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咬尾症防治
2018-08-02张凤鸣涂志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7期
张凤鸣,涂志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 荣昌402460)
引发猪咬尾症的原因复杂,如高密度饲养,猪舍空气质量差及温湿度控制不当等均可诱发咬尾。
仔猪咬尾一般从二月龄左右开始发生,当饲养环境温度高于25℃时咬尾现象明显增加。二月龄猪单位饲养面积增加一倍后其咬尾现象明显减少,随后两个月的养殖密度降低也有助于减少咬尾现象。
咬尾并非发生于所有猪,其往往从一两头猪开始,被咬猪尾端出血后,咬尾猪数量增加。
1 临床症状
主要特征见于被咬猪的尾部,多数小猪的尾巴被咬掉,剩下一个粗糙、流血的断端。随后被咬猪尾根肿胀,形成坏疽或瘫痪,个别猪尾根出现脓肿。咬尾后不久,跛行猪明显增加。若被咬猪治疗不及时,其死亡率高。
2 预防
2.1 增加玩具,每3~5 d给猪更换不同的玩具,以分散好动猪的注意力,避免恶癖发生。
2.2 及时把有咬尾恶意的猪隔离或放在比它大很多的猪群中,让大猪教育其改变恶习。
2.3 改善饲养环境,降低饲养密度,猪舍加强通风换气。潮湿、高温天气给猪服用防暑降温药物(如十滴水),清热凉血药物。
3 治疗
被咬猪及时治疗,可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消毒伤口,再涂上碘酊、聚维酮碘,以助伤口愈合和防止伤口化脓感染。
大量猪被咬尾时,可在饲料中添加广谱抗生素,并用电烙铁、断尾剪去除咬去部分。
咬伤严重的猪可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可采用广谱、防治脊髓发炎的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氟苯尼考进行治疗,病初以尾根局部注射疗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