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有企业离退休工作转型的思考和探索
2018-07-30周永平
周永平
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离退休人员队伍层次结构变化、思想活跃、需求多样,对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当前国企离退休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形势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国企推进离退休工作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考与探索。
关健词:国有企业;离退休工作;转型发展;思考与探索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期,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挑战与日俱增。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如何在新时代下,有效推进国有企业离退休工作转型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同志积极为党的事业企业发展增添正能量,摆在广大离退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充分认识离退休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离退休工作转型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
社会转型带来的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30多年过去了,这些变化都不避免地反映到离退休人员中去,离退休原有的工作理念和模式难以为继,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离退休工作部门只有适时推动工作转型,才能实现离退休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離退休工作转型发展,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国有企业人口老龄化严重、流动性大、居住分散,传统养老观念的方式向社会养老转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单纯依靠离退休工作部门的管理服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老同志的需求,助推离退休工作转型发展。
(三) 离退休工作转型发展,是离退休人员队伍结构性变化的迫切要求
从年龄结构看,目前离休干部基本都已进入高龄高病期,其中走不动、看不见、听不清的人员越来越多;而退休人员则从50岁到近百岁不等,年龄跨度有的相差两个代辈;从健康状况看,有相当一部分因年龄等因素,常年卧床不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同志增多,组织上传统管理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有效满足要求,离退休工作职能的转变是大势所趋。
(四)离退休工作转型发展,是信息化时代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信息化高速发展,互联网、微信、短信已经成为广大离退休人员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网络、微信、短信上的海量信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给老同志带来困惑;另一方面,70岁以下退休人员群体相对年龄低、知识新,且兴趣广泛、精力较为充沛,参与的欲望更加强力。上述这些变化,决定了离退休工作转型发展是应势而动。
二、当前离退休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形势
(一)管理服务机制滞后,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大型国企对离退休人员实行统包统揽和亲力亲为的“一站式”管理服务机制。从国有企业退休的老同志自身来看,他们觉得为企业作出了贡献是组织的人,在护理照料、困难帮助、养老、就医等问题就应该由组织上来包办,对组织依赖性特别强烈。目前国家就国有企业如何在退休人员管理服务问题上“由谁管、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等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居住地偏僻远离城镇,社会养老资源缺乏
大型国有企业一般远离中心城市是独立厂矿区,地方政府社会养老服务功能很难覆盖到社区,离退休人员在家政、就医、老年食堂和养老床位等生活保障上的需求日益增多,对养老问题面临担忧。
(三)子女孝道观念淡化,家庭矛盾严重
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矛盾、年轻人生活压力和外来不良观念的冲击,子女孝道观念逐渐淡化和责任缺失,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同志没有很好处理家庭财产问题,导致家庭矛盾恶化,长期与子女不相往来,养老得不到子女的照顾赡养,给企业带来了压力重重。
(四)空巢家庭大量存在,居家养老有困难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三代同堂的日趋减少,老同志空巢家庭越来越多,他们渴望解决一日三餐、渴望亲情,近年来空巢老人屡次成为欺诈案件的受害者。这些空巢老同志生活上如何照顾,遇到突发疾病等如何处理,面临很严峻的问题。
(五)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利益诉求分化突出
从社会上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时有发生。虽然大部份老同志长期受党的教育,思想主流是好的,部分老同志因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要求企业解决住房、子女工作,有的为达到个人目的进行缠访拦访等。
三、推进离退休工作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考与探索
(一)宣传引导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促进养老观念的转变
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宝贵精神财富”。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老龄工作和养老事业,树立孝亲敬老典型;另一方面,因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积极引导老同志转变传统养老观念,接受新型的养老观念,如政府、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
(二)找准职能定位,利用社会资源,发展“网格化治理”联动服务
在新时代下,离退休工作部门应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管理服务办法,该做的事不折不扣做好;对子女家属应承担责任和义务,工作部门也不应包揽;做不好的事,要联动政府、居家和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等服务。应逐步建立以家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养老机构和原单位“四位一体”的服务管理体系。
(三)加强“两项建设”,促进思想教育方式的转型
在思想政治建设上,让老同志及时了解重大政策、重要会议、重要工作情况;在党支部建设上,灵活组织设置,确保组织上的全员覆盖;适时搞好班子换届,配齐配强党支部书记。
(四)开展“文化养老”、提升科学养生,促进健康层次的转型
大型国有企业要紧紧依托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积极开展有益于老同志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日常活动;充分考虑老同志群体的知识专业和年龄结构等,利用关工委、老科协、老年书画协会等自治组织开展活动;探索多样化的活动主题等。
(五)发展“智慧养老”,抢滩网络,集聚银发正能量
建好离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和党支部信息两个管理平台;为老同志各类文体团队、老年大学等搭建信息平台;成立“网络文明传播小组”、“微博小分队”等让老同志参与舆论引导平台。通过网络老同志间相互交流、答疑解惑等,自觉地支持国家、企业改革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代下国有企业离退休工作面临转型发展问题,转变观念改变旧的条条框框,建立新的工作机制,扎扎实实做好工作,让组织放心、让老同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