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小学学生身体形态发育30 a动态分析
2018-08-01刘亚旋
许 慧, 刘亚旋, 许 潇, 梁 潇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 郑州 450001
中小学时期是学生身体形态急剧变化的时期, 也是体格逐渐强壮的关键阶段。研究[1-2]表明,随着我国生活条件的改善, 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逐年提升, 呈现出青春期发育提前、身材比例逐步变化及身高持续增长等趋势,但存在地区差异。该研究以河南省1985年至2014年间的7次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3-5]为基础, 对 7~18 岁城乡中小学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进行分析, 以揭示最近30 a河南省中小学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变化规律, 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1985年至2014年间7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数据中河南省7~18岁城乡中小学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的数据, 共计227 034人(男生114 004人, 女生113 030人),城乡比例1 ∶1。其中, 1985年14 681人(男生7 341人, 女生7 340人)、1991年51 755人(男生25 913人, 女生25 842人)、1995年50 521人(男生25 352人, 女生25 169人)、2000年52 660人(男生26 686人, 女生25 974人)、2005年43 017人(男生21 512人, 女生21 505人)、2010年7 200人(男生3 600人, 女生3 600人)、2014年7 200人(男生3 600人, 女生3 600人)。
1.2抽样方法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研究的方法, 首先确定调研点校, 再以年级分层, 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构成调研样本。调研点校一经确定后保持相对稳定。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进行分析, GraphPad Prism 5绘制折线图。使用线性回归分析1985年至2014年间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变化趋势。
2 结果
2.1身高变化趋势结果见表1、2。 从1985年至2014年,河南省各年龄组中小学男生和女生身高的平均增长速率分别达到了0.27和0.20 cm/a;男生和女生速率峰值分别为0.39 cm/a(12岁)和0.31 cm/a(11岁)。1985年男生和女生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分别为14岁和13岁;2014年男生和女生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分别为12岁和11岁, 男生和女生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均提前2 a。结果见图1。
表1 1985年至2014年河南省7~18岁中小学男生身高变化趋势 cm
表2 1985年至2014年河南省7~18岁中小学女生身高变化趋势 cm
图1 1985年与2014年河南省7~18岁中小学男生(上)和女生(下)身高增幅比较
2.2体重变化趋势结果见表3、4。从1985年到2014年, 河南省各年龄组中小学男生和女生体重的平均增长速率分别达到了0.34和0.24 kg/a;男生和女生速率峰值分别为0.51 kg/a(12岁)和0.39 kg/a(11岁)。1985年男生和女生体重的生长高峰年龄分别为14岁和13岁, 2014年男生和女生体重的生长高峰年龄分别为14岁和11岁,女生体重的生长高峰年龄提前2 a, 男生保持不变。 结果见图2。
2.3胸围变化趋势结果见表5、6。 从1985年到2014年河南省中小学男生和女生胸围的平均增长速率分别达到了0.19和0.16 cm/a;男生和女生胸围增速高峰年龄均为11岁, 对应的平均增长速率分别为0.31和0.26 cm/a。1985年男生和女生胸围的生长高峰年龄均为13岁, 2014年男生和女生胸围的生长高峰年龄分别为14岁和11岁,女生胸围的生长高峰年龄提前2 a, 男生推迟1 a。 结果见图3。
表3 1985年至2014年河南省7~18岁中小学男生体重变化趋势 kg
表4 1985年至2014年河南省7~18岁中小学女生体重变化趋势 kg
图2 1985年与2014年河南省7~18岁中小学男生(左)和女生(右)体重增幅比较
表6 1985年至2014年河南省7~18岁中小学女生胸围变化趋势 cm
图3 1985年与2014年河南省7~18岁中小学男生(上)和女生(下)胸围增幅比较
3 讨论
该研究发现,河南省7~18岁中小学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身高、体重与胸围的平均增长速率均为正值, 表明河南省中小学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呈长期增长趋势。另外,各年龄组男生的身高、体重与胸围的平均增长速率均大于女生, 可见男生身体形态发育的长期趋势更加明显。这一结果与全国中小学生的发育趋势[6]基本一致, 表明河南省中小学学生的身体形态各项指标的发展大致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为进一步对30 a河南省中小学学生7~18岁生长规律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将1985年和2014年河南省7~18岁中小学学生身高、体重与胸围随年龄的增幅绘制折线图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2014年男生和女生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均比1985年提前2岁,说明河南省中小学学生的青春期启动年龄在30 a间发生了提前[7-8]。有研究[9-11]表明, 青春期的持续提前会导致个体的身高、体重及胸围的不均衡发育, 还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因此在关注青春期提前带来身高快速增长的同时, 更应该对青春期提前可能带来的问题提高警惕。
另外,作者还发现, 2014年河南省中小学女生身高、体重与胸围的生长高峰年龄与30 a平均的生长高峰年龄均为11岁, 提示女生青春期启动的时间已经趋于稳定; 而男生只有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12岁)与30 a平均生长高峰年龄一致, 体重与胸围的生长高峰年龄(14岁)与30 a平均生长高峰年龄(体重12岁, 胸围11岁)不一致, 说明男生青春期仍有提前启动的趋势。导致这种男、女生身体形态各项指标发育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遗传与环境因素对男、女生身体发育交互作用的影响不同。
总之,最近30 a来, 河南省中小学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状况有喜有忧。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的持续增长显示河南省中小学学生身体形态发育良好, 但体重的持续上升会增加中小学学生的肥胖几率。有学者[12]认为, 1985年之后, 中国人生活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的发育;但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对儿童青少年造成了不利的影响[13]。调查表明, 30 a间,中小学学生虽然蛋类及其制品和水果类的食用比例增加, 但米类及面粉制品、浅色蔬菜、粗粮类的食用比例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高脂肪红肉明显增加[14], 加之外卖饮食的便捷,一部分学生养成了高盐、高脂肪和高能量等不健康饮食的习惯[15-16];同时, 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的持续加重、沉迷于手机或电脑时间的增加、上学与放学代步工具的出现, 均使得中小学学生的生活方式处于“静”大于“动”的状态, 影响了其身体形态的健康发展。因此,要促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发展, 不仅要看到学生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对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的积极作用, 还需关注学生青春期提前、身高与体重持续增加可能导致的综合代谢等消极影响, 以采取适当措施, 促进中小学学生身体形态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