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大工作与政治文明建设大家谈
2018-07-31
孔令伟:人大监督也要兼顾微观监督 江苏省徐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孔令伟撰文说,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多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坚持“议大事、抓重点、求实效”原则,围绕党委决策部署和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和中心工作开展监督,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抓宏观、抓大事领域的监督,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主要方向,也是其义不容辞的主要职责所在。笔者认为,在突出抓好宏观监督、大事监督的同时,人大监督也要兼顾微观监督,绝不能因事小而忽略、而不为。人民群众关注和反映的一些事情,从表面上看似小事,但实则不然。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再小再微观,也是大事要事。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它们因相互联系而存在和发展。没有微观就没有宏观,大事也是由小事发展、组合而成的。舍弃微观监督,忽略小事监督,人大监督往往会陷入原则性、粗放性、程序性的尴尬境地,就难以发现“一府一委两院”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难以真正促进解决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也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监督成效。人大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人大的监督也是代表人民监督的。只要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事情再小、再微观,人大都应该主动去关注、去监督。由此可见,人大监督也无小事。因此,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抓好宏观领域监督的同时,必须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把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想其所想,急其所急,解其所难,以促进改善民生为重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 督促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让人民群众在人大监督的有效推动之下获得的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钱振华:把握四个关键环节发挥人大调研作用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人大钱振华撰文说,人大履职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调研水平的高低,调查研究是人大议政督政的“源头活水”。为此,各级人大要推动调查研究这一优良传统“回归”人大工作本身,摒弃为调研而调研的狭隘思维,树立大调研格局和系统化思维,坚持以“调”为基础,以“研”为关键,以“转”为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调研、转化、落实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学习为首是开展人大调研的先决条件。人大监督政府工作,政府有多少部门领域,人大的监督视角就会涉及多少职能部门和业务领域,人大调研工作就会接触到这些问题和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调研课题的需要,不仅要学法,而且要学专业知识,尽快从外行向内行转变,成为一名“多面手”和“百事通”,把学习同调研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贯穿于调查研究的全过程,以学习带动调研,以调研促进学习。同时,人大工作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吃透党的政策精神这把“第一标尺”。二是调研为基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有效途径。要善于运用法定方式开展人大调研,如听取汇报、联系选民、专题调研、集中视察等等,发挥人大调研的独特优势。在调研过程中,要“不唯上、不唯虚、只唯实”,要实事求是提出问题,全面准确分析问题,唯其如此,调查研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以高质量的调研推动高质量的发展。三是转化为本,建构民意落实的法定程序。各级人大要将调研成果通过合法程序转化到行政、司法的工作实践中,在营造更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上发挥作用。要研以致用,通过民意转化有效解决现实问题,沿着“问题—社会问题—公共问题—公共政策问题”环节发展,推动政府出台更多既有“言值”、更显“温度”的政策文件,最终将调研措施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四是落实为要,助推区域发展的有力保障。各级人大要强化监督组合,科学整合监督资源,通过调研与监督手段的结合,实现调研质量与监督实效的同步提升。要加强与办理部门的联系,限期整改、督促落实;组织代表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对照整改要求逐项检查核实;将调查研究和工作评议、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甚至询问和质询等监督形式结合起来,建立起常态化运行机制,使调研所提意见建议真正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人民当家作主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
卢鸿福:提高人大监督的落实力 湖南省娄底市人大常委会卢鸿福撰文说,现实生活中,监督依然是人大工作的薄弱环节,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监督的落实力不强。笔者对人大监督落实力不强的表现进行了专门梳理,主要有:一是重会前,轻会后,事前调研比较深入、比较认真,事后交办轻描淡写,避重就轻;二是调门高,行动少,满足于作指示、画圈圈,言语上狂风暴雨,行动上和风细雨;三是把“议了”当成“做了”,把“交了”当成“做好了”,既不管“下文”如何,也不听“下回”分解;四是建议意见笼而统之,大而化之,放之四海而皆准,缺少针对性、目的性、可操作性;五是选择性落实,有利就干、容易就做,一旦遇到矛盾困难就打退堂鼓;六是在矛盾面前,束手无策,无所适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七是求和谐,求稳定,理解支持、换位思考的多,动真碰硬、追踪问效的少;八是交办意见发下去了,对相关部门单位有没有执行、落实的效果怎样不闻不问,导致交办与执行脱节;九是目标不明,要求不高,只看有没有答复、办理的态度好不好,却不管办理的质量和效果,不管问题解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大监督的权威,严重影响了人大机关的形象,因此,提高人大监督的落实力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着力破解的一道难题。一是要强化责任。提高落实力归根结底是责任心的问题,开展监督工作没有责任心不行。有了责任心,即使遇到困难,也能想方设法去解决去落实。因此,对每一项监督工作,要有极端负责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抓则已,要抓就要抓出成效来、干出样子来。二是要动真碰硬。抓监督落实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会遇到矛盾和问题,甚至还会遇到阻力,必须敢于面对、勇于正视,不能畏难而退、半途而废,只要是符合宪法法律要求的、只要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只要是认准了事项,就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千方百计寻求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办法。当然,要有敢于“亮剑”的精神,对敷衍应付、推诿搪塞、藐视监督的行为,通过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等刚性监督手段,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直至问题得到真正解决。三是要持之以恒。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各类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利益关系日趋复杂,问题解决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任何一项监督工作的开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监督效果的取得,也并非立竿见影、马到成功。因此,对每一项监督议题,既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又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坚持不懈抓下去,不解决问题不放手,不达到目的不罢休,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当年解决不了的,来年接着干;一届拉不下的,下一届接着来,打破“年”和“届”的界限,盯紧问题,追踪问效,这样,才能让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开花结果。
花志荣:不妨多开展些体验式调研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花志荣撰文说,调研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本功和必修课,也是人大提升监督实效、作出正确决议决定的前提。纵观一些地方人大平时开展的大量调研,多数往往局限于传统的“看、听、议”。所看或视察的对象和线路,常是調研对象事先精心安排好的;所听取的汇报,也常是调研部门文字人员起草并经层层把关的;而交流讨论时,敢于直面问题、较真顶真的“思维风暴”更为罕见。如此,许多调研对所涉议题面上和点上的情况了解不全,对诸多深层次问题触及不多或不深,因而所提意见建议缺乏现实针对性和前瞻性,“含金量”不高。相对于传统的“看、听、议”的调研方式,体验式调研由于具有直观性、情境性等特点,调研者与调研对象“零距离”接触,往往更能给调研者带来感官、情感、思考、关联、行动等各种体验,因而在调研中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掌握更为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发现平时在办公室想象不到、察觉不到的细节。除能较好克服一些传统调研方式形式主义的倾向外,对人大工作者和人大代表而言,体验式调研还有助于提升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情操和行动意愿。由于体验式调研要求调研者需介入、参与、融入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之中,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其对老百姓的生活更能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激发自身为民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2014年春运期间,两名广东省人大代表以乘客的身份到火车站现场体验式调研春运购票管理情况,切身感受到了购票难,也据此为民代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又如,近年来,为推动解决法院“执行难”问题,在地方人大的组织下,部分人大代表全程参与、见证执行工作。他们感慨,通过参与切身感受到了执行工作的复杂与艰辛,也体会到了执行干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与勇气,同时也丰富了作为人大代表角色的履职体验,激发了履职动力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