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看“天人合一”思想
2018-08-02蒋祥熙
蒋祥熙
摘要:“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深刻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反映在人们的生活实践当中,向世人展示着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如果说“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那么中医、中华武术、茶道文化等散发着中国传统道家思想的璀璨明珠,就是中华民族和合思想的外在张力。
关键词:天人合一 天人关系 传统文化
0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离不开天人关系。而天人关系中天人合一论与天人相分观历来为学术界所争论。
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天人合一是天人关系的核心。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中国人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离开“天命”也就无从来讲人生。张岱年先生认为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与自然既有区别,又有统一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调整,但不应破坏自然。季羡林先生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
反对的观点主要来自西方学者,他们认为天人相分、人定胜天,克服自然是天人关系的主线。从哥白尼的日心学说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西方世界的主流思想始终是以人为核心,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言:“人生的价值由自己决定”。
笔者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自古以来便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我不否认追求自我价值,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意义。但是我们生活在自然界之中,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序发展最终导致的问题只能由全人类共同承担,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只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去寻找答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广泛,之所以有着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他的发展对人类的进步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天人合一便是其核心思想。本文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医、中华武术、茶道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作粗浅探讨,希望作为引玉之砖。
一、中医理论的天人合一观
中医,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阴阳五行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和天人学说在中华先贤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医理论的核心亦在实践中被确立起来。
中医作为一门实用类学科重在预防,其次是调养。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医发展的核心思想贯穿始终。
中医预防用我们现代的观念就是一门养生学。《黄帝内经》第一篇就提出了养生的重要意义。养生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而且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为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方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的规律,不妄事操劳。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仔细品阅,上古之人养生之道重在与天地相合,顺应四时变化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内径》说:“中古之古,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意为,中古的时候有称为至人的人,具有淳厚的道德,能全面的掌握养生之道,和调于阴阳四时的变化,离开世俗社会的干扰,积蓄精气,集中精神,使其远驰于广阔的天地自然之中,让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力守持于八方之外,这是他延长寿命和强健身体的方法,这种人也可以归属真人的行列。中医养生所说的天人合一是人与人相合,人与自然相合,人与万物相合。道家崇尚道法自然,人的行为只有合乎自然规律才能永续相存。
在中医调理中,天人合一思想也备受重视。樊正伦先生认为,中医是通过恢复人体被打破的平衡状态,改善人的内在环境,使致病因子不再具备在你体内生存发展的条件。西医研究的是致病因子,中药并不是纯粹杀灭致病因子,而是尽量恢复人体的平衡状态,控制致病因子的发展和微生物的变异。为了达到人和的目的,天时与地理环境在中医调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素问·脉要精微论》有云,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署,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在地理方面主要是气候因素对诊疗的影响。东西南北中,居高山,居盆地,居临海,居内陆各有不同。因此同一种疾病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诊疗各有不同。
天人合一作为中医理论的核心,运用周易的陰阳五行学说,把人的行为融汇于天地万物之中与自然相融合。道法自然应该就是中医理论想要告诉我们的生活哲理。
二、中华武术的天人合一观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全世界享有盛名。其中武术的核心理念便是来源于天人合一思想。宋代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指出“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就表现出古人善于从大自然中学习知识、汲取养分,许多武术动作的名称也是取自然界各种动植物形象来描述的。如燕子穿林、鹞子束身、金鸡抖翎、黑虎掏心、白鹤亮翅、青龙献爪、叶底藏花孤雁出群等不一而足。像现如今流传甚广的五禽戏、六禽戏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产生。
中国武术讲究“外练筋骨皮,內练一口气”。如果把“筋骨皮”看作是武术招式的话,那么这“一口气”应该就是一种武术理念。
在《太极拳谱·杨谱·太极力气解》中对气有着独到的见解“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从微观上看,气在人体内部起到一种调息的作用。把气放在自然的高度上讲,我们可以看出气其实就是一种合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规律。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然》中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北宋张载在《正蒙·太和》中也提到:“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在古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由此产生的中国武术也有一种和气思想。马力先生在养气论中也提出:“夫气着,上通九天,下通九州,中横九州,无处不贯,密之在一心,充之周一身,发之有道,约须得诀。”
古人习武尚德。武术发源于战争的需要。而中国武术的发展是希望通过武术维护和平。道家主张万物相生相克,武术的发展也在这种对立统一中走向和谐。
三、茶道的天人合一观
茶文化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糅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茶道文化。道在古人的观念中是十分玄妙的东西。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茶道文化发展至今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笔者在参阅了相关文献后发现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似乎更符合茶道的概念。“天人合一”作为其核心思想,在茶道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推动作用。
饮茶之道说的就是饮茶的方法。在中国历史上盛行的饮茶方法有煎茶、点茶、泡茶。煎茶道萌芽于西晋,形成于中唐,衰于五代,消亡于南宋,前后经历了大约有九百年的历史。点茶道形成于北宋,衰于元,消亡于明代。泡茶道形成于明中期,兴盛于晚明至清朝前期,衰于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复兴,兴盛至今。从张源的《茶录》中我们可以看出泡茶道的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将汤壶放置茶炉之上,通过熊熊炭火将山水煮沸,阴阳五行都汇聚在一杯小小的茶盏之中。习茶者在一旁静候,“天人合一”此乃饮茶之道。
与饮茶之道相比,饮茶修道似乎是茶文化发展的一种更高境界。修道不外乎修身养性,把饮茶提升到精神的高度是中国文人对茶文化发展的贡献,这些从卢仝的七碗茶中便可看出。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平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饮茶修道的例子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全真派祖师王重阳,《天梦令·赠丹阳子》中表达了王真人修道羽化的梦想。啜尽卢仝七碗茶,方把赵州呼唤。烹碎这机关,明月清风堪玩。光灿,光灿,此日同超彼岸。丹阳子是王重阳弟子马钰的号,马钰也曾作一词以和之《无梦令·继重阳韵》不论赵州几碗,更不卢仝请唤。祷告太原公,免了睡魔厮玩。明灿,明灿得见长生道岸。王重阳师徒借茶修道,一时传为佳话。
无论饮茶之道还是饮茶修道,静都是其内在的根本。这里所说的静并不仅仅只是环境的幽静,更是一种心情的平静。老子有云:“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这一点在周作人的《喝茶》中也有所体现“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在笔者看来,茶道文化更注重的是在纷繁喧闹的社会中保留一点人性的本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向来兼收并蓄,道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面临着外来文化的挑战,但其核心思想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动摇,顺应自然规律与万事万物相融合。中医理论、中华武术、茶道等,无一不在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并不是将人的主体性淹没在环境客体的保护之中。恰恰相反,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主张在完全认识大自然的情况下,发展生产力。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来,以一种更加宏观的视野看待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习总书记更是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的实践正在逐步推广,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新时代发展理念的创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正在描绘出新的篇章,她也也必然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周围,影响世界。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J].中国文化,1991,(01).
[2]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齐鲁学刊,2003,(05).
[3]季羡林.季羡林谈文化[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4]傅佩荣.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M].东方出版社,2013.
[5]樊正伦.天人合一天地同构——樊正伦教授谈中医为什么能治病[J].中国民间疗法,2008,(02).
[6]温力.中国武术概论[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7]马力.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下卷[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8]周作人.雨天的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