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优化研究

2018-07-30麻元亮

关键词:优化策略有效教学高中数学

麻元亮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和教师越来越关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这一问题。高中数学课程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在高中课堂的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有重要影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在传授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有效教学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30-0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师机械讲课形势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大环境,为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转变理念,深入探索教学新模式,要把握教学规律,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被动学习

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依据主要是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师将书本上的内容按照要求讲解给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主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并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展开知识传授,并在讲解完成后带领学生展开常见题型练习并安排课后练习任务,通过反复练习来强化学生的知识能力,这也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最经常使用的教学策略。这一系列教学策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就是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往往具有强制性,学生们只能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在学习内容方式的选择上不具有主动权。

(二)对数学学科的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高中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效率较低,由于高中的数学学习内容知识点较为复杂,对于高中生来说,数学学习内容过于枯燥、乏味。数学在高中学习阶段属于重要学科,在高考中占有重要比重,家长和教师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都很重视。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些家长和教师的过于重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并没有把握好尺度,因为过度的重视反而对学生产生反作用。高中数学学习内容本身就比较抽象,有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教师和家长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高中生需要面对高考带来的压力,在高强度的关注下,会使学生感到身心疲惫,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

(三)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

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很多学生的数学思维非常敏锐,对数学学习也非常感兴趣,当前的数学教学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但是却不利于他们发展空间的拓展,学生们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而另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在学习过程中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都不强,教师的强制性教学策略不但不能够帮助他们改善学习现状,甚至会起到完全相反的效果,导致学生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完全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的学习中,学科较多,学生需要兼顾语文、英语等其他重要学科,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课余时间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如果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还会对学生的数学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高中数学教师认为数学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在高中时期属于重点科目,在数学科目上学生应该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一部分的高中教师甚至取消了体育课、音乐课等非考试科目,擅自将这些科目改为數学课。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不明智的,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数学在高中阶段虽然是重要学科,但学生也应该适当的把注意力分散到其他学科上,毕竟还有语文、英语等其他重要学科。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逆反心理。

二、优化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措施

(一)提升学生的自主性,给予学生足够发挥空间

数学是一门非常考验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课程,当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后将非常容易完成知识的学习,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深入研究自己所喜欢的知识,并对某些内容展开深入研究和探索。数学知识之间有着较强的共同性,当学生对一部分知识有了足够的了解后将使得整个高中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允许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使得他们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并进行知识探索。

(二)课堂呈现过程要多样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现代课堂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就要求我们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十分的重要,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多样有效的课堂呈现方式。比如,一些课时相对枯燥,我们可以增加讲授的趣味性。在概率的讲授中可以适当的加入名人故事,增添课堂的趣味性。而有些课程相对简单,可以采取学生自学,课堂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三)注重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

高中数学是高考必考科目,是参与高校继续学习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个体差异不同,数学成绩自然会千差万别,“一锅下”的教学形式,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知识需求,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有计划有目的设计教学课标,结合学生掌握程度和学习接受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因材施教,分组辅导,个别指导,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提高他们动手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同时还要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个人素养,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课程中,有效提高学习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形势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数学教师要对教学形式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把握学生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坚持科学的原则,积极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并改善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和探索,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金.刍议数列解题方法的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122.

[2]罗小琴.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7(20):159.

[3]李家晶.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6(25):32-33.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有效教学高中数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