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报告

2018-07-31

畜禽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晃跛行嗜血

(新晃县畜牧水产局, 湖南 新晃 419200)

0 引言

近年随着新晃县养猪业的快速发展化,规模化程度提高、饲养密集高,加上很多养殖户从外地引入生猪发展,带来一些引入性呼吸道疾病、养殖环境差异和饲养管理等因素,造成该病在新晃县很多地方散发,甚至呈地方性流行,危害比较严重。该病多发于3~10周龄的猪,死亡率高,影响着当地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因为发病程度和炎症部位有所不同,母猪可出现流产,公猪有跛行症状。根据发病情况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1.1 急性型

常发生于生长良好的猪,病猪发热、体温升高至40.5℃~42.0℃,少食或不食、精神萎靡、反应迟缓,咳嗽、呼吸困难,体表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发紫,由边向耳根慢慢变淡,眼睑皮下水肿,部分鼻流脓液,出现跛行、腕关节、跗关节肿大,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严重时母猪流产。在发生关节炎时,可见1个或几个关节(多见于腕关节和跗关节)肿胀、发热,初期疼痛,起立困难,后肢不协调。

1.2 慢性型

多见于保育猪,主要是病猪发热、体温升高至39.5℃~40.0℃,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皮毛粗乱,四肢无力或跛行,体表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轻微发紫,生长不良,衰竭而死亡。

2 病理剖检

解剖时可见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等多发性炎症,有纤维素性或浆液性渗出,胸水、腹水增多,肺脏肿胀、出血、淤血,有时肺脏与胸腔发生粘连,这些现象常以不同组合出现,较少单独存在。

3 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一般可初步作出诊断;确诊需进行做细菌分离鉴定或血清学检查。

3.1 血清学诊断

主要通过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

3.2 实验室快速染色镜检

革兰氏染色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美兰染色为呈两极着色,呈丛、球杆状、长丝状的多形性,无鞭毛和芽胞,但有荚膜。

3.3 鉴别诊断

本病要与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蓝耳病、附红体、弓形虫、流感等病进行鉴别,当前猪场病情复杂,且本病又多继发于各种原发病之后,一旦发生,往往造成误诊误治。可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加以鉴别。

(1)本病有高烧、皮肤潮红、耳朵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易与蓝耳病、附红体病或弓形体病混淆。蓝耳病常伴有明显的母猪流产和其他繁殖障碍,而本病主要危害2周~4月龄的仔猪和生长猪;附红体病或弓形体病的体表出血与本病的体表皮肤潮红发绀有明显区别。

(2)本病常出现高烧、喘咳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而误诊为流感。猪流感多发于冬春季节,发病急剧.一旦发生,很快在猪群中传播蔓延,病猪精神委顿和咳嗽喷嚏症状明显,若无继发、并发症,1周左右常自愈。

(3)本病易误诊为胸膜肺炎。胸膜肺炎时。喘咳和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程度剧烈,有时呈犬坐张口呼吸姿势。而本病病猪咳声轻微,且每次只表现2~3声短咳。

(4)本病常误诊为圆环病毒感染。圆环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本病在病初用敏感药物施治疗效尚可。

(5)本病常出现关节肿痛、跛行和神经症状等而误诊为链球菌病。链球菌病虽有关节炎及脑膜炎症状,但典型的皮肤潮红、耳朵发绀症状却

4 典型病例

4.1 发病情况

2012年新晃县新寨乡新寨村,全村216户饲养的476头2~4月龄的猪在1个月内261头猪继续发病,造成了小规模流行,经乡村两级兽医技术人员的治疗无效,死亡了89头,报请新晃县畜牧水产局技术组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经技术组人员进行临床症状、解剖和进行实验室染色镜,确定为猪副副嗜血杆菌病。

2013年新晃县方家屯乡梅子坪村甘华华(鸿华养殖场)的规模养猪场饲养的362头育肥猪中的157头猪发病,死亡了21头。经临床检查:发热、体温升高达40℃~42℃,精神沉郁,特别是耳廓边缘发绀,呈浅至暗红色。眼睑水肿,有的全身皮肤发红发紫,肌肉颤抖,在胸腹部皮肤和四肢末端呈紫红色,腕关节、跗关节肿胀,跛行,部分猪在发病后期耳梢呈紫黑色。经我局技术组人员进行临床症状、解剖和进行实验室染色镜,确定为猪副副嗜血杆菌病。

4.2 治疗方法及效果

隔离病猪,用敏感的抗菌素进行及时治疗,口服抗菌素进行全群性药物预防。为控制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耐药菌株出现,进行药敏试验,科学使用抗菌素。

(1)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头孢菌素2次/d,连用3~5 d。

(2) 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 肌内注射,每次20 mg/kg,肌注2次/d,连用5 d。

(3)抗生素饮水对严重的病可能无效。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应立即采取抗生素拌料的方式对整个猪群治疗,发病猪应用大剂量肌注抗生素。

(4)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口服纤维素溶解酶(副株利克),可快速清除纤维素性渗出物、缓解症状、控制猪群死亡率。

(5)通过联合用药和综合措施,新晃县新寨乡新寨村172头发病猪,治愈166头;鸿华养殖场136头发病猪,治愈130头,均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综合治愈率达95%以上,如表1所示。

表1 治愈率对比表

5 防治措施

由于猪副嗜血杆菌病往往继发于猪瘟、兰耳、圆环、猪肺疫、伪狂犬等传染病。单一的治疗效果不佳。治疗时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疗。

5.1 预防

(1)结合当地常发的疫病,科学地做好防疫方案,及时合理地注射疫苗。降低诱发猪副嗜血杆菌病的机率。

(2)合理设计猪舍,充分考虑风、湿、光、温等因素,给猪场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搞好猪舍卫生、定期消毒、保持安静、减少应激,做好防虫、防蚊、防鼠。

(3)合理使用中草药做好预防保健。饲料中可添加黄连、黄芪、黄柏、鱼腥草、板兰根等中药,连用7 d。

5.2 治疗

(1)单纯性猪副嗜血杆菌病可用敏感药物头孢噻呋呐、头孢唑啉、头孢吡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氟苯尼考等注射用药或拌料口服。

(2)混合感染圆环。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拌料,头孢噻呋呐、头孢唑啉、磺胺二甲氧嘧啶钠等敏感药物肌肉注射。

(3)混合感染肺炎。用头孢克肟、头孢噻呋呐等肌肉注射。或用中药制剂:双黄连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板兰根注射液同用,2次/d,连用3 d。

(4)混合感染猪瘟、口蹄疫等一类传染病。按程序隔离、封锁、免疫接种、无害化处理。

6 结语

本病发病急、影响大,且往往因复合感染而致病情复杂,增加治疗难度,因此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发病后早诊断、早治疗。除利用常规药物治疗外,还应通过补充糖盐水、电解质、复合VB、动能药等增强心肺功能,恢复三大生理指标,让病畜尽快痊癒,降低猪场损失。

猜你喜欢

新晃跛行嗜血
新晃:努力办好优质均衡教育
新晃侗藏红米:世界原始稻作文化的活化石
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调查和耐药机制
新晃有颗“红宝石”
商品化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分类及特点
贫困山区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探析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母猪跛行的检查、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