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风险防范对策

2018-08-03杨成青海油田消防支队

消防界(电子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石油气防静电液化气

■ 杨成 青海油田消防支队

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液化石油气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由于它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压等特点,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易引发泄露,一旦发生液化石油气泄露,往往具有复杂性、突发性和危险性,处置难度大。

一、液化石油气泄漏的特点

(一)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处置要求高,难度大

液化石油气的储运都是带压的,一旦容器发生泄漏,即会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以喷射泄漏,体积迅速扩大,出现大面积泄漏危险区。泄漏的量与漏点大小及压力等因素有关,采取堵漏、引火点燃、输转等措施时,需要事发单位技术人员协同配合实施。

(二)易发生燃烧爆炸

液化石油气泄漏后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其遇高温、明火极易引起燃烧爆炸。爆炸速度可达2000—3000m/s。液化石油气气体流量大时,其燃烧火焰高度可达十几米,并发出啸叫声。

(三)易沉降积累

泄漏后的液化石油气,易积聚于地表及下水道、沟渠、厂房死角等处,有潜在的爆炸危险。泄漏气体会沿地面在风力作用下向外或地势低洼处扩散,遇着火源会引起回燃。

二、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风险分析

(一)各项行动中的风险识别

1.力量调集:受理报警时,接警员接警不清、对泄漏容器种类、泄漏部位和扩散量等情况,造成力量调集时,第一出动力量不足。

2.侦察检测:侦察人员遇突发情况(如泄漏现场风向改变、闪爆、坍塌)极易对侦查人员造成液化气中毒、冻伤等伤害。

3.排除险情:液化气泄漏现场没有落实防静电措施;进入现场人员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排险人员穿着非防静电衣物、鞋子;没有使用无火花工具;用强直流水柱冲击容器及泄漏液化气,产生静电伤及救援人员;关阀断料、堵漏过程中,泄漏的液化气将抢险人员冻伤。

(二)各类风险的分类

液化气泄漏排险过程中的风险主要分为:

1.没有很好的清除着火源(强、弱电源,静电,非防爆设备,非防爆工具等),现场发生液化气闪爆起火,造成灾害扩大,发生抢险救援人员伤亡。

2.液化气有毒,排险人员没有正确的防护措施,吸入液化气后,轻者可能造成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重者会出现昏迷麻醉状态及意识丧失,甚至窒息。

3.液化气泄漏时会由液态变至气态,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热,救援人员在侦察、堵漏过程中操作不当或防护不到位时会发生冻伤事故。

三、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程序和方法

处置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的总要求是:消除风险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控制事故扩大和蔓延,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防止燃烧和爆炸、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更大的经济损失。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应确保救援人员安全情况下,组织实施,安全措施与处置方法,要有针对性、科学性,主要把握以下方面。

(一)确定“疏散救人,划定区域,有序处置,确保安全”的战术指导思想;

(二)禁止无关设备和人员进入救援现场,禁带火种,控制、消除一切可能引发爆炸的危险源;

(三)正确选择行车路线、进攻方向和部署参战力量,做好安全防护和行动掩护;

(四)充分利用固定设施和采取工艺措施进行处置;

(五)处置行动中要派出多个安全监查员,严密监视险情,一旦发现危险征兆,应立即发出撤离信号组织现场人员立即紧急避险;

(六)全面排查,彻底清理,消除隐患,做好移交。

四、泄漏处置过程中的风险消减措施

(一)人员防护

1.进入事故区域的救援人员必须佩戴有效的呼吸保护器具,穿着防化服、防静电服和无钉鞋;

2.深入现场内部实施侦检、关阀堵漏等任务的救援人员,必须穿着内置式重型防化服。

3.现场其他救援人员需着战斗服、无钉鞋,空气呼吸器,并做好防冻措施。

(二)操作防护

1.清除着火源:切断警戒区域内的电源,禁止明火,停止高热设备的运行,落实防静电措施。救援人员严禁携带、使用防爆通讯、照明设备,严禁穿着不防静电的衣物和鞋,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

2.稀释防爆:在泄漏处设置水幕,并利用开花水枪喷射雾状水或进行稀释、防爆、降毒。在储罐区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启动固定水喷淋系统进行稀释。禁止用强直流水柱直接冲击容器及泄漏物,以防产生静电引起爆炸。对于聚集于密闭空间的泄漏气体,可打开门窗或地沟盖板,通过自然通风吹散,或利用防爆送风机进行强制驱散。

3.关阀断源:泄漏点处在阀门下游且阀门尚未损坏时,可采取关闭阀门、断绝物料源的措施制止泄漏。关阀时,应对排险人员采取防冻措施后在开花或喷雾水流的掩护下进行。

4.器具堵漏:无法利用关阀控制泄漏时,可利用器具采取堵漏措施,堵漏时应对排险人员采取防冻措施后在开花或喷雾水流的掩护下进行。

液化石油气泄漏部位及堵漏方法:

缝隙使用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堵漏夹具、金属堵漏锥堵漏;

孔洞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粘贴式堵漏密封胶(适用于高压)、金属堵漏锥堵漏;

管道砂眼使用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

阀门使用阀门堵漏工具组、注入式堵漏胶、堵漏夹具堵漏;

法兰使用专用法兰夹具、注入式堵漏胶堵漏。

5.倒罐输转:储罐等容器发生泄漏,不能有效堵漏时,可由事发单位的熟悉设备、工艺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倒罐输转措施。倒罐输转作业过程中必须用水枪进行掩护,管线、设备必须做好良好接地。

6.点火引燃:采取点火引燃应具备安全条件和严密的防范措施,谨慎进行。

五、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行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科学部署阵地

1.现场指挥部应设置在便于观察、联络、指挥的安全区域;

2.消防车要选择上风方向的入口、通道进入现场,停靠在上风方向的适当位置;

3.进入警戒区的车辆排气管必须戴火星熄灭器;

(二)加强行动安全

1.进入危险区的人员一定要防护充分,并使用喷雾水枪进行掩护;

2.作业组中如有1人佩戴的呼吸器因气量不足而报警,则全组人员必须协同撤出,待调派作业组或更换气瓶后再次进入;

3.严禁作业人员在泄漏区域的下水道或地下空间的顶部、槽罐两端和焊接点等处滞留,以防爆炸冲击造成伤害;

4.雷电天气时,应慎重采取行动。

(三)实施全程动态监测,做好应急准备

1.事故处理中设置安全观察点,每个点配备1—2人,采取人员观察和仪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全过程侦察和监测;

2.一旦现场气体浓度接近爆炸浓度极限,险情加剧,一线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紧急避险命令;

3.泄漏处置过程中,调集一定数量的消防车载泄漏区域附近集合待命,一旦发生爆炸燃烧,立即出动,控制灾情。

(四)保持不间断供水

1.保持不间断供水是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的关键。指挥员应牢固树立供水意识,合理组织供水;

2.后方保障人员要科学策划供水方式,保证持续、充足的现场供水。

猜你喜欢

石油气防静电液化气
一种抗静电抗爆塑料管道
液化气脱硫塔的设计与强化
加强对瓶装液化石油气加臭剂的安全监管
液化石油气气瓶先燃后爆的模拟分析
液化气催化氧化脱硫醇的新一代催化剂
液化气需求暴增背后的博弈
液化石油气储罐失效分析与预防
静电防护技术在宇航电子产品电装过程中的防静电研究
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透明釉及其瓷砖的制备方法
防静电服有效性控制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