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8-08-03王伟
王伟
眼外伤是由于外界的撞击等致伤,严重的甚至需要进行眼球摘除,而眼球摘除对患者的眼部功能、生活质量等造成严重影响,患者临床常表现焦虑、抑郁、低落、暴躁等不良情绪,对临床治疗工作以及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影响[1]。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眼外伤致眼球摘除的患者8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组资料整理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眼外伤致眼球摘除的患者8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心理护理干预开展前后分成两组,开展前组和开展后组。开展前组收治患者42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7.89±4.28)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20例。开展后组收治患者45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8.19±4.76)岁;男性患者23例,女性22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接受积极的治疗,心理活动开展前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做好患者的用药治疗、饮食指导、住院环境护理等。开展后组患者在以上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
首先科室组建心理护理小组,由专业心理医生、科室副主任、护士长等组成,主要针对临床眼外伤导致眼球摘除以往病例进行全面收集,针对其心理问题进行提出并讨论,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积极与患者接触,给予患者尽可能多的帮助,掌握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针对焦虑的患者与其积极交流,通过交谈了解患者所焦虑的问题,如日后的视力情况,对生活、外观的影响等多方面问题;特别针对年轻的患者,可能是整个家庭的顶梁柱,患者一旦受伤后,对治疗的费用、治疗效果、日后的生活等致使患者焦虑情况严重;针对患者以上情况,可采用宣泄法、升华法疏导其及焦虑情绪;同时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治疗情况等有深入的认知,可以正视疾病。针对情绪较为孤僻的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心,积极与其家属沟通,通过家人的鼓励、支持,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关系,缓解心理不良情况,积极配合治疗。面对心理情况暴躁的患者,应通过对家属的询问对患者的日常情况,以及疾病影响的重点掌握,针对其在意的关注点而进行突破,与患者积极沟通,情绪激动对病情的治疗没有好处,更容易造成一些并发症的发生,面对面交流,对患者担心的情况进行解答,护理人员可列举积极阳光患者的生活状态给予患者希望,并利用亲情等感化患者。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心理评分变化情况。
1.4 判定标准
患者心理情绪变化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共30个因子,满分80分,50分以上即为有焦虑、抑郁状态,分数越高情况越严重[2]。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接受护理前心理状况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开展后组SDS为(43.28±5.63)分、SAS为(44.53±5.27)分,开展前组SDS为(51.23±5.21)分、SAS为(50.73±4.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几年由于交通、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造成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而眼外伤造成眼球摘除的发生率也较高。眼球摘除对患者的生活、学习、外观等都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心理情绪波动大,常给予表现焦虑、抑郁、暴躁、孤僻等,严重的甚至对患者的人格扭曲、家庭破裂[3-4]。常规的临床优质护理的开展主要围绕患者的治疗,其目标在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预后等,缺乏对患者心理情绪的护理。
本次研究在临床优质户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首先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基本资料等全面收集,针对患者心理情绪的不同进而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协助患者如何正视病情,积极对待生活;对于情绪低落、孤僻的患者,心理护理应多给予患者鼓励,并传输健康的生活状态,对生活进行美好的描述,并举出成功的义眼安装患者的事例鼓励患者,重燃患者对生活的激情;使患者的责任感加强,继而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生活质量[5]。对于心理情绪暴躁的患者应通过各种手段使患者保持理性的情绪,在患者保持理性的状态下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这样患者才能更好的理解;脾气暴躁的患者多数因为一时无法接受眼睛残疾的情况,缺少心理痛苦的发泄途径,对其情绪不能一直进行控制,其良好的情绪发泄是更好的处理方式[6]。同时加强与患者家属的积极沟通,应多给予患者家庭鼓励,通过与患者的积极互动,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抒发不良情绪[7-8]。
本文研究结果充分说明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对疏导患者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表1 开展前后两组心理状况变化评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