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在高职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8-07-31贾俐研
摘 要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元素,是理解作者思想和诗歌背后文化意蕴的关键。在高职诗歌教学中,唯有积累诗歌意象的固定意蕴、注重诗歌意象的选取组合、品味寄托情思的意象,才能真正理解诗歌,体会诗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关键词 意象 语文 诗歌教学 应用探究
诗歌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涵丰富、神韵清丽、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诗歌的学习关乎着学生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民族文化的未来。
诗歌教学一直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职生对学习诗歌的兴趣并不高,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为了就业,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其他课程的学习。二是诗歌自身特点,它不像小说有故事情节,也不像散文一样语言优美,更不像戏剧那样有尖锐的矛盾冲突,这加大了学生理解诗歌的困难。三是教师教学诗歌的方法欠妥当。很多教师因诗歌阅读知识和经验的缺失等原因使得诗歌课堂教学流程单一,缺少诗意,久而久之学生心生厌倦。
朱光潜先生说过,诗比其他文学更严谨、更纯粹。诗歌这一体裁的特殊性对语文老师诗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所谓意象,指寄寓着作者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的特定物象。“意”,指人的思想、意志、情绪;“象”,指客观的、具体的物象。[1]意”是主观的,“象”是客观的,两者相统一,便构成了“意象”。意象是诗歌构思的基本单位,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美国诗人庞德说过,意象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交融的思想,而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2]唯有把握意象,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歌,了解诗歌的主题。例如余光中《乡愁》,诗人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抒写思乡愁绪。温庭筠《商山早行》,诗人借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象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眼前。这些都提示我们诗歌中大量存在的意象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切入点。
1 积累意象的固定意蕴,理解诗意?
在古代诗歌,诗人常常借助一些有特色的事物表达情思,这些事物在长期的使用中,有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学生如能熟知这些意象,理解诗歌就容易多了。如月亮,是一种意蕴丰富又让人充满想象的事物,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借月抒情。有寓意离别愁绪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有表达思乡情怀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有抒发至深友情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有歌颂美好爱情的,“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 贺铸的《西江月》)。
又如“高楼”,诗人常借此登高怀远,思念远方之人。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樓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另外,古代诗歌里还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是“雁”,常借此抒离思。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北宋范仲淹《渔家傲》中“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借雁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
明月、清风、高楼、归雁、杨柳、杜鹃、猿等种种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展现不同的意蕴,高职学生经过多年学习诗歌的沉淀,已然熟知这些意象及它们约定俗成的内涵。在教学中从“意象”入手,那对诗的理解就像有了敲门砖,为进一步领略诗歌的风采打下了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意象在不同的情境下会表达多种含义和情感。
教学名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歌中“月”这一熟悉的意象出现了15次,作者信手拈来,出神入化。初读时反复出现的“月”字不仅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大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且“月”这一意象所蕴含的离愁别绪、思乡情怀、已在他们脑海里悄然生根。我们以“月”的意象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在理清诗歌创作思路时,以“月生—月照—月斜—月落”为线索初步理解诗歌。在感受诗歌绘画美时,以“月”为背景,无论是从大海母腹中喷薄而出的初月还是孤悬于高空中主宰万物的悬月,抑或是消隐在茫茫海雾中的斜月和江边树林上摇曳的余晖的落月,通过与春江、芳甸、花林、飞霜、天空、沙滩、高楼、镜台、鸿雁等完美融合,构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绝美的春江夜色图。在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时,更离不开“月”这一意象。在“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中读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中读到了诗人望月兴叹;从“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中读到亲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月”牵动了诗人内心最深幽的一隅。
诗人的情感和整首诗歌的美感都是通过具体可感的意象衍生开来,余光中先生在《论意象》中提到,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初的内在之意。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从积累古诗词固定意蕴的角度解读诗歌不仅看到了诗歌艺术的美感,更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2 注重意象的选取组合 ,体会诗境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3]诗歌中情趣饱和的意象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思。因而诗人创作诗歌时,肯定在选取意象上花费了一番心思。
例如被誉为“中国的中国诗人”—郑愁予,他的《错误》一诗中选取的诗歌意象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东风”、“柳絮”、“青石的街道”、“春帷”、“窗扉”。作者用这些意象营造出别具感情色彩的意境,把情人久别的抑郁和不得相聚的惆怅曲折地表现出来。
陈植锷指出:“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4]优秀的诗歌,诗人往往会将选取新颖而意蕴丰富的意象,并将它们独特完美地组合。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就很特别,且其组合方式很特别。整篇二十八个字,由十一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排列在一起,前三句均用三个并置叠加的意象,渲染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氛围,读着读着渐渐感受到了天涯浪子的悲凉心境。
教学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可从寻找诗中意象入手。学生相继找出三个意象群:第一组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五个并置意象;第二组是“痛苦的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两个隐喻意象;第三组意象群是“从神话的珠网里挣脱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起跑线”、“绯红的正在喷薄的里面”。学生会发现从第一组意象群中各意象的修饰语“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词中读到了祖国受苦受难的艰难岁月;从第二组意象群中读到了中国(人)在迷惘中不断探索、不懈努力的追求过程;从第三组意象群中读到了祖国的希望。这篇诗歌的三组意象群以递进的方式,展示了诗人情绪从低落到高涨,从悲苦到充满希望的过程,也展现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过程。
单一的意象,虽有一定含义,且与诗人的情感也密切相关,但如果孤立存在,充其量也只是一些断金碎玉。而意象群的有效组合,会让诗歌产生新的意义,更有利于进入诗歌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怀。
3 品味寄托情思的意象,抒发诗情
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5]教材中的诗歌的意象选择和呈现方式也为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提供了依据。一些对语言文字敏感的学生更是诗性大发,往往借助饱含自己感情,富有主观色彩的物象进行诗歌创作。
教学余光中的《乡愁》,重点抓住诗歌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及一些不寻常的词句,“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来理解诗歌内容。在语言实践上让学生借助触动他自己心灵的,能引起思乡情绪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如: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乡愁是一轮皎皎的明月,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离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绝唱……学生受到课文语言的启发,并在我适时巧妙的点拨下创作了佳句,不仅品到了读诗歌的乐趣,更体会了作诗的乐趣。
又如在讲到朦胧诗时,以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为例。该诗是诗人江河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倾诉自己质朴愿望,寄托了诗人美好的梦的诗歌。课后让学生以“如果……谁还需要……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表达自己心中的期盼。一生写到“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有春天/谁还需要雨露,誰还会/在烈日祈盼/渴求神的恩赐/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幅画/每一笔都是一滴雨/像微风在脸颊徘徊/谁不愿意/有一个美丽的河塘/美丽得令人陶醉/荷花和游鱼在雨丝中舞动/谁不喜欢大海/像雨滴溅落大地/淅淅沥沥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缕缕炊烟朦朦胧胧”。小诗虽不成熟,但作者创作时不仅注意到意象的运用(雨露、画、河塘、荷花、游鱼、炊烟),也运用了通感修辞手法(淅淅沥沥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缕缕炊烟朦朦胧胧),真值得赞赏。[6]
模仿课文,寻找寄托自己情思的意象,激起了学生创作的动力,此时的表达已是语言纳入后的应用,是情意领会后的倾吐,是不吐不快的生命欲求。
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元素,是诗歌的灵魂,是理解作者思想和诗歌背后文化意蕴的关键。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诗歌的意象教学,充分发挥意象教学的作用 ,深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 许自强.意象在歌词创作中的作用[J].词刊,2007(5).
[2] 吴晓.意象的多维功能[J].诗刊,1991(1).
[3] 徐寿凯.古代文艺思想漫画[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
[4] 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 呼碧霞.“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实践例谈[J].辽宁教育,2012(19).
[6] 贾俐研.言语形式视野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