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的现状研究
——以福州某高职院校为例
2018-07-31吴萍娜
吴萍娜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心理弹性,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尽管研究者们对心理弹性的定义存在较大的争议,但已基本达成的共识是:心理弹性的定义均基于两个核心概念:个体遭遇逆境和个体积极适应并成功应对 。学者们一方面对心理弹性的模型展开探讨研究,另一方面则关注心理弹性在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维护中的机制作用。有研究指出,心理弹性是大学生成功应对充满着各种压力挑战的大学阶段的重要且独一无二的预测因素[1]。当置身于诸如重要的考试、人际关系、生活变化和生涯探索等压力环境时,大学生可能表现出抑郁、焦虑、耗竭等负性情绪体验甚至问题行为,然而这些生活压力事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却因人而异,这取决于心理弹性等个人的性格特征。心理弹性有助于个体去应对逆境、去适应。心理弹性使得个体积极应对压力,保护自身的心理健康[2]。
高职生,尽管同属于高等教育群体,但他们的整体学习动力较弱、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加之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学制以及生涯规划等客观因素,探讨他们的心理弹性现状特点以及如何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改善、提高其心理弹性,对于优化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现状调查
(一)调查样本概述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选取福州市某高职院校在校一年级高职生318名,其中男生135人,占统计人数的42.5%,女生183人,占统计人数的57.5%,年龄从17岁到21岁,平均年龄19.3岁。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51份,有效问卷318份,有效率90.6%。
表1-1.样本的人口学特征情况(N=318)
由表1-1可知,高职学生中非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大,占比72.6%。调查主要从性别、家庭子女情况、学生工作经验以及恋爱状态这四个方面探讨、分析高职学生的心理弹性现状。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了Connor和Davidso一起开发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该量表是基于心理弹性个性特质理论观点所研发的心理弹性测量工具,被广泛使用。该量表包含了25个项目,由坚韧性、乐观性、力量性三个维度组成;采用“1—从来不”,2-“很少如此”,3-“有时如此”,“经常如此”至“5—一直如此”的五点计分法;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α系数在0.76-0.90)[3]。本次调查研究中,总量表和量表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89,0.84,0.68,0.58(详见表1-2);总量表和量表三个维度间的pearson相关情况如表1-3。
本研究用心理弹性量表的得分作为被试的心理弹性水平的测度值,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弹性水平越高。
表1-2.心理弹性量表的信度系数
表1-3 心理弹性分量表及总量表得分间的相关
(三)统计方法
运用 SPSS20.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二、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现状调查结果
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的总体情况
对心理弹性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的描述性统计(N=318)
对心理弹性的总分进行分析,发现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的差距为60分,平均得分为88.374分,标准差为11.89。高职生的心理弹性总分和心理弹性的三个维度的得分都是高分和低分者少,中间水平的得分者较多。说明只有少数学生有极好或极差的心理弹性水平,而处于中间心理弹性水平的学生占比例较多,高职生总体的心理弹性状况处于一般水平。
(二)性别对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
性别是众多心理弹性研究中经常被探讨、被关注的人口学变量之一。如表2-2,数据表明,高职生的心理弹性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无论在心理弹性总分上,还是在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这三个维度上均优于女生。
一是推进企业节水技改措施。通过推进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和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强化节水技改,大力发展重复用水技术。截至2013年年底,已完成水平衡测试企业60多家(占工业总水量86%),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42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02家。二是开展工业园区废水“零排放”。张家港市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新建2万t级再生水厂,深度处理园区内处理后的工业废污水和生活污水,制成不同等级的再生水供给园区不同用水需要,对膜处理后浓缩盐水进行蒸发处理,废盐干燥后填埋,实现高标准的“零排放”。
表2-2.不同性别高职生心理弹性比较(±s)
表2-2.不同性别高职生心理弹性比较(±s)
注:*P<0.05,**P<0.01,***P<0.001。
男(n=135) 女(n=183) T值心理弹性 90.77±11.78 86.61±11.69 3.129**坚韧性 46.57±7.05 44.40±7.07 2.705**力量性 29.56±3.80 28.31±3.78 2.925**乐观性 14.64±2.25 13.90±2.20 2.935**
(三)是否独生子女对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
对于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是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点之一,心理弹性对于独生子女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调查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女在心理弹性上的差异显著,具体如表2-3。
表2-3.是否独生子女高职生心理弹性比较(±s)
表2-3.是否独生子女高职生心理弹性比较(±s)
注:*P<0.05,**P<0.01,***P<0.001。
独生子女(n=87) 非独生子女(n=231) T值心理弹性 92.13±12.56 86.96±11.34 3.515**坚韧性 47.07±7.31 44.67±6.96 2.706**力量性 30.21±3.96 28.32±3.66 3.995***乐观性 14.85±2.48 13.97±2.11 3.154**
数据表明,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更具心理的灵活性,他们的心理弹性总分,力量性、乐观性和坚韧性三个维度均优于非独生子女,且差异显著。
(四)学生工作经验对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
成长中的工作经验甚至挫折与小确丧,对于高职学生是否有着积极的意义呢?本次调查中我们选取了学生干部工作经历这一成长财富加以探讨,结果如表2-4所示。
表2-4.是否有学生干部工作经验高职生的心理弹性比较(±s)
表2-4.是否有学生干部工作经验高职生的心理弹性比较(±s)
注:*P<0.05,**P<0.01,***P<0.001。
学生干部(n=103) 非学生干部(n=215) T值心理弹性 90.59±12.39 87.31±11.52 2.319*坚韧性 46.50±7.21 44.76±7.04 2.055*力量性 29.41±4.05 28.57±3.70 1.836乐观性 14.68±2.29 13.99±2.20 2.594*
数据表明,担任学生干部这一成长经历对高职生的整体心理弹性以及各维度有着重要影响,学生干部在心理弹性总分和坚韧性、乐观性维度上显著优于非学生干部,而力量性上两类学生的心理弹性不存在显著差异,担任学生干部的经验有利于增强高职生的心理弹性。
(五)恋爱状况对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
爱情,是这一年龄段可能会经历的一种心理距离上更加亲密的人际交往,这对于个体心理弹性发展是否有影响呢?本次调查结果如表2-5所示。
表2-5.不同恋爱状况高职学生心理弹性比较(±s)
表2-5.不同恋爱状况高职学生心理弹性比较(±s)
注:*P<0.05,**P<0.01,***P<0.001。
恋爱(n=95) 单身(n=223) T值心理弹性 91.66±12.29 86.97±11.46 3.269**坚韧性 47.03±7.19 45.39±7.33 2.189**力量性 29.91±3.88 28.39±3.73 3.286**乐观性 14.73±2.33 13.99±2.19 2.692**
数据表明,恋爱状况对高职学生的总体心理弹性及各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且恋爱中的高职学生的心理弹性优于单身的高职学生。
三、高职生心理弹性现状分析
性别对心理弹性乃至心理健康的影响,一直是各领域研究中被考量的重要人口学变量之一,本次研究所使用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是Connor和Davidso基于心理弹性个性特质理论观点所研发的工具,调查数据显示高职男生的整体心理弹性以及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优于高职女生,这与已有大部分研究所得到的结论相似,即性别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但具体是男性优于女性还是女性优于男性,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结果。如逯嘉通过对中国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其特征进行元分析指出男生的心理弹性得分显著略高于女生[4];也有研究发现女性的心理弹性高于男性[5]。对导致这种不一致的研究结果的原因,胡天强进行了元分析,指出操作定义和测量工具对心理弹性的性别差异起调节作用,即研究者如何理解并选取基于何种心理弹性模型的测量工具是导致出现性别差异的因素,而性别本身可能并不影响心理弹性[6]。
大学生心理弹性在是否有学生干部工作经验这一维度上差异显著,学生干部心理弹性总分和坚韧性、乐观性维度明显高于非学生干部。高职学生干部是活跃在学生工作舞台上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学生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与普通高校不同的是,多数高职院校实行学生在校学习两年或两年半后到岗位实习一年至半年不等的教学模式。这一特殊的教育模式给予高职学生干部更大的挑战和成长的机会,熔炼、提升了他们的心理弹性。
恋爱中的高职学生其心理弹性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单身的高职学生,这与石美玲的研究结果一致[8]。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恋爱本身就是一种保护因素,青年期的恋爱尚有较多不成熟之处,可能是个人身心发展中的助力也可能是是阻力,恋爱对于青年学生成长存在着双刃剑的效用。本次研究中恋爱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弹性具有显著性的积极意义,这其中的核心可能在于这种关系是一种健康的、亲密的、高品质的人际关系,这种积极、支持性的朋友关系可能提供了积极应对的榜样,展示了如何获得和提供支持,且随着这种朋友关系向亲密无间发展,还将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应引导青年学生建立亲密而不依附、热烈而不失控的恋爱关系。
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改善高职学生心理弹性的策略建议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弹性更是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积极人格特质、能力和发展模式,危险性因素并不必然导致不良的结果,在心理弹性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个体内部和外部的保护性因素体起到了关键的中介作用,故而应充分挖掘、发挥这些保护性因素,以改善、增强高职学生的心理弹性。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社会支持环境,促进高职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良性和健康的校园心理文化有利于促进高职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对其心理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意义。一方面应注重通过合理使用新媒体工具以扩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和范围,增强学生积极关注自我、悦纳自我的意识,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课堂内外的心理教育和素质拓展活动,积极引导高职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技能,构建良好的社会人际支持系统,以提高自尊心与自我效能感,以及对消极事件的适应与解决能力。
(二)全员心育,树立积极理念,引导积极归因
高职学生的心理困扰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对自我、对问题上的错误,较难树立积极理念,心理弹性也比较脆弱,学校应树立全员心育的理念,并通过制度落地,坚定自主自助的助人理念。一方面依托“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工作网络、拓展课内—课外,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学生的成长、学习以及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引导学生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对问题进行积极归因。另一方面,应提高心理咨询中心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不断学习一些基本技能或增强与优化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特别是抗挫折能力相关的积极因素,以帮助学生改善、提高心理弹性。
(三)预防与干预双管齐下,培养弹性特质,增强抗挫折能力,提高心理幸福感
1.培养心理弹性特质
心理弹性,作为有助于个体对抗逆境,良好适应并最终积极发展的一种个人特质,主要包含了自尊、自信、自我效能感、积极乐观的认知解释风格、选择与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等。我们可以借鉴Stemberg等提出的“另一个“3R”培养方案,著名的“国际韧性课题”中提出的“我是、我有、我能”操作化策略:通过“我有”策略引导和帮助学生挖掘、重构和优化社会支持系统;使用“我是”策略启发学生关注自身的内部力量,挖掘自身的潜质,看到自身的优点或独特之处,以提升自尊、自信和自我效能,培养其积极乐观的认知解释风格;利用“我能”策略帮助学生学会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应对技巧,提高沟通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和综合能力。
2.开展团体弹性辅导,优化团队弹性以强化个体挫折承受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将心理弹性的研究由个人心理弹性扩展到团体/小组心理弹性,Bennett等人强调“既应将心理弹性视为个人特质又应将其视为社会因素(存在于小组或团队)”。Rodriguez-Sanchez和Vera Perea将团队弹性界定为“是一个团队克服困难、战胜危机的能力”。目前,在国内关于大学生的团体弹性辅导多以团体心理训练为主,可以通过团队组建训练、人际信任训练、社会人际支持系统构建与优化训练、团队协作训练以及自我积极认知训练、情绪管理训练等团体心理素质拓展主题来优化团队弹性,并增强个体的抗挫折能力。
3.正念训练,引导学生关注此时此刻,活在当下
正念是通过注意力的自我调节使当事人关注于即刻体验,对当下的感受保持开放和接纳的态度,以此来增强对压力事件的适应性解决能力的一种技能。关于提高正念的已有研究获得了许多积极的结果,特别是正念在心理幸福感、情绪管理和心理弹性的提升方面。
可以尝试跨学科、跨课程地在全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将马克·威廉姆斯等人(2009)在书中所提出的静坐冥想、躯体扫描、三分钟呼吸空间、正念瑜伽等正念技术运用于提高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