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附红细胞体病防治

2018-08-02夏道伦李淑萍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7期
关键词:体病饲草肌肉注射

夏道伦,李淑萍

(1.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畜牧兽医局,湖北 襄阳 441104;2.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湖北 襄阳 441104)

1 流行特点

羊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可导致母羊生产性能降低,羔羊体质下降,感染羊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升高,同时伴有贫血、黄疸和发热等症状。本病一般为隐性感染,羊发生应激时易出现发病症状。羊患本病后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

附红细胞体是附着在动物红细胞的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的单细胞原生物,属于立克次氏体,可引起热性、溶血性疾病。

该病各品种羊均可感染,以周岁内的育成羊发病率最高。羊群常从5月末到6月初开始发病,到10月下旬发病逐渐停止。病羊和隐性感染羊是重要传染源,本病可通过疥螨、虱子等传播,亦可通过注射、接种、交配等传播,或经胎盘垂直传播。在所有传播途径中,吸血昆虫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

羊附红细胞体病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的。通常情况下羊附红细胞体病发生于抵抗力低的羊群,拥挤、长途运输、突然更换栏舍或饲料,天气炎热导致羊群发生应激及羊群感染其他疾病时,易暴发附红细胞体病。

2 临床症状

羔羊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后抵抗力降低,表现为严重贫血,血液稀薄,皮肤和可视黏膜苍白,伴有黄疸病状,个别羊排深褐色尿液,甚至排血尿。患羊病初体温升高(一般升高到40~42℃,呈稽留热),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增高,其下颌和胸腹部水肿,日增重明显降低。

哺乳病羊表现为下痢,稀便呈黄白色。空怀母羊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后一般不表现出明显发病症状,仅少数母羊体表有出血点,并伴有低热、厌食等症状。少数怀孕母羊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后,会在妊娠后期发生流产,流产胎儿体表苍白并伴有黄疸,大多数母羊仅表现为晚产,晚产时间在3~7d不等,其产出的羔羊体重不一,产出的弱胎、死胎乃至木乃伊胎明显增多。母羊产后常发生缺乳或无乳,其发情配种季节发情不明显,难配上种,配种后返情率增高,有些母羊甚至长期不发情。

3 剖检变化

病死羊皮肤苍白,血液稀薄且凝固不良,皮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出血斑;腹腔、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心肌扩张,质软,心间质水肿,心外膜、心冠脂肪有出血点和黄染;肺脏有代偿性肺气肿,且肺脏增大;肾脏肿大、变性,伴有肾积水现象。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

对羊附红细胞体病,应注意与其他血液原虫病的区别。确诊羊附红细胞体病需进行血液学检查。对患羊进行血常规检查,其红细胞数减少到正常水平的25%以下,血小板减少,血色浅红,血色素平均降低到52%以下,白细胞增加,尤其是嗜中性白细胞增加明显。

血液学检查方法:静脉采集患羊鲜血一滴加等量生理盐水稀释后,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如发现有圆形、椭圆形或星形闪光小体在血浆、红细胞旁作扭转运动,或发现红细胞边缘不整并有星光闪亮,即可确诊羊感染附红细胞体。

5 防治

5.1 预防 夏秋季应注意预防羊附红细胞体病。羊场应加强饲养管理,减少转群、更换饲料、长途运输等操作,做好羊舍的通风降温工作,控制好舍内的小气候,并建立严格的隔离制度。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羊舍地面、墙壁、食槽、饮水器及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给羊防病时注射针头做到每羊一换,以免导致交叉感染。羊附红细胞体病高发季节提前对羊群进行保健,可在其饲草中添加阿散酸,添加量为每1t饲草200g,每月连续饲喂一周,对育肥羊,每1t饲草添加强力霉素300g+阿散酸200g,连续饲喂5~7d,隔半个月左右再连续饲喂1周,也可用三氮脒,育肥羊每千克体重用4~5mg肌肉注射,间隔一周后再注射一次。羊附红细胞体病阳性场,母羊保健最好从产前一个月开始。

5.2 治疗 羊群发生附红细胞体病后应及时诊断,并合理选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治疗药物有血虫净、四环素、三氮脒和新胂凡纳明等。

对患病空怀母羊、后备羊和育肥羊,可选用强化血虫净,每千克体重5 mg,用生理盐水配制成5%的溶液,作深部肌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2~3次,或选用三氮脒,每千克体重5~6 mg,用生理盐水配制成5%~7%的溶液,作深部肌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2~3次。

为免病羊产生耐药性,应注意抗生素类药物的交替使用,如配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消积的中药方剂则效果更加,方剂:黄芩30g、黄柏15g、木通 15g、花粉 30g、黄连 12g、连翘 40g、柴胡 30 g、贯众 30 g、茵陈 60 g、地骨皮 90 g、栀子30 g、云苓 15g、牛蒡子 15g、桔梗 15g、黄芪 30g,药物研末,混拌于100kg的饲草中连续饲喂7d,皮肤苍白、黄疸严重的可配合分点肌注右旋糖酐铁500~1 000 mg,晚产的母羊,可在怀孕的146~150d颈部肌注氯前列烯醇1~2mL,一般母羊在注射药物后的次日上午即可分娩,如其到时仍未分娩,可再肌肉注射催产素40单位,一般注后2 h左右,母羊可产出羔羊。

病重羊及时进行辅助治疗,如补液、强心、输血,补充牲血素、VC和VK等。给病重羊的一次性补液量不宜超过200 mL,以免血容量迅速增多,导致其急性缺氧死亡。

猜你喜欢

体病饲草肌肉注射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奶牛饲喂青贮饲草的比较试验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无痛肌肉注射新法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
肌肉注射给药致臀部大出血1例
西红花苷-1经大鼠肌肉注射的体内药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