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说“医生的孩子常生病,老师的孩子不学习”

2018-08-01张丽钧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魔咒生病子女

■ 张丽钧

这话谁说的

“医生的孩子常生病!老师的孩子不学习!”——这话谁说的?

当然,这话不是我说的。

我说不出这么毒辣、这么精警的句子。

这个熊孩子啊

咱们先把这话撂一边,听我说说我最近被一个什么事缠上了——

数年前,有个N市的初中语文教师,听了我一场讲座后,执意要拜我为师,便虚应了她。前几天,她大半夜发来语音,压抑着抽泣,断断续续告诉我说,他儿子在她的学校读初一,到了叛逆期,事事跟她做对:

入学分班,她好不容易求校长,让儿子进了精英班,但儿子在精英班只呆了一周,就背着书包回原班了,连声招呼都没跟她打!

她教语文,偏偏儿子的语文成绩最烂!背个课文,全班同学都背过了,只有他,半个字都不肯背!把语文老师气得冒烟。

最气人的是,上周月考,儿子突然失踪了!哪儿都找不到他!情急之下,她报了警。警察定位孩子的手机,在一个网吧里揪回了他……

“张老师,今晚我们母子的冲突升级了……我拿着一瓶安眠药,跟我那个熊孩子说:你信不信,我敢把这一瓶药吞下去……你猜不着我儿子说啥,他说:‘嘁!我还不了解你?你哪有那个胆儿啊?你可笑不可笑啊!’张老师啊,你说我咋还有脸活在这世上啊……”

这叫“被动攻击”

我明白,她儿子送给她的这件礼物叫做“被动攻击”。

这是个超要强的妈妈,也是个超执著的妈妈。她写个文章,比打江山都难(她自己说的),但她坚持写,并且,写了坚持发给我看;在她的文章中,她儿子是个又聪明又懂事的好孩子;她儿子进了精英班,第一次开班会,她还做了“美篇”发给我……她做梦都巴望着孩子给她脸上贴金,可那个一直生活在她阴影中的小男孩,一旦具备了行为能力,就开始以给妈妈脸上抹灰为己任了。他选择了“被动攻击”的方式——消极、抱怨、敌对、放弃。他心里一直在跟妈妈进行着这样的对话:据说你想让我去东边?那就去西边找我好了!

这种“被动攻击”的教师子女还真不在少数。有的家长是“打掉牙,和血吞”,不愿意在同事面前说儿女半点不是,直到矛盾再也雪藏不住了,这才挤出惊天大脓包……所以,我在我学校带过一个原创课题就叫《城市教师子女成才研究》。

我说过:孩子有病,大人吃药。因为,病根在大人那里。如果这个妈妈依然不收起那颗指着孩子为她的虚荣买单的心,那孩子的叛逆将越来越严重。

跳出这个魔咒

为什么偏偏是老师的孩子不学习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四点:1.皮了——打小在校园里混,别人的孩子对学校充满新奇感、神秘感,老师的孩子对学校都产生审美疲劳了;别人把分儿当命根儿,老师的孩子把分儿当草根儿。2.烦了——身为教师子女,家长太在乎排名了!一出成绩就追到教务处去要,得“趁热”拿到手。孩子心里说:你越在乎,我越不在乎!另外,家长往往不自觉地把家庭当成课堂的延伸,TA的“代入感”极强,可以直接把灶台当讲台。3.木了——教师子女在家长供职的学校读书,弊大于利。同事争赏面子,领导殷勤照顾。孩子的感恩之心不断磨损,慢慢将美意、暖意读成了应当应分,领受却不领情,更不会用努力去报答。4.够了——孩子在心里跟家长叫板:你心里养着的那个完美的孩子根本不是我!罢了罢了,我索性不给你学习了。我用“考砸”,实现对你的完美报复!

我曾撰文,题目是《一号学生》:对教师而言,自己的孩子可是“一号学生”啊!“一号学生”带不好,小而言之,愧对小家;大而言之,愧对国家!

至于“医生的孩子常生病”,无非就是缘于医生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孩子打了个喷嚏,医生家长立刻调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解析这个喷嚏,不解析出点深层问题就不肯罢休。

所以,心理咨询师曾奇峰才会说:“医生的孩子常生病!老师的孩子不学习!”而据上述分析,笔者把这两个句子改成了“医生的孩子常被生病!老师的孩子常被不学习”。如果你想跳出这个魔咒,那就请先认识这个魔咒,然后,小心绕行……

猜你喜欢

魔咒生病子女
预防做好 牛生病少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生病”的一天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解除魔咒
生病的快乐
生病真难受
双重魔咒 杰伊·威廉姆斯 JAY WILLIAMS
露肉季到!解除显胖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