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辉模式”的魅力
2018-08-03毛建华吕志云
本刊记者 毛建华 特约记者 吕志云 |文
“金辉模式”就是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在青藏高原欠发达地区、多民族地区和生态脆弱区,探索出的资源节约利用、环境有效保护、企地和谐发展的“一二三五十”新模式。
6月上旬,北京的气温高达38度,记者前往青海省海西州进行采访,一下飞机,虽然是个艳阳天,但仍感到有点冻人。与其说这次来采访,倒不如说是看望老朋友更合适。这位老朋友就是都兰金辉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辉矿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启元,他是去年首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十大年度经济人物获得者之一,该活动由本刊举办,所以对他及企业都很熟悉,这是一家国家级绿色矿业示范区核心企业。
“绿色矿业联盟”发起者
见到老朋友彼此就有说不完的话。当然,聊得最多的还是绿色矿山建设话题。张启元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辉矿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青海省国土厅和地矿局“绿色勘查开发”的具体安排,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积极调整矿山开发思路,转变观念、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在发展绿色矿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张启元说,如果没有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人类文明。但由于人们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多处显现。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青海是资源大省,更是生态大省。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青海考察时作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的重要指示,给企业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不是远离矿产资源,而是在矿业开发过程中,要用更加严格的绿色发展措施来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金辉矿业作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战略联盟”的发起单位,在发展绿色矿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青藏高原的绿色矿业发展新模式
记者在之前就了解到,金辉矿业位于青海省都兰县五龙沟,矿区地处茫茫戈壁、柴达木盆地南缘、昆仑山腹地,这里常年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沙尘暴肆虐、属于高原荒漠区。该企业是青海省地矿局组建的国有股份制矿山企业,被原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勘查开发一体化”的示范性企业。经过10多年的砥砺奋进,现已成为青海省黄金生产的龙头企业,是县、州、省三级“绿色矿山”,是国家级绿色矿业示范区核心企业。在实践中总结出了“青藏高原绿色矿业发展新模式”。该模式在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呈报给省政府的专报中,被确定为“金辉模式”,得到了省政府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金辉模式”的基本内涵
“金辉模式”就是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在青藏高原欠发达地区、多民族地区和生态脆弱区,探索出的资源节约利用、环境有效保护、企地和谐发展的“一二三五十”新模式。
“一”就是以“勘查开发一体化”为一个基础;“二”就是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为两个根本遵循;“三”就是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地和谐型”为三个标准;“五”就是以“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矿区社区和谐化”为五个特点;“十”就是以“绿色矿山为先导、平安矿山为保障、法治矿山为底线、创新矿山为驱动、数字矿山为手段、科技矿山为引领、开放矿山为途径、效益矿山为支撑、人文矿山为底蕴、和谐矿山为目标”的“十型矿山”建设为十个抓手。
“金辉模式”让企业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种模式是可复制的、可推广的。企业应邀在“国际矿业大会”等多个会议上做了“金辉模式”的经验介绍,并参与了中矿联“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的制定。
守护绿色矿业的“金辉模式”
任何模式的发展,都有自己一套做法,“金辉模式”一样不例外。张启元介绍,“金辉模式”的做法是:第一,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因地制宜种草植树,打造了“花园式矿山”;矿区道路全部硬化,建设轨道运输系统,减少了粉尘污染;对采矿废渣进行利用和复垦;全面实现了矿区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生活区一律采用太阳能设施,做到节能低碳;总结出了科学的尾矿库管理模式,每年节约尾矿库建设和运行费用2000余万元;矿区全面使用无毒提金剂,实现了“无氰矿山”。
第二,在资源节约利用方面。采取金辉特色的“精准圈矿”方式及新型采矿工艺,提高了回采率、降低了贫化率;大力开展选矿工艺研究,浮选回收率由期初的65%提高至81%。
第三,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开展“全员促创新”活动,获得奖励的创新项目达275项,创造经济效益达9000余万元;培养了3名省级学科带头人,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奖项和专利;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展了生物预氧化试验,回收率达97%;西北唯一一所金矿资源应用性研究机构——“青海省金矿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立在金辉矿业,先后荣获“青海省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
第四,在矿区社区和谐方面。主动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共筹集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攻坚,打造“高原第一村”,实现了两个贫困村的整体脱贫摘帽。
在记者问到通过“金辉模式”运作,企业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张启元说,达到的主要效果:一是成为资源高效利用的示范。绿色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地勘人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矿产资源,我们不仅是矿产资源的发现者、先行者,而且是绿色矿业的开发者、保护者和建设者;二是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绿色发展极大地减轻了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在青海高原的不毛之地形成了1000余亩的绿化面积,使矿区成为了昆仑山腹地、荒漠戈壁滩上的一片绿洲;通过节能降耗、低碳环保、循环节约,“零污染、零排放”,赢得了地方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信任和认可。使金辉矿业在2017年国家环保大督查期间,成为当地唯一一家没有被停产整顿的矿山企业;三是成为科技创新的示范。绿色发展极大地激发了矿山企业的创新能力。近年来,金辉矿业利润的80%以上来自创新和绿色措施。为当地创造了近20亿元的工业产值和近3亿元的利税,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现已成为全省矿山企业利税大户之一;四是成为民族团结的示范。绿色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周边的民族团结,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近年来,在金辉矿业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当地农牧民群众的任何干扰。
观念的转变是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
无论什么事情,只要经历过就会有感慨、有体会。张启元对发展绿色矿业也深有体会。他说,第一,思想观念的转变是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矿业开发者一定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才能使绿色发展成为我们的行动自觉,才能使矿业开发不再是“破坏环境”的代名词,而是美化环境、再造环境的有益活动;第二,绿色发展是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是越挖越少的。提高资源的综合、高效、循环和节约利用水平,实现资源的“吃干榨净”,是绿色矿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绿色。不搞绿色发展,矿业开发是没有出路的;第三,科技创新是绿色发展的根本驱动。矿山企业只有依靠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矿业的绿色转型升级。通过公司的实践证明,绿色发展在短期内虽然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但从长远来看,一定会带来经济效益;第四,企地和谐是营造外部环境的关键。“尊重群众意愿”,坚持企地共建、利益共享、共谋发展的办矿理念,实现“办矿一处,造福一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当地农牧民群众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才能为矿业开发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