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探究
——以厦门大学为例
2018-08-02陈志伟刘璟
陈志伟 刘璟
(厦门大学 福建 厦门 361001)
“核心素养”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在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下称《意见》)之中。教育过程之中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处理核心素养与课程目的的关系,如何通过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的改革,使高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是一个值得探究且富有意义的命题。
1、高校体育课程核心素养内涵
素养是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等有机联系的综合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面对不同社会情况、不同背景,解决不同问题时展现的运用知识、技能、思想、态度等不同关键能力的综合能力形态。根据《意见》中对核心素养的定义及其目标的描述,结合体育课程自身的功能和特点,认为体育课程的核心素养主要应包括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三个维度,三个维度又可以细化为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六个要素。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在于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影响核心素养终极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课程体系以及课程评价标准的探究,达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的功能,并实现育人的目的。
2、高校体育课程开展实施现状——以厦门大学为例
厦门大学现有52名专任教师,面向全校范围内各年段的本科生开设总计48门体育课。在学分制的基础之上,放开了修课的时间限制,除了大一第一学期必修一门基础体育课程外,其余三个学分可以在其他任意学期通过正常的体育选修课或者特色项目的途径来获得。另外,游泳作为体育课程学分中的必修学分,可以通过选修游泳课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单独考试获得。游泳学分的获得是选修一些其他水上体育课程的基本前提要求。
厦门大学的体育课程体系,充分挖掘、利用了学校的各类体育资源,科目设置具有时代性、现代性、全面性,也有文化底蕴深厚的运动项目,且有较为完善而固定的评价体系,但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之下剖析,同样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和改变的问题:1、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虽然课程种类繁多,但是仅仅只是覆盖了运动实践层面,缺少了体育课程核心素养层面对于体育精神和健康促进的能力培养。2、某些体育课的班级人数过多,使得一定程度上无法实现教学的分层指导,学生个体间差异发展易被忽视,教学模式略显单一、落后,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降低。3、虽实行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课程教学形式,但是一学期一选课的模式,使学生较难有足够的时间系统的掌握一项运动的基本技能要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获得感较差。4、由于游泳课程和特色学分的存在,使得有部分学生只需上两个学期的体育课程,且校内的课余体育活动并为收到其应有的重视,所以余下时间的日常体育运动得不到学校的监督和考核,体育运动的中断,造成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保持甚至有所降低。5、课程成绩评价标准重视学生的绝对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3、基于“核心素养”的厦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探究
3.1、体育课程改革原则及内容
教育部从2014年开始发布的一系列关于课程改革、学生体质健康以及体育教学等方面的文件,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和进一步优化,将体育课程核心素养从过去的目标导向模式高度凝练为如今的结果能力导向模式,全面注重运动能力、健康行为、思想品质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提案的提出和实施应以国家政策紧密为坚实基础,遵循“核心素养”的能力结果导向模式,并结合学校学生运动情况和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以厦门大学为例,体育课程改革的工作重心应放在学生健康行为意识和思想品质的培养和巩固之上,同时并行学生运动能力的完善和发展,落实实施课程计划。其主要内容应包含:增加身体、心理健康知识能力的培养和传授,注重技能、理论相结合;适当调整班级规模,对部分系统性较强课程延长学时,丰富教学模式,在提升运动技能基础之上,提高学生课外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重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完善体育课课程成绩考核评价体系。
3.2、体育课程改革方案
3.2.1、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最为基础又最为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的教育目标和理念的直接反映和体现。当前,厦门大学的体育课程开设,充分的考虑了学校的场馆设施和师资队伍状况,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学校的体育资源。除了开设足球、篮球等大众体育项目之外,也开设了诸如帆船、高尔夫、攀树等极具特色的体育课程。单从课程设置的种类方面来说,种类繁多的体育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可以自由的选择适合自己并感兴趣的体育课程,对学生掌握、了解相关项目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厦门大学种类繁多且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几乎都可以被划为技能实践类课程。诚然,作为体育课程体系这棵大树的树干部分,技能实践类课程是不可缺少且应占较大比重的,但是同时也不能忽略作为枝叶部分的基础理论课程的重要性,体育基础理论课程的缺失直接造成了体育课程体系的不完整性,也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学生有关体育知识的缺失和匮乏。所以,课程设置方面对于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补充和完善在核心素养体系之下显得尤为重要。
核心素养定义中对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重点强调,应让我们更加重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中的保健基础知识部分。也就促使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进一步更新和完善。应在现有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加旨在教授科学锻炼方法,提高正确处置运动突发伤病损伤能力的课程,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使其在科学锻炼、伤病应急处置等各方面的知识得到全面的认知性和实践性的提高。
学校方面可以增加开设运动损伤、伤病恢复、康复保健之类的体育课程,同时在现有的体育实践课中,使用更多的学时讲授与课程体育专项相关的科学锻炼方式、项目历史与文化等知识,技能实践交予学生更多自主的完成,既增加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感,也使得课程所授知识可以充分得到实践检验。
技能实践类课程与基础理论课程的并行发展,是在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下高校体育课程的健康发展模式,也是培养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等多维全面发展优秀人才的必经之道。
3.2.2、课程成绩考核评价
体育课程成绩考核评价体系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很好的促使学生规律的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根据表1可以看出,厦门大学现行的体育健康课程考试评价体系从身体素质、课堂表现和课程专项成绩三方面决定,第一学期作为必修课程,身体素质、课堂表现和专项成绩分别占40%、10%和50%,二至八学期作为选修课,身体素质、课堂表现、专项成绩分别占30%、10%和60%,并且取得体育课程成绩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身体素质中的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的得分成绩必须达到及格水平。
表1 厦门大学体育健康课程考试内容构成
总的来看,厦门大学现行的体育健康课程考试评价体系构成较为单一,身体素质所占比重较高,第一学期其占比达到了40%,余下学期也占到了30%的比例,并且隶属于身体素质测试项目的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更是有所谓的“一项否决权”——不达标则体育课成绩记为不及格。这种对身体素质过于强调的评价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但是对于学生自然养成终生体育的健康体育精神并无很大的促进作用,而身体素质作为一种先天决定性较强的素质,对于不同的学生也稍显不公平。
在新的评价体系当中,我们应该将评价的视野由学生的绝对运动能力转移到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的增长之上,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对于长跑之类的身体素质项目,可以采取一期两测的测试方式,根据前后两次的测试成绩,给予初测的成绩和两次测试成绩进步比例以一定的权重,如此可以得到一个综合反映学生绝对运动能力和一学期的身体素质发展情况的较为科学的成绩。这种评分模式,在敦促体育能力已经较好的学生坚持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尽力挖掘身体潜能的同时,也使得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不会对自己丧失信心,并产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新动力。这种评价评分模式,可以改变如今的学生在体质测试时出现的“两极”现象——原本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轻松完成,而身体素质较差的同学则对于体质测试是谈虎色变。
总的来说,对于评价体系的改革,要将评价的眼光重点放在学生的发展之上,摒弃以往仅仅关注绝对运动能力的评价模式,如此对于学生利用体育课形成终身体育思想等健康体育精神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2.3、课余体育活动
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课余体育活动在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中应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厦门大学现在的课余体育活动种类繁多,涉及项目有足球、篮球、排球、游泳、马拉松等数十个,覆盖全校所有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职工人群。无论是项目覆盖还是人群覆盖,厦门大学的课余体育活动开展都值得肯定。但是,根据笔者的亲身参与和观察,厦门大学的课余体育活动除了少数的类似于校运动会、校马拉松环校跑等大型项目由校方有关部门开展以外,其他的绝大多数课余体育活动从筹办到开展都是由学生开展,很少且难以从学院或者学校得到实质性的支持。以厦门大学足球联赛为例,赛事规模达到将近50场比赛,但是整个进程,包括赛事管理甚至赛事仲裁都是由学生完成。这种模式无疑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某些方面完全独立,脱离老师,显然是不可行的,而这种现象在几乎所有的课余体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缺少学校的支持和帮助是如今课余体育活动开展进行的一大限制之一。
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是使学生提高运动实践能力,掌握多项运动技能,形成终生体育思想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应更加重视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形成一种学生作为实施主体,校方提供引导和帮助的科学开展模式,使得更多的学生自主开展的课余体育活动官方化,在使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科学化的同时,提高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4、结论
现在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在核心素养视角之下,仍存在着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要紧紧围绕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三个维度,通过对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和课余体育活动等多方面的改变和改革,使得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在体育理论基础知识、体育技能、健康体育意识、体育精神和体育价值观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