-14]。
(5)文化保护原则
文化是景观的内在生命力,是地域性景观营造的内涵点,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功能的需要,文化的本质在于维护社会规范,不同的文化功能构成不同的文化布局。
3 莱芜市龙崮河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3.1 设计理念
利用景观双修的设计手法对龙崮河沿线进行生态修复以及传统文化的修补。通过建立穿过基地的生态走廊,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促进雨水的渗透,并创造更多进行户外运动的场所;在河道确立并恢复当地植物群落,保护原生动物群;推进河道的可持续设计和使用;恢复现有河道沿线的水生植物走廊,净化水质,建立湿地栖息地并缓解洪涝灾害。在生态环境修复的基础上重现昔日河畔记忆,重塑乡土特色,尊重基地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河道景观。以“舞动的绿脉,简单的美丽”为主题,以北宋著名画家郭熙的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为灵感来源,以其中山水写意画“可望、可即、可游、可居”的理论为景观脉络,与莱芜特有的山水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打造贯穿龙崮河的四条景观脉络,即蓝脉、绿脉、动脉、文脉,并以此为构架,使山水空间、景观游线与城市肌理有效衔接,展现柳林溪田、山野晴和的田园风光和城市乡愁,成为一幅向莱芜市中心徐徐展开的自然山水画卷。
3.2 设计目标
文化是区分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力量的重要源泉。通过对龙崮河水系及周边环境的全面治理提升,完善片区功能,增强文化内涵,将龙崮河打造成一个体验轻生活自由行的活力空间,融合钢铁文化、山水风光和当地建筑,体现莱芜本土特色,恢复两岸原有记忆,体现田园风光及城市乡愁,将龙崮河打造成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绿色廊道;将现代园林形式及生态园林引入场地,营造一处凸显本土文化的堤岸空间;将水系网络、步道空间、绿化空间和多样水活动空间有机结合,实现场地内生态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生境的营建,实现提升周边区域吸引力的生态水脉;最大限度地结合自然景观和场地及现状,营建连续多样的滨水步行系统和功能多样的景观节点,将龙崮河打造成能唤起儿时记忆的美丽画卷。
3.3 总体布局
龙崮河规划方案在整体生态修复的基础上,空间对外强调标志性和识别性,对内强调使用功能性与舒适性,完善区域内部交通,增设绿道,形成城市滨水慢行系统;结合水体设置亲水活动空间以及文化特色空间,给游人带来休闲娱乐功能的同时提升区域活力,展现莱芜文化,突出周边田园风光,寻找记忆中的乡愁,将田园山水风光画卷展现在游客眼前,如图1所示。
规划以龙崮河及周边风貌为基底,融合生态水脉、植物绿脉、乡土文脉、景观动脉,形成“一底、四脉、五区、多点”的景观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一底为龙崮河及周边风貌;四脉为蓝脉、绿脉、文脉、动脉;五区为特色文化体验区、休闲游憩区、生态湿地科普区、田园生活体验区和郊野休闲娱乐区;多点则为打造与城市功能相呼应且特色鲜明的景观节点,滨水空间与周边用地相互渗透融合,并在局部设置重要节点,提升城市形象,丰富城市景观。
图1 龙崮河河道总平面图
图2 景观结构图
3.4 功能分区
根据龙崮河周边状况和河岸环境,将龙崮河河道景观分为休闲游憩区、特色文化体验区、生态湿地科普区、郊野休闲娱乐区和田园生活体验区五个功能分区,如图3所示。
(1)休闲游憩区
位于城市市区,周边以城市居民区为主,人流密集,利用区域丰富的河道地形及水资源,打造成为供市民休闲游憩的城市游乐区,为整条河道景观的主要景区,此区域内有体现整条河道景观设计主题的主景—鹭舞鸳飞,如图4(a)所示,景点以特色雕塑和大草坪为空间构成元素,主题雕塑是景点的构图中心,灵感来源于白鹭,蓄势待发的白鹭体现莱芜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大草坪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舒适空间,草坪上空栩栩飞舞的风筝结合主题雕塑的寓意共同营造出了鹭舞鸢飞的景观意境,以及景区中的龙崮飞鸿景点,如图4(b)所示,都体现了“舞动的绿脉,简单的美丽”的设计主题。
图3 功能分区图
图4 休闲游憩区主要景观效果图
(2)特色文化体验区
地块靠近城市并且腹地较宽,整合岸线形成曲折富有变化的滨水空间,通过地形起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营造开敞的草坪空间,并设置滨水剧场,为游客提供休闲观景平台。挖掘当地特色历史文化信息,将其融入活动场地、景观构筑物与标志性景观中,成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区域,主要景点有柳林溪田,如图5所示。
(3)生态湿地科普区
作为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区域,设计风格以自然式为主,结合龙崮河现状,在清淤和生态恢复的基础上,通过水生植物的净化、生态岛的设置,打造集生态保护、科普休闲为一体的湿地景观,此区域景观主要有芦荡迷津和雪藕飘香,如图6所示。前者具有生态气息的亲切空间,平坦的地势面对宽阔的水面,视线通透感强,滨水设观景平台,结合疏林,形成林荫空间,给人们提供了充足的游憩场地,并应用艺术化的构筑物形成空间标志性景观。后者利用当地藕池资源,整合景观,以供游客进行观光、游览、品尝、购物、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雪藕观光采摘园”。
图5 柳林溪田效果图
图6 生态湿地科普区主要景观效果图
(4)郊野休闲娱乐区
在龙崮河上游地段,此地段以湿地肌理为主,设计以场所精神为主导,保留现状的肌理,打造生态野趣的湿地景观。规划贯穿休闲慢步道,沿线设置滨水休闲节点,如花溪拾趣就充分利用河道景观、田园景观和乡土文化,使此景区园中有田、田中有园,展现河道的原始风采以及农田、丘陵的自然风光,广场内设置农耕小品进行展示,供游客进行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观光景观,如图7所示。
图7 花溪拾趣效果图
(5)田园生活体验区
为河道滞留段腹地较窄,两侧乡村较多,结合乡土风貌,以乡愁为主线,以乡土气息的小品为灵魂,再现传统田园生活,展示龙崮河本地的淳朴风情,为群众提供田园特色的休闲场所。功能分区的主要景点有岛影古筑、溪涧流瀑,结合地段特色,在河道内设置特色河卵石景观,为游人游览的主要游线,河岸宽敞区域设置农耕用具展示,供游客休闲娱乐及观赏,如图8所示。
3.5 交通设计
龙崮河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设置了市政道路和一级、二级、三级道路系统,处理好交通与城市功能区间的关系,为公共空间的人群活动提供了便利,满足游人需求,如图9所示。其中,市政道路宽为10 m,与城市支路、周边乡村道路相连接,用于通车;一级道路宽为5 m,与慢行系统相结合,最大人流的承载,满足日常管理通行需求;二级道路为3 m水岸路,贯穿沿岸的景点与场地,通过曲线道路局部进出,打破原道路空间过于笔直、生硬的形态,并调整岸线形态,增加空间的情趣,延续亲水感;三级道路宽为1.5~2.5 m,结合周边环境与原有道路,通过路网调整,构筑两岸连续、完整的休闲步行道,增加 不同形式的慢行系统,丰富游览线路。
图8 田园生活体验区主要景观效果图
图9 交通流线图
3.6 景观视线设计
规划综合考虑龙崮河河道同周边主要交通道路的对景关系的需求,设置景观节点,形成视线焦点,同时,沿两岸设置观景点,符合人的观赏视线,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河道景观主要景观视线,如图10所示。
图10 视线分析图
3.7 水系规划
水系规划主要遵循河道与城市、居民和动植物之间相生互生的原则。河道接纳周边城市雨水,利用水塘、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收集雨水、降低雨水径流、增强雨水渗透,有效地行洪排涝;为莱芜居民创造了一种新型高质量公共空间,随河道延伸的滨河走廊,滨水平台,供人横渡河道的踏石,以及可以游玩、戏水的广场,增加了亲水空间和条件;改造后的河道宽窄不一,让河流有多样化的流动形式与流速,为野生动植物群落营造多元化的栖息地。由于河道处于季风性气候,针对丰水期,既要补给水源,还要行洪排涝。保留改造现状11处桥和水坝,同时新增4处桥与水坝,确保及时行洪。结合雨水收集系统,利用水塘、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收集雨水、降低雨水径流、增强雨水渗透。旱季上游以蜿蜒曲折的小溪流或旱溪景观为主;结合水闸设计4处湿地蓄水区域,利用阶梯式多级跌水、湿地水泡等增加蓄水量,同时通过水库、汇水池补水方式,保证下游景区水量,如图11所示。
图11 水系规划图
3.8 种植设计
绿化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在保留、整合现状植被的基础上,突出五个分区各自的种植特色。总体上以落叶树结合常绿树形成绿化基调,并利用景观树种、色叶树种、观果树种体现春花、夏荫、秋叶、冬景的季相变化。乔木林带、护坡植物、近岸植物、湿生植物种植顺应河流走势,形成连续规整的林带色块,与周边各用地充分融合,与景观规划相呼应,形成一条层次丰富、立体感强的绿色生态廊道。
(1)苗木选择原则
以体现莱芜地域特色的植物为主;选择抗性好的树种,对于特殊地段选用抗风性好、耐阴的植物,易于养护管理,且适应河道格局影响下的微气候;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彩叶等观赏植物相结合,植物搭配丰富。
(2)苗木种植比例
落叶树与常绿树之比为3∶2。其中落叶树分为彩叶类、花灌木、观果类和普通落叶类,满足不同功能区的观赏需求。常绿类植物分为了针叶类和阔叶类,进一步丰富了常绿景观。
(3)种植分区规划
①特色文化体验区 种植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国槐(Sophora japonic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等,凸显文化氛围,增强互动性。
②休闲游憩区 以大叶女贞(Ligustrum compactum)、日本晚樱(Cerasus serrulata)、香花槐(Robinia pseudoacacia cv.idaho)、樱桃 (Cerasus pseudocerasus)、桃(Amygdalus persica)等树种为主,体现当地的生物性。
③生态湿地科普区 睡莲(Nymphaea tetragona)、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香蒲(Typha orientalis)、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和水葱(Scirpus validus),既能满足科普的功能,又能体现多样性,并增强互动性。
④田园生活体验区 为营造丛林幽静的氛围,种植千头椿(Ailanthus altissima‘Qiantou’)、泡桐(Paulownia fortunei)、白皮松(Pinus bungeana)、黄栌(Cotinus coggygria)、枣(Ziziphus jujuba)等。
⑤郊野观光游览区 杨树、白蜡、大叶女贞、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油菜花(Brassica campestris),营造开阔的疏林空间。
4 结语
莱芜市龙崮河河道景观设计从人本角度出发,遵循生态、自然、科学、适宜的设计原则,打造了绿色健康与人文关怀并重的自然生境,以龙崮河场地现有风貌为基础,通过蓝脉、绿脉、动脉和文脉四条景观脉络,采用因地制宜、随形就势的设计手法,创造灵活的空间结构,营造宜人的舒适环境,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改善、修复河道生态系统,落实民生政策,将龙崮河营造成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绿色廊道生态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