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港口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措施

2018-08-03李汉利广州港南沙港务有限公司

消防界(电子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港口事故作业

■ 李汉利 广州港南沙港务有限公司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更是企业永久的支柱,安全工作是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头等重要的工作,重视和抓好安全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一项科学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不可毕其功于一役,只有注重过程的持续控制,抓好每一个环节,落实好每一项措施,深入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安全稳定的生产局面才能够实现。一个企业,生产不安全,不仅经济效益谈不上,而且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企业乃至社会的安全。同样港口安全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港口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到港口建设的和谐稳定发展。港口生产中由于安全管理不善而引起的各类安全事故,以及由此造成的各种损失及人员的伤亡,势必制约港口效益的持续增长,也在港口作业人员的内心上埋下了恐怖的阴影,在心灵深处留下巨大的创伤。因此,实事求是地弄清港口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科学地提出对策措施是港口安全管理迫切的任务和现实要求。

一、当前港口安全管理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港口是从事货物装卸、堆存的场所,港口生产是多工种、多环节的联合作业,作业点多、作业线长、作业较为分散、具有高度连续性及复杂性、且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的生产环境。另外,目前港口生产已经发展成为机械化程度高、分工细密的大机器生产,货物繁多,装卸过程错综复杂等因素,致使港口生产中潜在着比一般行业更大的危险性和不安前相应的体制建设、法规完善、管理队伍等方面的影响制约其管理效果。建立完善的港口安全管理机制,全因素,人、机械设备及货物的频繁接触,客观地反映出其作业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

(一)港口安全管理在当切实履行起安全管理职能,是港口安全管理急需解决的任务。部分港口为了降低工资成本而精简或删减机构,减少人员编制,从而导致体制设置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安全管理职责模糊,对港口企业的安全在管什么、怎样管的问题上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和界定,因此,港口安全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多头管理在工作上的不协调,干扰港口正常的生产秩序,给港口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增加难度和压力,也给港口企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三)港口专业安全管理人才较为缺乏。专业安全管理人才决定了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安全管理模式、目标和方法均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管理模式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适应于新的安全管理机制。让不懂安全管理的人员从事安全监管工作,将会黑白不分,逆行倒置,势必造成严重的后果。

(四)港口安全管理法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或者是制度完善的步伐滞后于工艺的更新改进。安全管理法规是安全管理部门行使安全管理职责的依据,也是港口作业人员的行为标准和作业指南。近几年,我国在安全管理立法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对于各类货物装卸作业规范缺乏统一的作业标准,安全管理法规和制度缺位较多,缺乏事前的分析和预防,而是等到事情发生后再“亡羊补牢”。法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无法可依,安全生产无章可循,事故的隐患和风险无时不在。

(五)我国港口建设正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星星点点遍布沿海及内河沿线的各式各样码头的建设和快速运营,安全管理压力骤然增加,而在船舶大型化的驱使下,也促使码头在技术上的自动化与专业化、管理上的精细化与规范化等方面国家重视,从而也使安全管理要求水涨船高,再加上风灾、雨雾、寒暑等客观存在的不良自然条件对港口生产和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尤其是因风害造成码头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事故并不鲜见。

(六)一些港口企业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够重视,培训目的不明确,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讲形式、走过场,形式和内容脱离实际,质量不高,简单的将安全教育培训作为应付劳动安全部门检查的一个手段,没有在真正确保员工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上下真功夫,不细致、不全面、不扎实,没有做到应学尽学,没有注重应知应会和学以致用,致使部分员工虽然参加过教育培训,也顺利通过考试,却仍然不能适应岗位安全需要,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缺乏,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定的现象时有发生。

(七)对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落实不具体、不彻底,蜻蜓点水,草草收兵,体现不出前车之鉴的教育成效。事故处理按照“四不放过”进行,是为了预防以后事故的再发生。如果事故处理走过场,轻描淡写,尤其是事故原因没有分析清楚,就谈不上事故预防了。平时要注意抓事故苗头,小题大做,达到抓小防大,防微杜渐的功效。

(八)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无法与生产发展需求相匹配,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强,官僚色彩较浓,层层相欺,把自己的错误强压于别人,遇到问题不是实事求是的分析查找原因,而是不分青红皂白的责怨,使员工自尊受挫,导致员工情绪不稳定,作业时思想杂念多,精神分散,不知不觉中的安全问题自然产生,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毕竟人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保障安全生产最为关键的因素。首先,加大力度提倡并促成“从我做起,确保安全”的安全氛围,“安全无小事,事事都关己”。其次,安全管理重在执行,这需要港口企业各级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重视安全并身先士卒地落实好各自的主体责任。

(九)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多样化,码头在股资模式和劳务用工方面,装卸劳务部分或全部外包,企业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在文化水平、操作技能、安全防护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千差万别,对确保人员按要求上岗管理增加难度。

二、港口安全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一)正确理解我国安全生产方针

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对于此方针真正内涵的理解,只要看过如下古今事例即可明白:

一是战国时的魏文侯问名医扁鹊说:“听说你有兄弟三人,都在行医,那么你们当中,谁的医术最为高明呢?”扁鹊回答说:“其实我的大哥最为高明,他目光犀利,一眼就可以看出得病的征兆,可以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先把他治愈,所以他的名声并没有外传,只有我们自家人知道;二哥次之,他为人治病,可以把刚刚开始发作的小毛病治好,所以他的名声也只在家乡流传,没有传播到太远的地方;我其实是最差的,我治病的时候,一定要等到病入血脉的时候才能诊断得出,所以要使用猛药,大动干戈,结果反而名声远播了。”魏文候听了,深有感悟。

二是“曲突徙薪”故事,即古时候有一人家在灶上砌了一个直直的烟囱,靠近烟囱的地方还堆积着很多柴草。一位客人看到这个情况认为很危险,建议应该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柴草搬远一点,否则容易失火。但主人不以为是。过不多久,他们家果然失火,邻居纷纷来帮忙,总算把火给扑灭了。这家人为此大摆宴席,答谢邻居。凡是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都被奉为上座。但那个劝他采取防火措施的客人却没有被请来。其实,如果主人听从客人的劝告,就不会有火灾,也就根本不用破费请客了。

三是重庆开县曾经发生两次井喷事件后果对比。2003年12月23日井喷:中毒死亡,243人;疏散人数,6.5万人;牲畜,大量死亡;责任者受惩处。2006年3月29日井喷:中毒死亡,无;疏散人数,0.7万人;牲畜,较少;责任者受表扬。先后两次井喷事件后果差别之大,其原因主要有:①2003年群众没有通信电话,信息不畅。2006年40%以上的村民都装上了有线电话,信息畅通。②2003年通往村庄的路都是土路、小路,不通汽车。2006年修路、通车,交通方便了。③2003年没有预案,政府与企业不沟通,政府反应迟缓,应对无序。2006年有应急预案,企业与政府事先沟通,政府反应迅速,应对得力。④2003年没有预设避险场所。2006年事故发生后,开县政府组织80辆大型客车疏散转移群众,设置了5个场所安置群众,每个场所都配有膳食、住宿、医疗以及相应的治保队伍,以保障群众基本的生活需求与设施。⑤2006年各部门密切协作。卫生局组织医务人员参与处置工作;市环保局、气象局组织人员,对环境、水质、空气进行监测;有关部门同时对开县其他安全工作进行了全方位部署。

以上故事和案例非常明了地提醒我们“预防为主”安全在事故防控方面的重要作用:安全隐患是所有事故发生的根源,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就是防控安全事故的特效药,所谓事前控制胜过事中控制,事中控制又好过事后控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当前有为数不少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始终未能体会和理解其实质的内涵及其意义,并在实际的安全工作中表露出重视口号而缺少实际行动、追求形式而不理效果等行举,非得等到真正发生重大事故、遭受惨重损失后才悔之莫及并拼命补救。

(二)健全港口管理规制和理顺管理机制

1.规范健全港口行政管理体制,梳理完善安全管理构架及其制度管理体系,成立并发挥港口行业协会的交流研讨机制,保证依法、有序、有效地履行港口安全管理职能。

2.加强海事等口岸部门、消防、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港口企业或港口经营人的沟通协调。提高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加强港口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及人才的培养,由于港口行业涉及到工程建设、机械设备配置、信息技术应用、多工种同步开展作业、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技能素质参差不齐等范畴及状况,且港口生产作业还存在面广、点多、人杂、作业环境动态变化频繁等特点。因此,港口安全管理更需一批具有安全管理经验、熟悉生产工艺流程、掌握安全技术知识等各类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到安全管理队伍中,充分地发挥其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特长。除此之外,还需通过港口企业自行组织、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安排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关于安全法制更新、标准规范升级、管理手法交流等方面的培训,程序提高并巩固港口安全管理队伍及其成员的安全素质能力,确保应有的安全管理质量及其良好效果。

4.健全港口安全管理法规建设并及时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港口实际,建立和完善港口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其安全管理工作的准绳,是行为规则,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缺漏或不完善,则发生安全事故和收到严厉处理都是必然的。

5.对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资质实行审核准入制度,对港口危险作业从业人员、安全技术人员的资质进行考核、管理。

6.切实做好港口安全管理的培训工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员工的知识结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工作经历、安全技能等方面的因素,拟定培训的方法和内容。

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归纳起来,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害的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缺陷四个方面。而其中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占绝大绝大多数。2001~2006年间,我国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近62万宗,事故死亡人数近80万人。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的安全生产事故中有90%是与人的违章作业、冒险作业等不安全行为有关,企业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与其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欠缺等个人的安全素质问题有着直接的联系。

7.安全规章制度要落实到实处。企业有些领导没有从思想上真正看到安全规章制度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保障作用,有的单位制度建立了很多,面面俱到,洋洋洒洒,但执行起来大打折扣,一些领导对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忘掉”,对事故的“四不放过”落实不具体、不彻底,蜻蜓点水,草草收兵,体现不出前车之鉴的教育成效。如果事故处理走过场,轻描淡写,尤其是事故原因没有分析清楚,就谈不上事故预防了。平时要注意抓事故苗头,小题大做,达到抓小防大,防微杜渐的功效。

8.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营造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港口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对此,可针对港口现场作业团队和后勤岗位的工作特点及其性质,收集编写了一些关于安全生产、交通安全、火灾防范、服务效率、团队精神及节能降耗等方面的标语,然后将之与各机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及有关岗位相应的安全职责等一并在候工会议室内悬挂出来,同时也结合不同时段的特点编定出相应的宣传栏目。这种做法既可增添其的文化学习氛围并且美化环境,又能使作业人员在日常中能从中受到感染及引导,最终起到学习、警示与规范的作用,最终提高全员安全意和自我保护意识,促使港口企业安全管理实现并维持长治久安的良好局势。

安全中蘊藏着许多哲学问题,盈育着无限的诗情画意。注重安全,珍惜生命,才会感到安全的永恒、生命的意义,领悟到人间特有的和谐美与真诚感。让我们一起心系安全,品味安宁,让安全永远与我们同行。

猜你喜欢

港口事故作业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学中文
快来写作业
港口上的笑脸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惠东港口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