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老旧小区变为美丽家园

2018-07-31尤展高玲包咏菲

群众 2018年13期
关键词:物业费物业公司物业管理

尤展 高玲 包咏菲

在城市化进程中,在高楼大厦的背后还有不少老旧小区。这些老旧小区因建设年代久远、没有物业管理,通常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如何让老旧小区变身为美丽家园?徐州市泉山区通过为老旧小区量身定制物业管理,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关注民生,探索物管新模式

过去几年里,泉山区不断加大投入,加上市级资金合计投入3.1亿元,整治了232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35.9万人,小区环境普遍得到提升。为巩固来之不易的整治成果,泉山区经过充分调研,探索出“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物业管理模式,解决了多年来老旧小区“没人管”“管不好”的老大难问题。

老旧小区应采取何种物业管理模式,泉山区进行了多次探索。2008年,试行全市推广的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费用由市、区、居民各出1/3,但由于街道和社区难以提供有效服务且居民承担费用难以落实,这一方式因此夭折。其后,区里又尝试引入社会化专业物业公司,由于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运营成本高、收费标准低,物业服务质量自然不高,这导致居民缴费率不高,形成了死结,最终物业公司打起了“退堂鼓”。

全靠政府做不了,全靠市场做不好。为此,2016年9月,泉山区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的意见》,创造性地推出“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物业管理模式,即政府出资“兜底”,保证物业公司正常运作,物业公司按市场机制开展服务和管理,从而有效满足了老旧小区最基本、最迫切的物业管理需求。

这一全新的物业管理模式以区街两级物业公司为基本架构,以区房产服务中心下属的泉房物业服务总公司为载体,建立区级物业服务总公司,在王陵、奎山、永安等11个街道设分公司,全面开展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总公司负责对分公司进行管理、指导和考核,选派工作人员常驻分公司、进行日常指导和巡查管理,分公司负责物业管理具体工作的落实。此外,总公司还设立了“两部一队”,即保洁部、保安部和小区综合服务队,通过保洁、保安、保绿、保修、保停车秩序“五件套”全覆盖的精细化管理,为老旧小区提供基本的物业管理服务。

记者在奎园新居南区看到,通过整治改造和引入物业管理,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大门处设置了车辆升降杆,传达室配上了身着制服的保安,路面平坦整洁,车辆有序停放,道路两旁花木郁郁葱葱。据悉,从2016年10月首批33个小区试点起步,截至目前,区街两级物业公司“打包”管理的老旧小区数量已达146个,基本实现了区内成规模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做优服务,用真情赢得民心

在老旧小区开展物业管理,得到居民认可是关键。为此,区街两级物业公司努力提供优质的服务,用真情付出赢得民心。

大多数老旧小区此前一直没有物业管理,居民更没有缴纳物业费的意识,对物业公司的入驻往往持不信任的态度。为此,物业公司首先向居民宣传引入物业管理是区政府“兜底”为民办实事,物业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让居民交最少的钱得到高性价比的服务。同时,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居民诉求,并组织小区里热心、有大局观的居民代表成立“小区居民议事会”,共同协商物业管理方案并进行公示,得到大多数居民的认可后再签订合同。

为了培养居民“缴费买服务”的意识,物业公司采取了“先服务后收费”的方式,先无偿提供3—6个月的物业服务,让居民体验到优质的物业服务,然后再根据各小区实际情况每月收取0.2元/平方米至0.35元/平方米的物业管理费。为了提供让居民满意的物业服务,各物业分公司在前期老旧小区整治出新的基础上,认真听取居民的建议,力所能及地解决各种问题,还因地制宜开展个性化的物业服务。如,开发闲置区域画设停车位,缓解居民机动车停放压力;设置安全舒适的休闲座椅,让居民有休闲活动的场所;安装电动车充电桩,消除“飞线”带来的安全隐患。煤建北村小区居民常大爷告诉记者说:“自从有了物业管理,小区环境整洁多了。空闲时坐在树下乘乘凉,在健身步道走走,这样的生活很惬意。”

一点一滴的付出,居民由起初的质疑转变为默认、理解、认可、拥护和一致赞扬。副区长刘明介绍说:“通过先服务后收费,老百姓看到了小区环境的变化,也感受到了物业公司的诚意。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全区已有45个小区收取物业费,其中13个小区的收缴率超过90%。”

同向发力,让社区助力物业

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繁重,涉及面广。物业管理运作一年多来之所以获得居民的广泛认可,离不开街道特别是社区的积极参与。

按照设计,街道物业分公司副经理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这既明确了社区的责任,也让社区的管理工作有了抓手。社区充分发挥与居民接触多、熟悉情况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前期宣传上,社区通过发放征求意见书,组织召开业主代表座谈会,组织居民前往已开展物业管理的“示范小区”观摩等方式做好宣传发动,让居民了解并接受物业公司的进驻。

在日常管理上,社区干部在区里组织下挂钩每栋楼,通过选举楼组长,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作用,定期召开党员、楼组长会议,听取大家对小区物业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配合区街物业公司制定量化标准并张榜公示,加强对小区物业服务质量的考核。组织社区委员、楼组长和居民代表联合成立监督委员会,对物业公司的工作计划和财务报表进行随机巡查。

在费用收缴上,社区发动小区内的老党员、楼道组长和志愿者带头缴费,并利用晚上下班时间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业主委员会成员一起上门收缴物业费。对拒缴物業费的居民做好说服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不能解决的也耐心做好解释,从而赢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共建共享,让居民成为主人

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必须依靠居民,让居民参与贯穿管理全过程,从而激发居民的主体意识,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主动维护小区环境已成为居民的共识。在煤建4号院,记者注意到在物业公司架设的晾衣架旁都设有一个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两排晾晒夹。居民李大娘说,这种温馨的小举动,让居民非常感动,他们使用完夹子后都会主动放回盒子里。正是通过有效的引导,居民们逐渐形成了珍惜、爱护身边好环境的意识,主动关心起小区的管理。

主动过问小区的事已成为居民的日常。湖滨街道刘场社区的“小马扎议事会”颇具特色。社区党委特邀老党员、志愿者和群众代表,每人发放一张小马扎,大家坐下来议事,像停车难、路灯不亮、绿化有待完善等物业管理问题都成为议事的重点内容。正是有了居民的主动参与,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才能逐步提高。

主动缴纳物管费已成为居民们的自觉行为。住在云西小区的刘大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物业费是每月0.2元/平方米,一年算下来,还不到200元。“与过去相比,小区环境干净整洁了,这样的物业费我交得情愿!”引入物业管理后小区的变化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半年内,云西小区物业费的收缴率由最初的30%增加到80%。

当前,“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物业管理模式在泉山区已经进入了良性化运行的轨道。刘明告诉记者,政府“兜底”并不是大包大揽,而是通过加强管理、提升服务、培育居民缴费意识,形成可持续的物业管理运行机制。最终,政府逐步退出,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真正推向市场。

责任编辑:朱 瑾

猜你喜欢

物业费物业公司物业管理
防不住的套路
加强物业公司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措施研究
物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选准条件正确解答
浅谈物业管理业务沟通的重要性
房屋漏水,凭什么还要我交物业费?
在小区内丢车,物业公司是否需担责?
在小区内丢车物业公司是否需担责
汽车被盗,物业公司应否赔偿
高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