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搏定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8-03苏运安潘忠义

关键词:复律室上性阵发性

苏运安,潘忠义,胡 勇

(苏州明基医院急诊科,江苏 苏州 21510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心血管科和急诊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属于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中的一种,不同性别与年龄均可发生,临床症状为心动过速发作突然开始和停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患者常表现出心率增快、节奏规则,多汗、出汗、呼吸困难,胸闷、胸内有强烈的心跳感或心悸,持续时间长者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循环障碍,引发晕厥、心绞痛、头昏甚至是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因此,发病期间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策,尽快恢复患者窦性心律尤为关键。异搏定与胺碘酮为临床应用率较高的两种转复药物,笔者为探讨异搏定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对本院收治的8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与WHO室性心律失常心动过速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且均经超声心电图检查确诊,发作时心率为155~205次/s;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及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8~82岁,平均(71.43±6.27)岁,原发病:7例高脂血症,11例冠心病,6例高血压心脏病,9例糖尿病,7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6~85岁,平均(72.61±7.49)岁,原发病:7例高脂血症,12例冠心病,6例高血压心脏病,9例糖尿病,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等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时均给予常规心电监护,对照组患者给予10 mg异搏定(维拉帕米)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20 mL静脉注射10 min,未能转复者于10 min后加用5 mg异搏定针剂;研究组给予150 mg胺碘酮(可达龙)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未能转复者于15 min后再次依照上述方案加用1次。两组在治疗期间,若患者复律或是发现不良反应事件需立即停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的复律时间,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用药1次后患者心率恢复正常,且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较为明显;有效:治疗1 h内患者心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缓解;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SPSS 21.0软件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以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以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比较两组复律时间

研究组复律时间是(9.75±4.21)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86±6.13)min,两组间比较(t=2.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n(%)]

表2 比较两组不良发应情况 [n(%)]

3 讨 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指起源于房室或心房交界处的心动过速,多由折返导致,有少部分患者因触发活动及自律性增加而导致,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低血钾症、心力衰竭、缺氧血症、心肌梗死、预激综合征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毒性反应,患者伴或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因过度疲劳、饮酒、吸烟或情绪激动引发,甚至是无任何病因[4-5]。临床治疗过程中可采取同步直流电、刺激迷走神经、射频消融、药物转复等方式,但若治疗条件有限,药物转复为治疗首选方法。

异搏定为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属于钙拮抗剂,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房室结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传导速度,消除房室结折返;同时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肌供氧。但该药物对心脏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治疗过程中常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胺碘酮也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属于轻度非竞争性α与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可抑制钠离子内流,缓解传导速度,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延长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及动作电位,消除折返激动,扩张冠状动脉,使血流量增加,进而改善患者心肌供氧,且对患者左心室功能无明显抑制作用[5]。

本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律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异搏定与胺碘酮都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与异搏定相比,胺碘酮效果更显著,复律时间更短,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

猜你喜欢

复律室上性阵发性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心脏超声血流参数对肥厚型心脏结构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律成功的预测价值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同型半胱氨酸、脑钠肽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的临床分析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473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心脏康复护理对阵发性室上速消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分析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方案及疗效评
心房纤颤乙胺碘呋酮复律38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