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寄生虫病防控
2018-08-02杨利
杨利
(山东省郯城县高峰头镇兽医站,山东 郯城 276117)
猪舍温暖、封闭的环境及较大的饲养密度为寄生虫病的发生、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寄生虫病不仅能影响育肥猪的生长,降低饲料报酬,还能引发多种猪病,增加养殖成本。
1 发病特点
1.1 无明显季节性 以往很多寄生虫病都有明显的季节性,如猪疥螨病多发生于潮湿的春夏季节,附红细胞体病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夏季。
如今规模猪场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已没有了明显的季节性,猪场应根据寄生虫病实际流行情况和猪群寄生虫病的感染程度确定驱虫时间。
1.2 种群结构明显改变 猪常见的寄生虫可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其种群结构较以往有明显的改变。
常见危害较大的猪体内寄生虫有蛔虫、球虫、鞭虫、弓形虫、附红细胞体、结节线虫、肾线虫、肺丝虫等;体外寄生虫中对猪危害最大的是螨虫,其次是虱、蜱等。
由于规模猪场控制了中间宿主的进入,一些不需要中间宿主就能正常生长发育的寄生虫流行广泛。
1.3 混合、交叉、重复感染增多 规模猪场的温度、湿度等适宜,饲养密度大,利于寄生虫生长繁殖,易造成猪场多种寄生虫病混合感染、交叉感染、重复感染。
1.4 造成严重损失 规模猪场实行精细化的饲养管理,猪的日粮营养全面、充足,而寄生虫会夺取猪的营养,降低饲料报酬,影响养殖效益。
2 综合防控
2.1 开展虫情监测 规模猪场应定期开展寄生虫病监测,监测每年最少进行一次。通过粪便检查、剖检等可监控不同阶段和不同生长时期猪群的寄生虫感染情况,掌握虫卵变化规律。
2.2 定期预防和净化 根据虫情监测结果选择高效广谱,对种公猪、母猪、育肥猪安全的驱虫药物进行预防和净化。
一般使用较多的药物是0.2%复方伊维菌素,每1 t饲料可添加0.2%伊维菌素预混剂1 kg,连续饲喂7d。为提高驱虫效果,1周后可重复用药一次。
2.3 驱虫时间 驱虫时间要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流行特点和粪样虫情监测结果确定。
实践中,为保证猪群安全越冬,可在每年秋、冬两季集中进行驱虫。
有些猪场的猪蠕虫(如吸虫、绦虫、线虫等)感染相对较多,对此可在蠕虫成熟前集中进行驱虫,将寄生虫消灭在产卵之前。另外,母猪是导致仔猪感染寄生虫的重要传染源,母猪产前2周应进行驱虫,以防寄生虫病传给仔猪。
2.4 环境灭虫 健全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搞好灭虫工作。
控制猪场寄生虫病首先要搞好猪群的饲养管理,猪舍应经常打扫清理,并严格、彻底消毒圈舍、周围环境,每周带猪消毒2次,母仔分开饲养,饲料、饮水保持清洁,粪便运离猪场堆积发酵,以杀死虫卵,同时保持猪舍干燥;其次,要定期合理地进行预防性驱虫,特别是怀孕母猪。寄生虫病净化较好的猪场,新引进或购入猪只时,先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进行预防性驱虫,间隔1~2周后再驱虫一次,驱虫后猪隔离饲养4周方可合群饲养。
另外要用5%溴氰菊酯溶液或2%敌百虫溶液喷洒猪舍,以彻底消灭散落的虫体。有条件的猪场要用火焰等消灭中间宿主、贮藏宿主和节肢动物,以控制寄生虫的传播。
3 常见寄生虫病防治
3.1 蛔虫病 是种公猪、种母猪、育肥猪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病。猪蛔虫成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刺激小肠壁。感染猪生长发育迟缓,消瘦,严重者肠阻塞,猪蛔虫的幼虫在猪体内移行时,可损害各器官组织,特别是肝脏和肺脏,引起肝脏坏死变性和蛔虫性肺炎,患猪剧烈咳嗽,影响休息。
盐酸左旋咪唑、伊维菌素是预防和治疗猪蛔虫病的首选药物。
3.2 疥螨病 俗称癞、疥癣,是一种接触传染的寄生虫病。疥螨病是猪常见的外寄生虫病。饲养密度大,猪舍阴暗、潮湿是诱发疥螨病的重要原因。疥螨病各年龄、品种的猪均可感染。
猪疥螨通常先侵害猪的耳部、头部,疥螨造成的机械性刺激使病猪患部奇痒、脱毛,出现丘疹,严重时病部渗出汁液并形成痂皮。病猪躁动不安,休息和生长发育受影响,胴体品质降低。
伊维菌素、敌百虫等为治疗疥螨病的药物。
3.3 球虫病 猪球虫病种母猪、种公猪、育肥猪、生长猪、保育猪感染率高,年龄越大的猪感染率越高,但其多是带虫者,感染而不发病。
球虫中,艾美耳球虫、等孢球虫主要感染哺乳仔猪和刚断奶的仔猪。感染仔猪主要表现为发热,消瘦,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有时粪中有潜血等。
磺胺类药物,氨丙啉、莫能菌素等对本病有效。
3.4 弓形虫病 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为人畜共患病,其宿主种类广泛。弓形虫病多呈地方性流行。猫是引起猪弓形虫病的主要传媒。
病猪突然不食,体温升高到41℃以上,稽留热型,其呼吸困难,先便秘后腹泻,眼部出现脓性分泌物,严重时耳廓、鼻端、下肢、股内侧出现紫红色斑,有的耳廓上形成痂皮或干性坏死,感染母猪常流产和死胎。
预防和治疗猪弓形虫病首选磺胺类药物,首次用药量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