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执行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8-07-31张晓芬李晓玲袁承军文世全徐秋萍
秦 权 ,张晓芬 ,李晓玲 ,袁承军 △,文世全 ,陈 敏 ,林 卫 ,徐秋萍
(1.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2.四川省绵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四川 绵阳 621000)
2009年8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9部委联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始正式实施[1-2]。为落实基本药物制度,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 版)[3]、《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4]、《四川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5]、《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房规范化管理暂行规定》[6]等。现对绵阳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医院的收支结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发展状况、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困难或问题,为政府制订相关政策和制度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绵阳地区98%的基层医疗机构2011年开始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抽样收集绵阳基层医疗机构2011年至2013年的收支结构报表、医疗服务报表数据。抽样原则:抽样比例1∶10;对实施药房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全部抽查。共抽查基层医疗机构46家,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通过调查问卷和现场核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利用Excel(2010版)软件建库录入数据,导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t检验等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药品配置变化
由表1可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置和使用均以基本药物为主,呈同步增加。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基本药物配置率占医院基本药物的83%以上,省补品种增长较大;抗菌药物品种数和配置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中药
表1 药品配置情况(均值)
2.2 收入结构变化
由表2可见,从2011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基层医疗机构总收入、业务收入、政府财政补助收入和医保资金补偿逐年增长。总收入构成以业务收入为主,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有下降趋势;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逐年上涨,但医保资金补偿占总收入比例有逐年下降趋势。t检验显示,基层医疗机构在医院床位数、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医院总收入、医保资金补偿、门诊收入、门诊药品收入等方面,后2年数据与2011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基层医疗机构业务和收入变化情况(均值)
2.3 支出结构变化
由表3可见,医院总支出随总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业务支出及为基层医疗机构的主要支出。业务支出及药品支出占总支出比例逐年下降,财政补助支出增长显著,职工工资支出占总支出比例有下降趋势,但人均收入逐年上涨。
2.4 收支结余变化
由表4可见,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收支结余情况呈连年亏损状态。业务收支亏损是基层医疗机构亏损的主要原因。虽然财政补助收支结余和药品收支结余增长较大,但仍然弥补不了医疗亏损的缺口,以药养医的现状虽得到有效抑制,但未完全根除。因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要弥补基层医疗亏损,保证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政府投入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表3 基层医疗机构支出情况(均值)
表4 基层医疗机构收支结余情况(均值)
3 讨论
基层医疗机构业务呈良好发展趋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不论是医院床位数,还是门诊就诊人次、住院患者出院人次均有显著变化(P<0.05),业务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和医院职工收入均呈正向发展趋势,对医院的发展和人才队伍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比重不断下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使用金额随着医院业务发展呈正向增长,但药品使用比例占业务收支比例却逐年持续下降,说明基层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现象正在得到逐步改善[7-9]。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置使用以基本药物为主。各基层医疗机构坚持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主导,省级目录为补充,很好地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使中医药工作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了体现。
基层医疗机构业务亏损是造成基层医疗机构经营亏损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投入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收入同比显著增长,总收入不断上升,其中财政补助收入和业务收入绝对值不断升高,但比重却未同步上升,造成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入不敷出,业务收入亏损严重[10-11]。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过程中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现已不能满足或适应“新农合”医疗改革的需求,影响或制约着“新农合”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治疗的需要。应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在巩固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整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结构,增加“新农合”患者用药品种,从而既能很好地落实“双向转诊”就医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业务的开展,又能保证患者治疗的连续性需要。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应完善和运行新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基层医疗机构的积极性:建立严格的基本药物考核机制;建立长效补偿机制;逐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补助机制,提高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建立激励性的分配机制;建立规范性的考核机制;实施综合绩效考核制度;加快推行医务人员多点执业制度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