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太医学考严苛
2018-08-03赵阳
○赵阳
据《清史稿·职官志》,太医院的人事编制是,由管理院事王大臣统领院务,置院使1人,左右院判各1人,其属下有御医13人,吏目26人,医士20人,医生30人。
太医院中院使的职位,由左院判来升补,左院判由右院判转补,右院判则由御医升补。御医、吏目、医士等官,先要由各省选举精通医理的人上报太医院,再由太医院来选拔。
太医院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乾隆二年(1737年),设有教习厅,在御医、吏目内,择品学兼优者各二人讲课,并批阅医士以下月课,并准太医院医官子弟保送教习厅学习;同治五年(1866年),改教习厅为医学馆,院内派教习(老师)三人,收掌三人,仅令医士、恩粮、肄业生朔、望日(即每月初一、十五)各写论文一篇,教习批阅。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新医学馆。以院使、院判为管学,派司宫二人为教习,设监学、庶务、稽察、书记各一人。学习以四年为期。
清代地方虽也开办医学,规定考试制度,规模较小。府设正科,州设典科,县设训科,名额各为一人,且俱未入流。雍正元年(1723年)题准,命各省巡抚,详加考试所属医生,对精通《内经注释》《本草纲目》《伤寒论》者,题请作为医学官教习,每省一人,准其食俸三年。如果工作勤谨,品德正派,即调入太医院,授为御医,其遗缺在本省习医者内拣送补授。非太医院培养者、征召自民间者,往往亦因师从于高手而具一定水平。不仅可从皇帝朱谕中“素号名医”“名医伎俩”等语中看出,在皇帝征荐名医的谕示中,亦有证明。
如雍正皇帝为征荐地方名医,曾亲笔谕示各省督抚大员:“可留心访问有内外科好医生与深透修养之人……倘遇缘访得时,必委曲开道,令其乐从方好。不可迫之以势,原赠以安其家。一面奏闻,一面着人伏侍送至京城,朕有用处。竭力代朕访求之,不必存疑难之怀;便荐送非人,朕亦不怪也。朕自有试用之道。如闻有他省之人,可速将姓名来历密奏以闻,朕再传谕该督抚访查。不可视为具文从事,以留神博闻广访,以副朕意,慎密为之。”
这个朱谕,雍正皇帝亲笔写了八道,可见心情之急切。
为了遴选出合格的医师,太医院遵循严格的考试制度。同治五年(1866年),拟具考试章程。凡太医院肄业生,由太医院院使每年分四季考试,从《内经》《难经》《脉经》《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等教材及各科方书内出题。每三年,由礼部堂官来院考试,取中者曰医士(相当于住院医师),不取者仍照常肄业,以待再考。每逢寅、申年,院使、院判,会同礼部堂官,除御医免考外,所有吏目以下各成员一律会考。
考试成绩由院使封送礼部覆勘后,至太医院拆封咨行吏、礼部注册。如遇有应升的官缺出,递知吏部查核,由院使奏明咨补。凡考试成绩列一、二等者,如无过犯,按名次递补;列入三等者仍任原职,暂停升转;四等者罚停会试一次;不列等者革职留院效力,下届仍准入考。
清代太医院对考试的细则,也有严格规定:题目字句不得错落;誊写不得以行、草;涂抹不得至百字;不得越幅曳白、油墨污染;限日落交卷,尚未答完试卷者,印盖卷面不录。
考试合格只是成为御医的第一步。最终御医的选拔是要从太医院内医术精湛、品行端正的医士以上人员中层层筛选。在进宫之前,需在太医院供职六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才能参加会考,会考是升迁的重要凭据。
宫廷医生之难当、之严苛,又较民间医师更甚。成为御医至少需要十年苦功的说法,的确不是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