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地理教学改革途径
2018-07-30黎瑞京
黎瑞京
【摘要】新课改理念下,对初中物理教學提出重要的要求,要求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兴趣,鼓励学生去探究、分析、思索地理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辅助学习的工具,通过在地理知识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构建学生知识的相连,将地理知识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而能够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初中地理教学运用思维导图的价值,并提出初中地理教学运用思维导图的改革途径。
【关键词】改革 初中地理 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39-01
引言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也被称之为脑图,其是著名的研究学家托尼博赞创造出来的学习模式。思维导图学习模式符合人类大脑的思维特点,能够以形象化的模式指引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在思考、分析中有效的解决知识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因此,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地理知识水平
一、初中地理教学运用思维导图的价值
(一)优化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技能,是完成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通过对地理教学知识的有效设计,能够预知地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知识内容,以及准备相对应的教学工具与将要开展的教学活动,并能够预知地理教学成果。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整理与归纳地理教学内容,设计地理教学活动,从而能够有效的完成地理教学目标。在每次地理课过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总结与反思当天教学的思维导图模式,修改思维导图的教学思路,从而能够不断的积累思维导图应用的经验。再者,教师可以根据一节课的思维导图教学设计,设计一个章节与一个学期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地理知识的管理,帮助教师快速的备课,教师应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与多媒体进行结合,发挥整体教学的优势,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水平。
(二)加强师生交流形式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学工具,能够将知识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真实的反应学生的想法。其一、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够检查学生在课下预习知识的成效,因学生思维模式与个性的差异性,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千变万化,不可能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思维导图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完成教师授予的知识内容;其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标准,确立要与学生讨论的知识话题,鼓励学生对知识产生质疑,具有自己对知识的见解,同教师一同绘制思维导图,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增进学生与教师互动与交流机会,使师生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关系,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初中地理教学运用思维导图的改革途径
(一)思维导图在预习中的改革
初中地理知识内容相对于来说,浅显易懂,学生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成效。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以人教版地理知识为例,从地理课程结构进行有效的分析,地理课程都是由正文与非正文构建成的,每一节课程都具有若干个小部分,正文是文字构成的,而非正文是地图、景观构成的,同时也会涉及到一些地理阅读材料以及部分的地理示意图。
(二)思维导图在复习中的改革
初中地理复习过程中,会涉及到地理概念、原理、现象、规律、事物等知识内容,其内容错综复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模式来复习地理知识内容。在学生复习地理知识中,思维导图模式更具复习优势,能够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主干内容,以主干知识内容梳理、总结地理知识的全部内容,同时,思维导图模式还能够检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结构是否合理,将学生知识点之间进行有效的相连,构建学生自身的地理思维导图模式,使学生能够牢固的记忆地理知识的各个知识点,思维导图模式既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地理复习效率,从而能够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水平。思维导图通常采取的分析方法有,其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与其他学生的讨论,能够有效的进行借鉴,进而完善学生自身的思维导图模式;其二,思维导图展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补充与完善自身的思维导图模式,从而能够达到自主预习能力;其三,运用思维导图预习,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思维导图的构思与修改,使学生能够交出一份优秀的思维导图。因此,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模式,能够分散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牢固的记忆知识内容。
(三)构建学生自己的思维导图模式
教师要想有效的运用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就应该授学生以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模式。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解决地理知识问题,并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思维导图模式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学生也乐于学习这样直观的学习模式。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形式,根据地理知识内容为学生提出知识问题,让学生以合作形式进行探讨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思维的差异性,能够取长补短、拓展自己得思维模式,从而实现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当学生熟悉思维导图模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构建思维导图模式,教师在帮助学生指导、检查学生的思维导图,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思维导图模式。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教授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乐于构建思维导图模式。从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辅助学习的工具,通过在地理知识材料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构建学生知识的相连,将地理知识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因此,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地理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孔桂飞.“画”出地理好成绩——思维导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育,2016(23):125-126.
[2]胡继中.借鉴思维导图异课同构,促进单元模块高效教学——以高中地理鲁教版“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01):105-108+121.
[3]耿夫相.基于“思维导图”的地理教学设计——以湖教版(必修)高中《地理Ⅱ·人口的增长》一节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08(10):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