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018-07-30邓浩英

关键词:自学能力

邓浩英

【摘要】教是为了不用教,因此语文阅读教学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关键词】自学能力 自学方法 自学的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86-01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教给捕鱼的方法要比馈赠几条鱼重要得多,同样,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要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教师要改变那种“全盘授与”的传统教法,要积极启发,“相机诱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学方法。他还指出:“学生光听讲,不融化,不会成才。举一隅,不能三隅反,不会成才。惟有入学而取得了自学的本领,才能成才。学生受教育,就是要学到一辈子能够坚强地自学的好本领。”可见,自学对一个人的成才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那么,老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预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叶老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以境引趣:对《富饶的西沙群岛》《观潮》《颐和园》等文章,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等带领学生形象地感受课文所讲的情境,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高了。

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是,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如教《草船借箭》一文,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谁用草船来借箭?向谁借箭?为什么不用其它方法借?借箭的过程是怎样的?”由于抓住主要的问题来设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学习情绪极佳,很快便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

三、交给自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的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如《桃花心木》一文讲到“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句话的理解时,我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提供学习方法进行思考:第一步:联系上下文理解“不确定”的意思;第二步:结合生活实际深入理解:“你能想到生活中还有哪些‘不确定?”第三步:谈自己得到的启发。接着我要求学生用同样的三步法去理解其它含义深刻的句子。

如《卖木雕的少年》一文的教学,一位名师设计了多种练习,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做练习,通过外貌看特点,理解语言知特点,分析动作抓特点,体会心理明特点,对比之中想特点,最后归纳出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质朴、善良,及对中国人民的情谊。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归纳读写人文章时,抓住人物特点的方法: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抓住人物的特点。

四、培养自学的习惯

大纲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

如为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我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其中,“心到”是指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手到”则要求学生勤查工具书,边读书边圈圈点点,写写划划,作摘抄或做笔记等。在教学过程中,我著力指导学生去认真读书,边读边想,并写上批注。

任何的习惯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强化训练。所以,我坚持引导学生在语文园地里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此外,还经常表扬有良好自学习惯的同学,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做法,使同学的学有榜样,赶有对象,从而促进同学们良好自学习惯的形成。

五、指导课外阅读,培养自学能力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让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目的。小学生识别香花毒草的能力低,好奇心强。往往在课外阅读中找不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因此对学生必须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课外阅读的目的不是找乐,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为了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就必须在配套的课外读本的同时,选择一些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较强的,与课内学习联系较紧的书刊来读。

总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并努力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丝毫也不能忘记和放松。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必须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前提。自学能力必须建立在对学习自学性.坚持性,注意的专一性,集中性,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等智能素质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周立群,庞车养《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2]万永富《培养自学能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5月.

[3]冯克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使用全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4]乔华、周光旋主编的《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5]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2003年.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
浅议自学能力在构建物理高效课堂中的重要性
谈小学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