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理论下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架构与实施

2018-08-01李莹燕

新课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游学研学环节

李莹燕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江苏 太仓)

国际理解是当下热门的话题,是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习俗等,探讨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念的教育实践。深度学习是体现核心素养指向的学习方式,倡导的理念是“亦深亦广”。为了较好地补充与拓展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我校在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设计架构与实施方面有了较好的经验。

一、未雨绸缪: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化实施

1.校本教材的统筹规划

校本教材是指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结合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编写的相关内容。我校是对外交流的窗口,因此编写国际理解相关内容的课程教材非常必要。我们根据学校实际,编写了五大板块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舌尖上的世界——读菜单,爱运动、享健康——乒乓与足球,名人对对碰——从郑和到哥伦布,迥异的校园风情——享受校园生活,旅行的意义——我想去看看。

深度学习就是指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学生运用所学的本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运用常规思维和非常规思维,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技能的认知策略。

2.校本教材的局部规划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提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我们在设计每一项主题教材时都有单元整体规划的铺设。(见下表)

Table Tennis主题单元架构

二、水到渠成:国际理解教育的研学旅行课程

孔子有曰:“君子不器。”这里体现了深度学习的“主体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为目标。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给予学生呈现成果的舞台,两个策略是研究并定向调查以及调查中的自主探究。因此,在开发国际理解的研学课程时,我们不妨按时间分为三种类型的课程。

1.研学活动前的手册设计

游学手册的功能既是对整个游学活动的向导和指引,也是游学活动结束后的成果采集,大致板块可以分为封面封底、家乡介绍、游学城市介绍、行程安排、我的计划、遵守规则、姐妹学校访问日记、照片集、收获与总结、评价等。

2.研学课程设计与实施

以英国游学为例,我们在13天的游历中除了安排表中的参观日程,还开发了许多新课程。主要体现了人文性与交际性。如,英语口语交际、西餐礼仪、英国足球课程等。

3.游后课程的设计实施

游后课程指向游学结束后的经验分享、收获总结。参与者是游学体验的全体同学加上即将参与游学课程的预备成员。以2017英国游学课例来说,我们可以设置:环节一:游学手册我展示;环节二:照片的那些事儿;环节三:课程体验展示(法语秀一秀、足球技能演示);环节四:西餐的实践研究;环节五:各方评价。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很多游学学会的知识必须经过综合性的运用,才能内化为学生真正的本领。游后课程给了游学参与者这样的机会。同时,该课程也使没有去游学体验的同学受益。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并注重该课程的设计实施。

三、珠联璧合:国际理解教育的课堂环节融合

深度学习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整合性学习。只有当知识和技能在复杂的情境中,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形成的知识和能力,才是核心素养。为此,苏州市教科院提出了“教学即情境”的教学主张,在情境中建构知识,在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问题的解决。

教材上学生已经学到了圣诞节的习俗,人们圣诞前布置圣诞树,平安夜挂长筒袜,圣诞节当天打开礼物、吃火鸡补丁等。学生需要圣诞节相关的知识链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的语段并介绍。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众人拾柴火焰高。”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延伸课堂的广度,鼓励学生立足教材,自主寻找相关的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也搭建了较好的交流分享平台。

以6A Unit 8 Storytime为例,教学内容是按时间顺序谈我国的春节习俗。泱泱中华大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渐提高,春节已经成为全世界热闹的节日了,学生需要学会英语表达,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实现国际交流。

结合深度学习理念,我们应该继续强化该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拓展他们相关的国内外知识面,实现“多元文化共存”以及“和平发展”的国际理解目标。

参考文献:

[1]冯嘉慧.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17(9):3-12.

[2]陈洁.国际理解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游学研学环节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游学天鹅湖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研学之旅
去美国“插班”游学
我家的游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