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有无可能消亡
2018-07-31马世强
文/马世强
一直有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发展与消亡的过程,飞机、坦克和航母都有被送进博物馆的那一天,这是任何人和社会都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以电子信息技术和精确制导武器为核心的军事技术革命将迫使舰艇、坦克和飞机这样的作战平台统统退出历史。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海军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母,但反对发展的声音也不断出现,航母是不是过时的作战平台?是不是会在以后消亡?搞清这一点对于中国海军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实际上将自然界的规律用到作战武器展望上有些形而上学了,武器的发展只有一点是和自然界生物的发展规律相吻合的,那就是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不断地用新的坦克飞机和军舰代替老装备、不断采用新技术改造和提高武器的作战性能。科技会不断越发展,但战争规律不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出现较大的变化,从最具科幻色彩的电影中也可以看出,作战平台再发展也还是在飞机、坦克和战舰这些作战平台的“概念”基础上进行,科技的发展只能使这些作战平台的战术技术性能更加突出,而不是将其消灭!终究有一天人们不再为战争制造武器,但那种概念与航母会不会灭亡显然是两回事。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航母会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会一直存在下去,直到地球上不再有战争!
“基地平台”注定不会灭亡
“在可预见的将来,航母的地位暂时还不能被其他武器所取代”这是一篇强烈支持发展航母文章中的一句话,“暂时”一词凸现支持航母发展的一派也是底气不足,这显然是被套用自然界事物发展规律来说明武器发展的观点所迷惑了,还有人说未来军事革命的发展方向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其实武器的发展始终受到能量集聚/转换及物理原则的限制,真正的发展趋势始终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进行,只有紧紧把握这两个决定性因素,才能正确预测出未来武器的发展趋势!能量集聚/转换需要有后勤平台来提供资源技术保证,物理原则的限制也需要用后勤平台来削弱和利用,而尽可能地提高后勤保障作用对提高武器的效费比具有决定性意义!而想要得到“物美价廉”的武器,航母就是效费比最高的选择。要探讨航母会不会消灭,看一看《星球大战》这样的科幻影片大有好处:大型飞船携带小型飞艇,使用各种能量投放手段,绝不会仅仅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天下,身管发射的动能弹已经有了悠久历史,由于其在单位面积上能量密度上的优势,在对付硬件质装甲防护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对付涂有激光反射层的目标或采用了所谓的电磁屏障时非常有用,并且不易受到干扰,具有导弹不可取代的优势,而小型飞艇数量多,经得起消耗,但能量有限,必须不断地返回大型飞船补充燃料和弹药,既然在“天顶星”科技条件下的战争中都会有基地平台,现在的地球仍然需要航母更是活生生现实。
要讨论航母会不会消亡,就应该搞清航母是一种什么样的作战平台。航母是主要作战平台,但它又有不同于飞机坦克这些作战平台的特殊一面。由于受到物理原则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不管是那一种作战平台,都必须有相应的后勤措施或基地作为发挥战斗力的保障。和坦克飞机及一般军舰相比,航母的基地特点是非常突出的,既然是基地,那就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个基地又是可移动的,现代作战飞机的作战半径大都为800公里左右,舰载机借助航母一下子就把可打击的离岸距离增加了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到目前为止也许可以说还没有那一种武器系统能具有这样的特点,可以说航母的出现是海上作战平台的一次革命。对海战的深刻影响是技术的顺序发展所不能比拟的,既然是革命,那它就不会轻易退出战争舞台。实际上关于航母有没有用的问题,只要看飞机有没有用就可得出结论,只要战争需要飞机,而飞机需要起降后勤保障基地,航母就有存在的理由。
可以把其他的舰艇看成是集作战、防护、后勤、生活为一体的战斗堡垒,其后勤设备和生活设施在打起仗来不但是多余的附属品,而且极大地限制了舰艇本身的战斗技术性能,以至于发射同样尺寸重量反舰导弹的舰体在体积上是几架导弹载机的几十倍和上百倍,在军舰被击沉后,为防护、生活和后勤付出的重量体积也就跟着损失掉了;很显然航母就不存在这一问题,至少没有军舰那么严重。航母可以用没有后勤和生活设施的飞机对付军舰,两者的效费比差异就体现在这里。飞机依靠航母把“防护、生活和后勤”的因素去掉,专门突出攻击力,因此战术和技术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能在数量上得到增强,而这个战斗力的提高是技术所不能随意跟进和提高的。刨去偶然性的因素,战争过程实际上是双方作战资源的相互消耗过程,谁能经得起消耗,谁就能得到胜利,如果把飞机和军舰都看成是作战单元的话,则航母是用一到四台大型动力装置完成“航渡”,再结合多架飞机完成作战过程,而同样作战单元的军舰则是几十台大中型动力装置,如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损耗比算,那种兵力配置更合算就一目了然。诚然航母编队还需要十几艘护航的军舰,但从某种意义上,这是用来买“保险”的兵力,战斗结束后对方可能会损失十几艘军舰,己方会损失十几架飞机,航母和护航的军舰则可能毫发未损。
就是从武器的本质来看也是这样。可以把武器分成发射/投放平台,和对目标杀伤的弹药两大部分,两者缺一不可。导弹武器看上去是把发射投放与杀伤集一体的武器,但成本巨大,数量受到限制,而且受到射程的限制,另外还有满足突防需要的隐身性和速度。几重因素让其离开最基本平台的支撑就很难完成“最后一击”因此飞机做为导弹武器的初级发射投放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这种需要不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消失;因为技术可以使导弹飞得更远、打得更准,却不能摆脱未来战场对战术技术的严酷要求。通常认为陆基飞机航程增加后就会削弱舰载机的战术意义,实际上从基地后勤保障的角度看,航程越远、对后勤要求越高,到最后就会产生严重的效费比问题,让人们感觉还是建造能够移动的海上机场更为划算。如果是远程打击只依靠超远程的攻击弹药,则还是会有效费比问题;陆地机场由于是固定的,更有利于攻击方的攻击,因此受到攻击的可能性远大于移动中的航母。这在弹道导弹、超高声速飞行器迅速发展的今天就更是如此,因此航母作为移动平台的意义也就就远大于陆基机场,从这一点来看,航母的“基地平台”意义就更加突出。
“以小代大”战技优势突出
从工程技术的角度看,航母搭载飞机是通过两种平台的组合来实现“以小代大”的技术方案目标。在有长航程导弹的今天和明天,仍然存在成本和射程等方面原因的限制,不管技术如何发展,航母搭载飞机将始终是克服技术不足的有力手段。如果单纯要依靠陆基飞机的航程提高来为海军提供航空兵力,就是在可以想象的将来也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反舰导弹的大量使用,使双方交战的距离大为增加,但由于受发现定位及导弹飞行距离等方面的限制,其打击的范围还是赶不上从航母上起飞的舰载机。总有人认为类似航母这样的大型海上作战平台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信息时代的战场上价值会大幅度降低,殊不知各种技术的发展只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价值,不是降低这些作战平台的战场价值。
在军事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兰开斯特”方程,其大意是战斗力和战斗单位的素质成线性正比,与战斗单位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历次战争中的无数场陆海空战斗过程也都充分说明数量上的优势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战争和战役的进程。“兰开斯特”方程用文字和数学模型深刻反映了战争过程中这一普遍存在的规律,航母的发明和使用正是自觉不自觉地遵循了这一规律。一艘航母可携带70~90架舰载机,其数量远远超过航母编队所有护航和补给的舰只数量。舰载机本来在战术性能上就优于军舰,现在又在数量上占优势,再加上航母能让舰载机获得时间及空间方面的极大优势,这综合后的战术优势肯定要比军舰高得多。在技术方面也有“兰开斯特”现象。航母作为作战基地平台,既然可以大量使用各种成熟的“低技术”为高技术的航空作战兵器形成坚实的后勤保障。这就让航母成为一柄沉重又锋利的斧子,其厚实的基体既为斧子刃提供稳固的基础,也为其提供足够的冲击力,这样一种能够集合众多资源为完成一个打赢目标的平台在众多武器之中还真不多见。航母还能让性能平庸的飞机在敌方没有或很少飞机的情况下形成空中的战术优势。例如马岛战争中的“鹞”式飞机,其性能远不如对手的飞机,但上了“无敌”级航母后,为英国海军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空中截击能力,其实用价值甚至超过敌人的飞机,这充分说明航母不费吹灰之力凭空就能提高“鹞”式飞机的存在价值!
“以小代大”的移动基地平台可以让拥有方获得战术技术上的极大好处,不光是获得了更大的攻击范围,也意味着大幅度增加了防御时间。这两层战术上的好处实际上还可以用“敌人感受到更大威胁”及增加了“敌人反击的困难”来形容。有人统计,用同样的支出建造一支航母编队,可控制的海域是建造水面舰队的四倍,反过来说可以让敌方付出更大的成本来获得抗衡力量。就航母防御的角度看,许多人设计了相当多的攻击航母的战术,所有这些战术都有种种使用的前提,在战时光是要满足这些前提就是一个大难题。例如有人建议采取“饱和攻击”战术对付航母,其前提就是要在战区集中大量的飞机,这在许多情况下是很难办到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付“饱和攻击”正好是航母的强项,航母可以通过舰载机的前出剥夺敌人所拥有的发动攻击的时间,增加自己对时间资源的控制,航母的多层防防御可以使航母编队从进攻方一进入航母的防御半径就进行打击,进攻一方很可能在靠近防御方航母的最后一层火力圈时就损耗殆尽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探讨战争中的攻与防,可以从质量及数量上进行量化,把大的作战过程用一些模型来替代,而这些模型也可以采用简化的手段来处理,这意味着现实的战例也能用来说明未来的战场形态。例如有人驾驶飞机可以看成是与导弹一样的作战平台,无非就是速度慢一些,同样防守方的截击效率也不如现在有效,技术的因素“淡化”后更能说明问题。二战太平洋战场美日双方的航母大战就足以说明问题,双方都把对方的航母当成最重要的攻击目标,日本人就是坚信饱和攻击肯定能够奏效,往往是倾其所有,不计后果地冲向美国航母,结果大部分飞机在美国战斗机和舰队高射炮火的双重打击下灰飞烟灭,最为典型的是在非律滨海战中,日海军曾一次出动109架飞机,在美军舰载机及舰炮的重重拦截下只有六架靠近航母,勉强完成投弹过程,但只给美国航母“造成轻微损害”。
在否定航母的观点中总会引用“只要被发现就会被击毁”这样一种说法,而所谓的信息革命好象又提供了航母被发现的可能性,其实这样的观点根本经不起考验。想发现对方会受到距离的限制,另外想在人家地盘玩单向透明开销会很大,而且打击距离越远,问题也就越多。航母可以通过拉开交战距离来规避对方的打击,而且通过距离的拉大还可能借助更多的其他武器系统为自己提供防护,因此“只要被发现就会被击毁”的观点用到坦克和飞机上还多少有些靠谱,不能简单地运用到航母身上。
技术越发展、生命力越顽强
认为航母过时的观点总是认为在超高声速武器、弹道导弹及信息技术面前航母的生存力非常低,再加上航母造价昂贵,容易成为战争中的“活靶子”,其实从前面所述的“基地平台”及“以小代大”两个方面的重要性来看,仅因为容易受到攻击就不发展航母是不符合战争规律的错误观点。航母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是因为不能被击沉,而是海战需要这样一个有效的作战平台。从航母的生存潜力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未来战场上的航母也不是越来越容易被击中,而是生存力也会越来越强。
由于技术的发展,现在的饱和攻击概念已经和三十年前有所不同,如果说二战中的作战机群进行饱和攻击的时间是以小时计算,则苏联海军的“饱和攻击”概念是指大量的反舰导弹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飞向目标,要尽量做到反舰导弹的“蜂拥而至”,但现在这种概念也已经过时了;要想达到所设想的攻击效果,就得“同时到达”才有意义,在现代的舰基反导拦载系统面前,假设有四十枚反舰导弹向航母飞来,如果前后导弹到达的时间相差二十分钟,则这样的攻击态势在现代反导拦载技术面前就算不上是饱和攻击。技术的发展将使得饱和攻击的效率急剧降低。美国航母上一座“海拉姆”导弹系统目前已经达到以2秒一枚的射速来对付1枚来袭导弹;如果安装两台,那反应时间减为1秒。这意味着二十枚导弹如果相差20分钟,则成功的可能性会小得可怜,至少应在半分钟内全部接近目标,否则就算不上是饱和攻击。也许有人说,再增20枚,超出航母反导系统负荷会怎样?这样的问题还可以这样回答;考虑到航母的舰载机防御半径及拦截效率,进攻一方的载机数量会扩大到什么样的数量级,从航母三百千米的有效防御半径和舰载机数量出发,按照有些人的突防概率计算方法,以每架携载两枚反舰导弹计算,六十枚能靠近航母的反舰导弹意味着在攻击机群在攻击的初始段数量至少应在200架以上。虽然以上估算只是个别人的数学推论,不一定准确,但足可以说明航母能够通过舰载机的前出拦截在最外层防御中就把饱和攻击的严重性给削弱了,这种战术优势不可小视。
用弹道导弹打航母曾被认为是未来反击航母最有效的手段,但还面临着不少的技术难题,用弹道导弹攻击航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定位, 要时刻掌握航母的行踪就得有一套可靠的天基侦察系统,而天基系统在战争中本身就是非常易受攻击的东西。通常认为,弹道导弹攻击航母具有速度快、威力大的优势,但再入大气层的热障问题就让这种优势大打折扣。就是能够解决热障问题,反导技术又会形成对航母的保护。那种认为解决了用“弹道导弹”打击航母的问题,航母的价值就会一落千丈”的看法在这样的情形下又会显得一筹莫展。美国海军的舰艇已经开始发展反导的能力,这不光是为了自身的防御需求,而且准备要为背后的陆地城市提供防御的第一道屏障。在有陆地机场做参照系的情况下,如果要用上面提到的“超级武器”做为最后的防御手段,则航母的高“浓缩”设计需要防御的面积小,更有利于防御,而陆地机场由于面积太大,反而不容易做到全面防防护,类似情况早已经出现在美国洲际导弹的防护设计上,有一种方案就要把二十枚导弹发射井集中布置,以提高反导系统的拦截效率。从发展的眼光看,对付弹弹道导弹的办法早就在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些有效的反导对抗手段,因此把反击航母的希望放在弹道导弹上还是有风险的。
未来的航母编队也可以借助各种主被动防御措施进行反击,在此种情况下陆地机场就显得更为脆弱。十年前美国和以色列就已经在激光反炮弹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可用的装置已经达到8km射程,每分钟可击毁12枚炮弹的引信,当时的说法还有“在不远的将来据说可提高到25枚”如果在航母上安装上四台激光装置,那将是什么样的击毁概率?美国人设想未来航母将采用电磁炮或激光装置,这时的航母就不但是舰队中的最主要打击力量,而且还会成为整个舰队的防御中坚,其他军舰此时就会象小鸡一样离不开母鸡的保护。电磁炮具有射速高、初速大的特点,拦击距离也在3000米以上,激光炮的毁商率更高、拦截距离更远,可能在8、9千米以上,有观点认为激光炮的拦击效率可达到99%。99%在这样高的毁歼率面前,现有的反舰导弹就如同烧钱的玩具,既使进攻方采用饱和攻击,要突破由激光和电磁炮组成的反导屏障也是困难重重。现在美国正在让战斗机也拥有反击弹道导弹的能力,舰载机也不会例外了。
不管主动攻击精确制导武器如何发展,防御性武器也会呈“水涨船高”的发展态势。考虑航母发展前途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电磁炮、激光炮、射线装置这一类超级武器更适合做为防御武器,军事专家已经设想在航母上安装这类超级武器,以对付从天而降的弹道导弹。另外还需要指出,就是防御性武器不能抗击反航母弹道导弹,也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发展航母。毕竟航母是一种基地平台,没有它就不能在海上展开最有效的作战行动,航母本身不能抵抗这类导弹,但可以用其他办法来帮助航母对抗之。退一步讲,其他水面舰艇也要面对反舰弹道导弹的威胁,既然如此何不用具有更高作战效率的航母?因此仅弹道反舰导弹之类的武器出现就要想否定航母发展前途是远远不够的。
高技术容纳能力强
航母作为一种战术、技术意义非常大的作战平台,采用高新技术更能充分体现“物有所值”,由于效费比的原因,一般军舰在采用高新技术时总会出现迟疑,而航母则往往会毫不犹豫,因为它能把高的费用转化为更高的效费比。到目前为止,美国航母已经全部实现了核动力,在此之前除了在航母和潜艇上采用核动力外,还曾在一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上采用了核动力,但这两艘采用核动力的军舰由于效费比的原因还不到服役期限就报废了,不是技术不成熟,也不是采用了核动力优点不突出,而是从效费比的角度看花不来。在海军发展中效费比将是决定舰艇选择的重要内容,让大型舰艇携载飞行器就是必要选择,
电传动是舰船动力的最新技术成果,也是舰船的最佳选择,把核动力与与电力传动结合起来更是大型舰船的最佳动力,而当这些技术成熟时,在采用高新技术上往往是航母为先。电磁炮、激光等能束武器体积庞大、结构沉重,在可以预测的一段时间内,大功率能量武器的这些缺点也不可能得到改变,航母在这些方面受的限制就小得多。例如大中型航母是目前唯一采用装甲防护的水上作战平台,装甲算不上是新技术,但也恰恰说明航母具有容纳各种技术的最重要条件。实际上美国新近下水的“福特”吨航母除了两舷采用装甲外,还在内部采用了大量的凯夫拉装甲,按理说航母排水量巨大,可以用钢质装甲,但为了控制自重,还是采用了价格高昂的凯夫拉装甲,因为用在航母上可以有效提高航母的性能和效费比。从目前飞机、军舰和坦克的发展看,这些作战平台已经开始采用隐身技术,航母也出现了隐身设计方案,只是必要性不大,让航母隐身化的步伐慢于其他水面舰只。
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加入将是武器发展的革命性标志,但这一技术对舰艇的影响要远逊色于坦克和作战飞机。将现有的三人坦克发展成双人坦克,就可以在防护不变的情况下将车重从原来的50吨减轻到35吨,或者可以将节省下来的重量用来加强坦克的防护。对于单人驾驶的作战飞机而言,则取消飞行员可以使飞机的尺寸缩小40%,起飞重量可降低到原来的60%,造价也可大幅度减少,但水面舰艇由于有储备浮力要求,减少乘员无非是实现降低成本一类目标的手段,在总体设计上充其量能达到15%左右的减重及缩小体积的效果就已经相当不错了。相比之下航母由于其基地平台的特点和搭载飞机的特点,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反应程度非常强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无人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航母都可以座收鱼利。现有的航母如果都用尺寸缩小40%多的无人机代替有人机,则载机数量最少也可增加两倍以上,作战单元的大幅度增加,将有效地提高航母的战力。美国已经开始考虑机器人对航母的影响,后勤机器人对智能要求低,更容易获得实际应用,航母将会因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获得飞行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的收益。
美国计划在未来航母上大量采用自动化设施和机器人,争取将舰上人员从四千人减少到两千多人,这会大幅度提升航母的效费比,而机器人技术对其他水面舰艇来说,意义就小得多了。例如有些开关几个月都不用动一次,在费用的限制下采用自动化必要性不大。未来航母将安装电磁弹射器、电磁炮和激光装置,这些装置都属于高新技术范畴,也与民用技术密切相关,只要在技术上成熟,安装到航母上将是板上钉钉子的事情,核潜艇也是高技术平台,但与航母相比之下,核潜艇就不能采用电磁炮和激光装置,无人机的搭载数量也非常有限。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航母做为基地平台具有其他水上平台不能替代的特点,但它又是最重要的作战平台,对于已经把航母做为舰队核心的美国海军来说,就象是空军以战斗机为最主的作战平台、陆军以坦克为最重要的作战平台一样;航母也是其舰队中最重要的舰只,可以说航母的这种主战装备特点也使得其发展前景依然远大,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只能是想办法拥有,或者想办法对抗,没有其他道路。影响航母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是体积庞大及造价高昂,但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提供了足够克服这一影响的手段,例如F-35B战斗机就能搭载在两栖作战舰艇上,使其变成一种作战威力不次于一般航母的作战舰艇,日本及韩国都打算通过购买这种飞机获得海上航空兵。美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探讨航母发展方向时,由于担心反航母武器的发展,曾经设想未来航母向小型化发展,可以说在这方面已经没有技术上的限制,无人机的发展也为航母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由于无人机的飞速发展,已经形成凡是艘军舰“不带几架无人机都不好意思出来打招呼”的情况。这种趋势会不会对航母前途产生不利影响?显然不会,因为无人机也受到种种限制,真正能实施作战任务的无人机在尺寸及起飞重量上将仍然是与现有舰载机相差不大,它们只能从正规航母上起飞。无人机的发展对航母的发展影响极大,美国海军高度评介X-47B上舰,其主要观点就是无人飞机航程远,极大地扩展了航母的攻击范围.
X-47B巡航速度M0.7,一次加油最大航程3889KM,作战半径1500KM,最长滞空时间6小时,美国海军计划将未来舰载无人攻击机的滞空时间增加到20小时,可以对2800千米外的目标实施攻击。极大的攻击距离不但可以提高航母的攻击力,也可以更进一步增加战时的生存力。无人机不光能进一步提升航母的作战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将大幅度降低航母的全寿命运行费用。未来的无人机不存在飞行员训练问题,另外由于降落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可以实现更为精确的着舰,完全可以降低对航母最小排水量的要求,也可以让其成本下降“白菜化”的程度。历史上最小的起飞喷气机的航母降落甲板宽度最低为35米、长度为152米、实际上的制动距离为75米,对应的排水量为一万八千吨,现在的航母则达到35米宽及250米长,未来的无人舰载机结合电磁阻拦装置完全可以实现在宽度25米、长度为100米的降落甲板上安全降落,因此未来 的航母最小排水量将可以小至一万吨以下,照样起飞降落起飞重量二十多吨的无人舰载战斗机。
有人认为未来国防建设应采取跨越式发展,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天军的发展上,他们认为只要占有了空天优势,就能在未来战争中争得主动,其实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和其所处位置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是对抗能力是否完善和有效。只要有强大的抗击和攻击手段,海上平台照样能击败位于太空的敌人。从科技的眼光看,从地面或海面的基地或平台(包括空中飞行)平台上投射杀伤力仍然将是未来武器达到高效费比的最佳选择。太空飞船花费巨大,并不能有效提高杀伤力的投放,也不能为杀伤力的投放提供支持力,尽管概念先进,除了具有信息方面的优势外,在武器发展上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已经有效费比数据表明,就是要对太空上的敌卫星或外星球进行攻击也不不一定就要发展天基作战平台,从地球表面照样能够有效反击,在海洋占地球表面71%的情况下,航母物有所的值意义会更加突出。
综上所述,航母做为一种基地味道很浓同时又具有主战兵器特点的海上平台,其地位并不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出现较大的起伏,如何看待航母决定着一个国家是否能下定决心发展这种既让人喜爱又让人头痛的战舰,而经济上制约和政治上的顾虑应该只是影响其发展前程的一个次要因素。但只要对航母的关键性看法不正确,则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也不一定会走出实质性的一步,有人在分析了各国航母发展的过程后说“政治家是航母的最大弑手”这种看法不无道理。中国海军关注航母也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除了其他原因外,没有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也是政治及经济因素在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对航母的前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就显得非常重要,支持发展航母的观点不但应该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航母的价值,也更有必要拿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航母方案来,在各种因素微妙交织在一起时更应该是这样,总而言之,中国要发展航母,对航母最好能有更加新颖的观察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