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脏局灶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转移瘤的CT影像表现

2018-08-01李智锋李光明岳春胜赵仕懂郑小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低密度实质门静脉

李智锋,刘 林,李光明,岳春胜,赵仕懂,郑小平

广东省佛冈县人民医院1放射科,2普外科 广东 清远 511600;3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广东 清远 511500

肝脏局灶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FEI)可见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症和肿瘤的非特异性反应等疾病[1-3],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持续过量增殖为特征,浸润局部肝组织所致的肝脏病变[4-6]。FEI常与肝脏转移肿瘤(HMs)的影像表现鉴别有困难,曾有文献报道胃癌、肝癌可合并FEI[7-10],这使得肝脏FEI与转移瘤鉴别显得尤为困难。

目前,国内外关于FEI仅有散报道,主要集中于CT、MRI及PET等影像分析[11-13],或者FEI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11, 14]。但在临床工作中,FEI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影像表现又不具有特征性表现,十分容易与HMs相混淆。国外有学者曾报道这两者的CT、MRI的影像对比[10, 15],但目前国内仍未有关于FEI与HMs的CT影像对比分析的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5例FEI患者和30例HM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其两者CT影像表现,提高两者的鉴别诊断效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25例经临床确诊为肝脏FEI和30例肝脏HMs的患者资料。其中,25例肝脏FEI经临床诊疗、实验室检查或骨髓穿刺活检诊断为肝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且临床已除外其他相关疾病(如结节病等);30例肝脏HMs均有明确的原发病史,经CT检查发现肝脏转移。

25例肝脏FEI患者中男19例,女6例,年 龄15~68岁,中位年龄为43.1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7例、腹痛3例、腹泻2例、发热并腹痛13例。30例肝脏HMs患者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3~81岁,中位年龄为57.3岁,原发病癌症病史14例为结直肠癌,胃癌8例,肺癌3例,乳腺癌5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原发癌症状30例,次要临床表现为肝区疼痛15例,消瘦8例,无症状7例。

1.2 影像检查方法和具体参数

55例患者均行上腹部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38例应用philips64层螺旋CT扫描仪行上腹部平扫和三期螺旋增强扫描,17例应用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 层螺旋CT扫描仪行上腹部平扫和三期螺旋增强扫描。CT扫描参数:患者仰卧位,扫描范围上至膈顶,下至肝脏下缘。先进行平扫,再进行三期增强扫描。重建层厚及间隔:1.25 mm,准直器宽:16 mm×0.75 mm,FOV:33 cm×33 cm,管电压:120 kV,电流:100~500 mA。增强扫描用高压注射器注射,经手背静脉快速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帕醇(370 mgI/mL)80 mL,流速为3.5 mL/s,分别于静脉注射对比剂后30、60、180 s进行肝脏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平衡期扫描。

1.3 观察指标和图像分析

所有CT图像分析由2名从事放射诊断工作10年以上的放射诊断主治医师和1名从事放射诊断工作20年以上副主任医师独立阅片,遇分歧后,分析总结后达成一致意见。观察指标包括:病灶数目、大小、分布、形态、边缘、密度、强化表现以及其他特征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统计病灶数目、大小、分布、形态、密度、强化特点及特征表现采用描述性统计法,使用秩和检验和t检验应比较两者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灶数目、大小、分布、形态、边缘

55例病例中共检出136个病灶,所有病灶边界均不清晰。其中25例肝脏FEI发现84个病灶,30例肝脏HMs发现52个病灶。肝脏FEI病灶最大直径5~59 mm,平均27 mm,85.7%病灶主要分布于肝包膜下或门静脉周围肝实质内(病灶距肝脏包膜或门静脉小于2 cm),少数分布于深部肝实质;89.3%病灶形态主要为楔形和不规则形。肝脏HMs病灶最大直径8~65 mm,平均33 mm,67.3%病灶主要分布于肝脏包膜下,部分分布于深部肝实质;96.2%病灶形态主要为圆形或类圆形(表1)。

表1 病灶形态及分布

2.2 CT平扫、三期强化表现及特征性表现

本组病例136个病灶CT平扫均表现为稍低或等密度为主。肝脏FEI平扫病灶表现为稍低或等密度,以低密度多见(77.4%);三期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均呈持续渐进性强化,以均匀强化为主;动脉期轻度强化,绝大部分病灶(92.9%)门脉期病灶显示为相对低密度,最清晰、最易发现,平衡期绝大多数病灶(94.0%)范围显示较平扫缩小(平衡期“病灶缩小征”),大病灶(90.5%)可见特征性的“门脉穿行征”,部分病灶周边可见动脉期一过性异常灌注。肝脏HMs平扫绝大部分病灶(90.4%)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大部分病灶(82.7%)表现为不均匀强化,以不均匀边缘环形强化为主,其中部分病灶(61.5%)可以表现为“牛眼征”,其余病灶可表现为均匀强化。病灶平扫、强化方式与特征表现(表2,图1~2)。

表2 病灶平扫、三期强化表现及特征表现

图1 肝脏FEI平扫、三期强化表现及特征表现

图2 肝脏HMs平扫、三期强化表现及特征表现

3 讨论

FEI主要包括嗜酸粒细胞肝脏浸润和嗜酸性肝脓肿[16-19]。本研究结果表明,FEI多生于中青年男性多见,临床症状以发热、腹痛及腹泻为主,与文献报道相符[5-18]。HMs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本组病例原发病灶主要来源于消化癌、肺癌、乳腺癌等,以直结肠癌最多见,首要临床症状绝大部分以原发病灶就诊。本研究表明,临床资料对鉴别这两种疾病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强调了影像与临床相结合的诊断思维。

本组病例资料中,肝脏FEI与HMs的病灶大部分分布在肝包膜下或门静脉周围肝实质,FEI呈楔形或不规则形为主,HMs呈圆形或类圆形为主。研究可发现两者的形态学表现有着显著差异。这表明虽然EHI与HMs病灶都是多数沿汇管区及血管末梢分布,但两者有本质的生物学行为区别,使得两者形态表现有差别。本研究猜测,肝脏FEI通过嗜酸性粒细胞本身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及白三烯,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血流动力改变,导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于相应区域肝实质,病灶以渗出、浸润多见,影像主要表现为沿着血管分布的楔形、不规则形为主[2, 20-21]。但肝脏HMs主要是肿瘤细胞增殖,影像表现为肝周围肝实质的圆形、类圆形为主。其原因可能是,肝脏由肝动脉、门静脉双重血管支配,血管丰富、血流量多,所以恶性肿瘤细胞最易停留在肝脏周围肝实质,从而灶血供末梢周围肝实质形成转移灶,尤其来自门静脉引流的肿瘤,如消化道癌和胰腺癌。

本研究表明,肝脏FEI病灶CT平扫以等、稍低密度为主,检出率不高,与文献报道相符[6, 15],门静脉期病灶显示率明显高于平扫,是发现FEI病灶最好的期相;另外,本研究所提出的,平衡期“病灶缩小征”、“门静脉穿行征”等特征,对肝脏FEI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有文献报道,多期增强扫描对于肝脏FEI的发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可作为与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等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鉴别点[6, 15-22]。本研究中,肝脏HMs病灶表现为低密度结节或肿块,以多发为主,形态多以圆形或类圆形多见;本组病例HMs增强扫描不均质轻度强化为主,属于少血供瘤灶,与文献报道相符[23],其中边缘环形强化是HMs的重要征象,如厚环征、薄环征、牛眼征等,其中最典型表现为牛眼征[24],即病灶中心低密度区周围伴环状强化,环外另见一圈低密度,病理上环形强化区为肿瘤组织,外为受压的肝细胞和肝窦,此征是HMs与原发性肝癌相区别的重要征象,本研究中“牛眼征”状环状强化灶32个,约占82.7%。

本研究的局限性:由于肝脏FEI确诊病例较少,本组研究样本量有限;肝脏HMs的原发病灶病理类型有一定差异,本研究未做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肝脏FEI与肝脏HMs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肝脏FEI可出现“渐进性强化”、“门静脉穿行征”、平衡期“病灶缩小征”等,临床可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均对肝脏FEI诊断有重要意义。肝脏HMs多有明确原发病灶病史,边缘环形强化是其特征性表现,特别是出现“牛眼征”时,对诊断肝脏HMs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肝脏FEI及HMs的临床资料、影像表现等多方面的分析,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认识。

猜你喜欢

低密度实质门静脉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