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交通强国之路
2018-08-02中国工程院院士交通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傅志寰
文/中国工程院院士、“交通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 傅志寰
中国交通运输实现了历史性的大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规模和客货运输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然而,对标交通强国,中国交通运输尚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所以,中国还不是交通强国。
立足中国 面向全球
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在交通运输领域,绿色、智能、共享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给中国交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世界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全球生产、全球服务的新格局正在形成。这要求中国交通运输既要立足国内,也要面向全球,并成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力支撑。
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交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走得了,还要走得好;不但要“运得了”还要“运得好”
美、欧、日等交通强国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建立了完备的交通运输体系,值得学习和借鉴相关经验,但是,一个国家采用何种交通模式,取决于自身的特点。建设交通强国既要有全球化视野,也要立足国情,必须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交通强国之路。实现中国特色,重点就是因地制宜地制定自身的交通发展战略——中国地广、人多、资源和人口分布不均,不能一刀切;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能源少油,环境脆弱,不能走发达国家以汽车为主的老路,要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公共交通,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交通方式;利用市场容量大的优势,为发展交通新技术、新装备开辟广阔空间;同时,我国还应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2018WTC上最受国内外交通人瞩目的论坛——交通强国论坛暨中国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现场
交通强国建设两步走时间表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志寰在2018WTC开幕式做了题为“关于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若干思考”的主旨报告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就是交通强国建设的总目标是强自身、强国家,让人民满意。建成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绿色智能、开放共享的交通运输体系。交通强国的主要特征将包括: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水平一流、系统安全可靠、治理能力现代、技术装备先进、绿色智能引领、效率效益优良、全球服务高效。按照十九大部署及基于“交通适度超前”考虑,提出交通强国战略的阶段目标:第一阶段,于2030年前后进入交通强国行列;第二阶段,于2045年前后进入交通强国前列。
第一阶段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国惠其昌”。具体包括: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形成、交通服务显著改善、交通科技与装备水平整体提升、绿色交通处于主导地位、智能交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交通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城市交通拥堵明显缓解、乡村交通根本改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实现交通与经济深度融合。第二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国倚其强”。
目前,我国所处的交通运输发展新阶段的建设着力点,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三个变革:质量变革。建设结构合理、无缝衔接、可靠优质的基础设施,坚持绿色发展,提高安全水平;效率变革。实现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公共交通、共享交通,普及多式联运,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动力变革。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减少对投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依赖,提升交通运输装备设施、智能交通水平,创新经营管理模式。
中国货运周转量变化趋势
中国货物周转量结构变化趋势
交通强国建设重点
目前,交通强国发展的战略重点包括交通与经济深度融合、基础设施优化、服务水平提升、技术装备现代化、绿色交通主导、智能交通引领、交通安全强化、城市交通发展、乡村交通改善、全球开放共享。
交通与经济深度融合(“现代交通+”)
交通与经济深度融合,就是“现代交通+”。交通运输业是基础性、服务性、引领性、战略性兼具的产业,实施“现代交通+”具有必要性。一方面,实施“现代交通+”能重塑时空形态:引领城市和城市群建设,构建新时代国家经济地理新格局,推进对外交通主骨架建设,支撑“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承载我国经济、文化走出去,同时有利于推广TOD模式,引领城市布局集约发展。一方面,“现代交通+”能催生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以高速、便捷为特征的现代交通,缩短时空距离,打造同城效应,促进京津冀等实现区域一体化,加快经济社会运行节奏,提高效率,同时还将发挥乘数效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形态,催生高铁经济、空港经济、枢纽经济、共享经济等。另一方面,实施“现代交通+”将变“人便其行”为“人享其行”,改变人们的传统生活模式,使人们享受到出行的快乐。打造出行新生态,引领行业和社会。
基础设施优化
建设交通强国就是要构建能力充沛、结构合理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从需求侧看,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客货运量增长速度将逐渐变缓,其中货运最为明显。从供给端看,多年的大规模建设,铁路、公路、水路里程,港口、民航机场数量均位居世界前两位。几年内,还有大量交通基础设施投入运营。就运输能力而言,总体上适应需求,供求关系趋于平衡。2020年前后,将出现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变坡点,意味着建设强度将逐步下降,养护需求上升。
未来10年将是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得的“窗口期”,要优规划、调结构、抓综合、补短板、重枢纽,按照“网络互补、通道集约、节点一体”理念,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实现高质量发展。
所谓优规划,一方面是在科学预测未来运输需求的基础上,考虑科技创新及各种运输方式融合带来效率的提升,按照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审视与优化路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但不过度超前。一方面是优化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各自优势,不搞一刀切。另一方面要坚持差异化的东、西部交通布局,东、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经济布局存在很大差异,需要不同的交通结构:“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交通需求量大,水运条件好,应发挥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的综合优势;“胡焕庸线”以西地区,GDP和人口的占比都不到10%,却是国际通道、能源运输干线、主要城市连接线,需要建设铁路。
所谓调结构,就是重点发展绿色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体,构建以轨道交通、干线公路为骨架的运输体系,提高铁路、水运分担率,发挥绿色交通在大宗货物运输中的优势,推进“公转铁”。
提升服务水平
提高服务水平是交通强国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客运方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农村和弱势群体的出行需要,创新出行模式,提供一站式“门到门”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实行无感支付、无感安检等。同时,要构建“一二三交通圈”,也就是以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为主体,构建都市的一小时通勤圈;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构建城市的两小时商务圈;以高速铁路、航空为骨干,构建全国主要城市之间的三小时交通圈。
在货运方面,为构筑全国、全球供应链服务,推广一单式运输。快件运输全国24小时达到、全球72小时达到。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2030年对GDP的占比10%以下。
技术装备现代化
中国交通运输要构建先进的交通技术装备体系,也要突破核心技术,提高装备水平,针对汽车、船舶、飞机动力与控制系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加大创新力度。
技术装备现代化具体应包括:攻克载运工具节能关键技术,实现排放洁净化,2030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不高于百公里3.2升;提升高技术船舶制造水平,自主设计高技术船舶的国际市场份额达到60%,具有知识产权的关键设备配套率达到90%;掌握大型民用飞机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化水平,形成支线飞机、单通道干线飞机、双通道干线飞机三大系列产品,空管系统装备国产化率80%以上,开展超音速飞机关键技术研究,推广无人机;保持高铁技术世界领先地位,研制时速400公里级高速列车,攻克时速600公里级磁浮的关键技术,适时实现示范应用或推广,开展时速1000公里低真空管道交通技术研究;保持大桥、长隧、海港等建设技术“领跑”态势,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新材料应用,加大智能建造技术研发力度,桥梁隧道建造技术更上一层楼,结构寿命延长20年。
智能交通引领
发挥中国智能交通在超大规模市场需求、大数据、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国家政策鼓励创新等方面的相对优势,实现赶超。
比如,推进交通大数据共享平台及交通云应用,建立出行平台、应用人脸识别、无感支付等新技术,实现门到门、多样化个性化的智能服务;全面提升智能交通管理水平,建设综合运输智能监测平台、城市智能公交系统,优化交通规划决策、指挥调度、运维管理;构建智能交通安全体系,减少事故,为2030年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降至0.5作出贡献;建设智能公路、铁路、港口、民航体系,降低成本,确保安全、提高效率;推进车路协同技术研发,自动驾驶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发挥国家整体优势,采取“聪明的路”和“智能的车”优势互补的技术路线,降低成本、加快发展速度;2030年,实现高速公路长途客货运输、城市公共交通的自动驾驶。
交通强国建设的保障
科技创新对于交通强国的建设是强大的动力,但是,交通发展战略的保障,仍迫切需要体制创新。首先,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快开放铁路等行业的竞争性业务,促进运输资优化配置。第二,推动综合交通管理一体化。完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解决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多头规划、各自建设、部门分割问题。第三,加强政策引导。以运价、税收等形式,引导大宗长距离货物运输向铁路及水运转移,限制使用高能耗及高污染的交通装备。第四,构建可持续的投融资体制,化解公路和铁路债务风险。第五,健全交通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交通运输法》,加快相关法律标准制定修订,加大对交通新技术、新业态的支持。第六,完善创新驱动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布局创新平台,提升交通发展水平。最后,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提升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素质,重视拔尖人才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在技术装备现代化方面,应发挥我国电动汽车在技术研发、产量、电池生产、充电设施建设上形成的总体竞争优势,乘势而上,攻占新能源汽车技术制高点,换道超车。打造自主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占汽车总销售量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